视觉治愈,以课育人
——以中国美术学院哲匠金课“多维设计与策划”课程改革为例

2021-05-06 03:22陈正达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维课程设计

陈正达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 310002)

引言

著名的设计教育家柳冠中将艺术设计教育定义为“培养另一种能力和智慧——整合科学和艺术从观念、思维方法、知识到评价体系之间的‘结构’的方法论”。它指明了设计教育是对“方法”的培养,而非仅仅只是技术能力。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往往聚焦于本学科内美学技能与表达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势必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现今,设计的外延不断拓展,边界愈加模糊,尤其是科技的深度介入,改变甚至取代了设计的诸多领域——通过程序代码轻易地生成各种字体、由人工智能瞬间生成的logo和形式各样的海报……,可预见的未来让我们开始反思设计教育的意义。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成立多维设计工作室,尝试以多维度的视角,探索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加强对设计思维、用户分析、设计行为、设计策略与策划、服务及系统设计等新知识领域的研究,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跨学科思维与策划工具,创新视觉传达设计语言的表达和有效传播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正式写入教育部文件,提出高校应全面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通过建设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视觉传达”走向“视觉治愈”,正是以问题治愈为目标的视觉传达新教学方向,以视觉传达人才能力素养研究为课程改革方向,改变以视觉美学技术教学的单一培养模式,对建成一流专业,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维设计与策划”聚焦视觉治愈,以课育人,是一次聆听社会之声、发现生活问题的旅程。该课程强调多维的策略思考、科学的社会研究、灵活的创意训练、跨界的设计实践,希望在功利化的消费社会中催生一种有关怀、有温度、有情感的设计。课程引导学生们通过切身的感知去发现和呈现社会问题,以设计的想象力去探寻和构建解决方案,把真实的社会引入课堂,在现实问题的磨砺和启发中不断追问设计的根本,逐渐体味设计的伦理与善意。课程经历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多维工作室10余年的打造,获得2019年度中国美术学院“哲匠金课奖”的荣誉,成为浙江省一流课程、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项目。(图1)

>图1 金课全景图

>图2 课程链状结构

一、课程溯源

“多维设计与策划”课程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开设,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三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围绕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办学定位,结合学校构筑“面向自主”“面向融合”“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新艺科办学理念,培养新时代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融通多文化多学科、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的设计专业人才。今天我们探讨的“多维”,除了“空间”和“时间”的维度,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即“思维”之维和“理念”之维。真正的多维不在于表面的物理学语境下的“维”,而是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多维设计工作室以社会话题类项目为依托,注重对设计视角的“批判性重构”,对设计过程的“反思性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遇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多维策略能力。

2015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教学改革,旨在将教学目标由培养技能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回应育人的时代要求,以培养设计人的社会责任为核心,重视思维与方法论的创新培养,避免单一停留在技法的教学层面。从视觉传达的教学研究内容,到视觉表现的叙事训练出发,共筑完整的设计能力教学主张。“多维设计与策划”课程作为学期项目制教学的核心课程,与“视觉治愈”“设计思维”“叙事传达”形成学期链状课程群。该课程为视觉传达专业注入新面貌,展现了设计的温度和力量,是从针对信息的视觉传播,真正走向针对问题的视觉治愈的一次教学改革。

2016年至2020年,视觉传达设计系展开了以“为明天的健康而设计”“关怀的维度”“社会之声”“视觉治愈”“危机设计”和“城域智问”等为主题的九次现代设计教学成果展。2019年,课程教学案例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与旅游部主办“中国设计大展”,成为展览中唯一一项教育类的优秀项目。课程是教育最微观的问题,解决的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金课”的评价标准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经过不断地探索,“多维设计与策划”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领域教学探索中具有拓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二、课程体系建构

“多维设计与策划”课程是引导学生从多维度的视角审视社会问题,跳脱传统单一以表现技巧、形式语言研究等美学技能化教学方式,去理解现实问题中研究对象的真实需求,完成以“社会治愈”问题为目标的视觉设计与策划解决方案。教学从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分别是:定义问题、诠释问题和“治愈”问题。(图2)

(一)定义问题

莫霍伊·纳吉在1946年撰写的《运动中的视觉》书中,谈到设计与社会问题的关系时,曾敏锐地预言:“电子时代的来临将利润体系推进到更具有挑战与冲突的新纪元;在新的时代,社会生态经济将更加富庶……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也比任何时候显得更有意义。”这个观点即使放在当下也是毫不过时,设计教育的育人责任应该指向为培养真正能解决前沿问题,面向时代命题的设计师为目标。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每一位同学的研究课题,首先源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只有切身的体验才能洞察到问题的本质,同时,比对和查阅国内外重大的热点问题,譬如,两会提案、媒体新闻和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来判断选择的问题是否具备普遍性和典型性,最后通过对问题的专业阐述、评估和锁定研究内容。(图3)

思政元素的融入是这门课的特色之一,强调对当下现状与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建立学生对于设计价值与设计职业本身的正确认知,形成益于社会的设计观与责任感。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比育才更重要。对课程而言,学生不仅要掌握设计策略和表现技能,还要在教学中逐步树立社会责任感。我们将课程聚焦的内容设定为“国家战略需求”“社会民生问题”和“媒体聚焦事件”三大部分,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通过研究分析,筛选保留下适合用本专业手段来对其产生干预的社会问题,形成课程的问题库——“白皮书”——是课程中问题解决策略的完整构建和落地的重要保障。在“白皮书”中,学生按照“项目背景”“项目介绍”和“项目论述”的大框架,对各类社会问题的“问题现状”“背景资料”“典型案例”“问题人群”“项目目的”“问题矛盾分析”和“核心问题提炼”等方面展开问题剖析。对于不同社会问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介入程度有所不同。白皮书中最后的“初步构建解决方案”和“方案可能性论证”即是对问题是否适合用视觉传达设计手段来解决的检测。所有的问题白皮书都经过淘汰筛选、反复打磨而沉淀下来,是之后学生学习研究的基础。每个社会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每届学生都会根据当下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白皮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因此课程对每个问题的研究都会有一定积累,对应的白皮书也会不断加厚。纵观同个问题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这本身也方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问题本身,了解社会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图4)

>图3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图4 问题白皮书

(二)诠释问题

每个社会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的角度,通过自我主导的项目去做一些能够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的事情,是培养设计师综合能力的必由之路。对于缺乏生活经历的大学生而言,对社会问题产生的诱因和后果往往理解比较片面,我们必须要发挥社会学想象力,不把个人因素看成是成败得失的关键,而是充分考虑社会对个人的巨大影响。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认为,这种宏观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和社会结构对人们的真实影响。课堂中当学生依靠个人经验的时候,往往主观性的弊端就会出现,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从考察客观事实和历史背景的内在大环境出发,突破个体经历的局限,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种平衡,才能发现导致社会问题的本质原因,从而判断设计对解决该问题所起到作用的比重和切入的角度。我们把设计的过程看作一种行为,而不是产出的形式。

当我们提出问题,如何能够确保设计解决的路径是否有效?教师和学生需要都具备善于思考、勤于质疑、用心观察、摸索前进、集思广益、开放心态、目标驱动、放宽眼界的态度。唤起同理心,才能激发人与生俱来的创作力和想象力。课堂教学需要更多的互动性,以游戏体验、风暴讨论、项目宣讲的教学形式,增强创新性策略思维的训练。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对问题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考也尤为重要。海明威在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废话检测”概念,对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如何从错综复杂的纷乱信息中甄别真伪是确保设计方案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强调获得对社会问题的深度认知,在抽象思维的理解基础上通过真实场景的体验去亲身感知问题的现场,往往对研究对象调研得越深,对问题的剖析也会变得越透彻。反思性实践,是通过对研究进程的不断反思来进行学习。反思是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制定的方案不断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它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显然,学习中的反思性实践如同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植物生长,日复一日在光合作用下不断吸收养分一样,最终在学习成果上,充分体现在每个独立个体研究内容的探索性和个性化。

(三)“治愈”问题

“治愈”问题,即创新的解决方案,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思维和逻辑模式,需要尝试右脑思维,打破条条框框。进入大学三年级专业设计课程的同学,在二年级熟练掌握专业基础技能后,需要训练联想性思维、质疑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除了在面向“现状、问题、解决方案”的思维模式下训练,还需要从“未来、瓶颈、办法”的创新方法中求得全新的思维蜕变。这不仅对于学生,对于课程教师团队的组合也是种挑战。不同知识背景、研究领域和具备丰富设计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对课程知识点的讲授和针对设计方案思路的引导都是至关重要的保障。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是否源于一般过往经验的积累而导致知识陈旧落后的问题?教师对课程设定的作业练习是否脱离现实环境而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不是从经验中学习,而是从基于经验的思考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更深入地思考,更好地消化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反思达到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学“不是满堂灌,不是我讲你听”,我们要做的改变是从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并且要做到教师与学生共同面对课程内容的研究和学习,形成共同建构知识的课堂新模式。

“多维设计与策划”课程所涉及到的课题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一种创新,灵活掌握教学工具,针对不同的课题内容,需要活学活用。教师团队分工明确,要储备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和驾驭前沿专业知识的能力;要储备调动课程气氛增强互动参与性所需要的大量课程工具;要储备与研究不同类型社会问题领域相关的跨学科知识的专业渠道;要储备丰富的教学成功案例和以设计介入的社会问题典型解决方案。专业设计课程非常重视设计技能的实践应用性研究,选择恰当的案例剖析,特别是对案例的设计思路流程的解析,能够起到辅助学生理解的作用,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经历过课程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通过在这样复杂性问题研究环境中滚爬过来的学生,在设计思维和设计表现的综合运用上呈现出更为全面成熟的学习研究能力。

课程的建构是一个开源融合、迭代优化的过程。为了避免模式化,课程鼓励不同的教师共同授课,既有富有经验的老教师,也有留学归来的年轻教师,形成教学体系的传、帮、带。在统一的教学大纲下,教师授课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打造一流的联合教学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参与交流,极大地拓展了课程的可能性。一门能被称之为“金课”的课程,是需要经年积累的,“多维设计与策划”自2010年创建以来,经过一届又一届师生的探索付出,已经形成了良性的累加效应,每一次初上这门课的同学都会受益于前几届师生的研究成果,他们的努力又将为下次课做好深厚的铺垫,这成为这门课不断的自我更新、创新发展的基石。

三、课程工具

>图5 三钻模型

通过教学的不断实验和探索,“多维设计与策划”已经提炼出适合视觉传达设计的策略思考工具——“三钻模型”。这是一套有关逻辑推演和实践路径的工具,促进了思维的跃迁。它是根据课程跨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应对系统性问题的同时,关注设计的实际效能,促进思维跃迁。我们不仅关注创新思维的训练,比如设计思维的思考模型,更重要的是针对设计落地和实施的角度,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为设计师服务的设计与策略工具。运用“三钻模型”工具,在探索性学习实践中以多维度视角进行思考和分析,设计策略和设计形式紧扣内容需求,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策划设计、设计实施和设计管理流程。

“三钻模型”分为五步骤,通过“遭遇与质疑”“分析与阐释”“聚焦与定义”“突破与构思”和“传达与实现”进行研究实践的路径,分别聚焦三段核心节点:“针对问题的质疑进行调研,从而确定项目主题”“定义核心问题,搜寻视觉沟通的机会点”“构思设计解决方案和可行性论证”,最终达到有效解决和改善问题的研究目标。“三钻模型”工具衍生出的各个阶段的工具图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参与性,每个课段的头脑风暴和阶段汇报都是一次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发声,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提高,学生除了将自己的体会分享给他人,也获得了更多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再加上老师的建议和引导,形成共同建构知识的活跃课堂,激发不断创新的潜能(图5)。笔者将用两个教学案例予以说明:

策略案例一:牙痛可视化(图6)

疼痛是个相对抽象的概念,由于个体感受差异很大,人们即使可以指出疼痛的部位,却很难对疼痛类型和程度进行准确描述。另外,问诊沟通时不同患者的语言表达各异,又造成对疼痛状态的描述各执一词。这种疼痛描述带来的沟通障碍,甚至会诱发医患矛盾的产生。以牙痛为例,虽然现在可以通过McGil疼痛量表问卷来全面评估疼痛的强度、感觉、情感、时间等,但实际应用中,患者常会因疼痛的抽象性而找不到与自己对应的分值,医生不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也就无法提供帮助或支持。“看得见的牙痛”项目以图形语言的手法,将疼痛的形式、层级等进行了视觉形象化的展现,探究个人疼痛的感受途径,个性化表述患者的疼痛经历,展示对疼痛特点认知演变的思考路径,帮助患者准确定位自己牙齿的疼痛状态。基于数字媒介表达疼痛可视化策略,从而形成一个以视觉语言为指导的新型口腔科诊疗可视化模式,便于医患沟通和提高就诊效率。

>图6 牙痛可视化

同样聚焦牙痛问题,另一组方案将目标人群定位为儿童。他们通过调研发现,儿童就医问诊环节的沟通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家长和儿童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候诊,造成国内儿科就医排队人满为患的局面。同时,儿童对于疼痛和就医往往充满恐惧感,在帮助其准确表述疼痛感的基础上,如何在候诊、就诊等不同环节让儿童放松,成为设计的的突破口。组员们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尝试用儿童的语言去表达疼痛种类,以更丰富的图形叙事性去描述疼痛感受,通过极具亲和力的表达,帮助儿童准确“表达”自己的症状,也减轻了儿童在就诊时的焦虑感。

策略案例二:私人药局(图7)

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现在,几乎所有家庭都有家庭药箱或者家里常备药品,以应对常见小病或者突发疾病,家庭药箱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由于对药用常识认识的不足、药品分类及其包装上关键信息不够突出等诸多问题造成家庭药品放置混乱,造成误食或滥用药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危及了人们健康甚至引发生命安全问题。面对这个现象,“私人药局”小组成员做了两种不同方向的策略尝试:第一个方案通过完善家庭用药管理系统,整合药品包装信息和解决归纳问题,来降低误食药品的概率。针对有儿童家庭、成人家庭和老人家庭三类群体,从人群特征、常用药品种类、用药特点和频率等方面进行调研,设计了适合不同药品包装的药贴,并通过icon、字体、色彩等元素对信息重要性做了层级划分,方便正确阅读和食用。同时结合三款药箱设计,更好地帮助三类家庭解决药品收纳问题,也大大提高了用药的准确性和正确性。第二个方案的诉求点则是降低直接食用药品频率而减少误食的概率。调研发现,很多常见小疾病可以通过营造“吃了药”的心理来达到治愈的效果。学生从这种用药心理出发,通过对废弃药盒进行再利用,用合理的替代物更换药盒内的药品,给患者创造不直接食用药品的机会,却因为产生类似于用药的心理暗示,来治愈疾病。该案例很好地反映出学生针对同一个社会问题,利用本课程的方法论,可以构建出不同的策略方案,从多种方向对该问题进行干预,最终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呈现出丰富的面貌。

>图7 私人药局

四、教学成效

课程通过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六周的课程实践中,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跨学科地分析和研究问题,准确定义核心问题,找到不同的视觉沟通机会点来构建解决问题的策略,准确选择合适的设计语言和手段来将策略落地呈现,做到设计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有理有据,最终达到“治愈”问题的效果。

课程还强调研究的前沿性和时代性。通过各类实地考察调研,让学生贴近社会,紧跟时代,立足当下,探讨未来设计的可能性。同时,学生还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勤于质疑,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小组合作能力、项目的把控力和推进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能够熟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同时,课程研究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会涉及到跨专业跨领域研究和合作,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有一定难度。经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同学间的相互协作,学生勇于挑战,做好试错总结,不断改进,尝试解决问题。每一次结课后的课程反馈,很多学生表示,面对自己的作品,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深刻感受到视觉传达设计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自开设至今,已有许多课程作品荣获多项大奖,并屡次获得社会好评。众多毕业生也反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获得了更多思维创新策略的能力,从业后在自身专业发展上获得众多收获。

结语

围绕“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标准和“严要求、精把关、高控制”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符合专业要求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优质的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持续探索的过程,基于社会问题的教学,必须应对不断变化的问题本源,与时俱进地探究知识与技能的革新,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专业技能,以及在多维度的策划理念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能力。1991年发表于知名国际设计杂志《设计问题》的“慕尼黑设计宪章”指出,设计必须关注“经济和生态、交通和通信、产品和服务、科技和创新、文化和文明,社会、心理、医疗、身体、环境和政治问题,以及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今天的社会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不断浮现的新问题愈来愈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亟待我们解决。每一个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切片就是现实生活的教科书。面向问题的设计教育在注重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紧密结合之外,更需要具备策略性思维的前瞻性和行动力,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多维设计与策划”体现出新时代下设计教育“以课育人”的教育理念,希望学生们掌握“治愈”问题的策略技能,以设计书写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思维课程设计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