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级学科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行动研究

2021-05-06 03:20董宗旺
关键词:行动研究培养方案研究生

董宗旺

摘    要:文章结合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和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分析了按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高校实践为例,介绍了按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工作的实施过程,从行动研究的角度对实践过程进行分析、评估,并对执行过程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一级学科;研究生; 培养方案;行动研究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优化管理过程、明确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既是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现状即在学期间主要任务的行动指南,也是高校管理研究生日常事务及导师指导学生的政策性文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开展质量监督和评估的参考依据[1]。如何发挥培养方案在研究生知识体系建构、科研写作能力训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指导意义,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基础已逐步从二级学科上移到一级学科,学科授权、学科水平评估等工作均是在一级学科层面实施,按一级学科设置研究生招生专业也成为趋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制定具体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规范流程管理方面都需要按照一级学科进行重新调整和规划。笔者所在的河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沉淀的师范院校,目前硕士研究生规模已超过4 000人,博士研究生300余人,在研究生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重要阶段,本文将该校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希望对同类型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具备指导借鉴意义。

一、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的必要性

(一)基于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分析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三个重要文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从学位点授权与评估、规范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均以一级学科为平台进行实施。由此,研究生入口和出口评估方案的调整,推动了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逐步转向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分类培养,即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新时期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为高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提供了基本规范,指引高校按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制定与本单位办学定位相一致的学位授予标准。2017年教育部等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发布,其中研究生教育被认为是引领“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部分高校以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改革切入点[2],对培养方案修订的准则进行了实践性探索。2019年,教育部关于《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按一级学科命题和题库命题”,据此各高校纷纷按照一级学科来进行招生录取工作。

(二)基于教育原理的分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有自身的规律,同时教育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工业化社会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加明晰的社会分工以及对知识技能人才的需求,使得大学的学科专业划分更加精细化。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高科技和信息化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纵向垂直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正在被扁平的网格化社会结构取代,人类的生活和思维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校的人才培养弊端也逐渐显露。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这种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模式,有意无意地扼杀了人的全面性和个性化发展。在社会高速变革的阶段,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传播方式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培养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人才的需求已从一技之长向综合素质转移。

教育要尊重人的发展。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是继1972年富尔报告和1996年德洛尔报告之后的第三份重要报告,顾明远先生称之为“必定像前两份报告那样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报告提出了教育的基础,即“要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尊重和平、尊重平等、尊重人的权益,而且要为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所谓的“尊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发展创设空间和自由,尊重学生的选择;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培养的学生既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同时具备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这是基于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对当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深刻反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才观,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才培养的根基是立德树人,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3]。

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研究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既是个性化最强的,又是最强调创新的,所以应按照因材施教的规律进行培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因材施教与标准化培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在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在入学环节,研究生入学考试除专业知识外,加入了个人陈述、问题解答以及和研究计划等非标准化的方式;课程学习环节将选课的自由交给学生和导师;在论文环節,研究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来选择研究题目和研究方法。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引导研究生勇于探索,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协作能力。

二、一级学科培养方案修订的实施

为强化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合理性,对改革实践的步骤、程序、采用案例研究草案进行完整记录,是提升行动研究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方法,因此有必要详细说明改革的计划和实施过程[4]。笔者作为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部门的管理者和研究者,在改革的谋划阶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分析,梳理思路,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了跟踪比较。

(一)按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谋划阶段

为了解国内相关院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情况,笔者采用对标抽样方式,对省(河北省)同层次的3所大学和省外同类别的4所师范类院校进行了调研,通过电话访谈、在相关院校官网查阅培养方案文本等形式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其中2所省内高校和2所省外高校已经按一级学科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其他院校是以本校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依据进行培养方案的修订。

为做好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笔者采用小组焦点讨论方式,收集利益相关方(导师、学生、管理者)意见,形成初步调研提纲,并对更广范围的导师及研究生进行深入访谈,发现,研究生对该政策的方案表示支持,认为丰富的选课资源可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同时可以加强与导师的密切联系,得到更多的指导机会。但同时也发现,研究生对培养方案在认识上存在不足,这可能与以往培养过程中以学科学院作为管理主体,存在灵活有余而规范不足的现象有关。不同学科门类导师的意见存在差异,理工类学科的导师认为研究生应该尽快进入实验室熟悉业务,在导师组或学科组的团队氛围影响下以及师兄弟间的传帮带下学习从事科学研究所需的技能和规范,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建构是从点到面、从面到立体化的过程,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方式;艺术类学科尤其是音乐和美术属于术科类专业,导师更加强调一对一的“师徒式”教学方式,实操性技能类训练在授课中占比更高;人文社会科学类导师对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表示认同,认为学生除专业技能外需要提升整体知识素养,自由的学习空间对研究生学术思想沉淀和激发是有益的。导师按照自身科研经历和学科特点对研究生进行学术引导和规范养成教育,对研究生融入学术界确有帮助,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时空差异效应。行政管理者认为按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和培养,有利于接收到具有优秀潜质的生源,能够加强学科融合,对课程体系优化和资源整合有帮助作用。但是也有部分导师和行政管理者认为,由于生源质量下降的现实问题,在有限学制内,研究生是否能达到预期要求尚存在质疑。还有一些学科跨学院,如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存在多个学院分别招生,在“谁牵头”“如何落实”等方面也会存在困难。

(二)按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的实施

研究生院以专题会议和通知的形式对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行部署,并对修订原则、课程体系、培养环节和科研要求进行说明。

修订原则清晰。按照分类培养和一级学科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对仅有二级学科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鼓励参照一级学科修订,跨学院的学科由一级学科牵头,学院组织共同修订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修订遵照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高水平原则,跟踪三个左右的国内外一流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一个高校的学科作为对标发展对象,并进行科学研究和系统论证,吸收、借鉴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规范培养过程。二是突出特色原则,各学科应充分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突出学科自身特色和本校特色。

课程体系合理。科学认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以省级研究生示范课建设为抓手,加强课程建设的长远和系统规划。把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依据,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优化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不仅要兼顾国家和地方的社会发展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研究生个性化的发展,合理设置学分要求,要给研究生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培养环节考核规范。明确将文献阅读报告、学术活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环节,对培养环节的界定进行描述,各二级学院在制定学科培养方案时要对培养环节的考核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培养环节考核的责任主体和考核要求等内容。

科研要求严格。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核心,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学校对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明确规定,各学院可制定不低于学校标准的具体科研要求。学校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进行国际短期访学,并对研究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给予一定奖励,激励其研究的科研创新热情。

三、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的成效与反思

(一)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的成效

清晰了学科发展目标。按一级学科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符合国家按一级学科进行学科建设与评估的政策导向。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责任主体可以更好地统筹安排研究生教学资源,这对突破学院和学科之间的壁垒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节省教学成本支出,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通过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学科发展定位,既体现了发展目标的高标准与精确化,又考虑了自身条件与特色[4]。)

优化了课程体系和质量。研究生课程体系不应是单独课程的简单组合和堆砌,而是在科学统筹学科知识发展的系统性同时兼顾不同专业方向的前沿性,保持二级学科固有特征,综合考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学段、学科差异,构建一个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完整课程体系,满足研究生作为全面发展个体的知识欲求。通过科学设计课程结构,引入竞争机制,压缩冗余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开课随意、因人设课的现象,有效实现了课程资源共享,使课程质量得以优化。

使研究生得到个性化发展。相对于二级学科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压缩了学位基础课和方法类课程的数量,增加了选修课比重,有效提升了學生选课空间。研究生根据个人兴趣及发展方向自由选课,促进了学生与导师的密切沟通,由原有的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个性化的育人过程,有助于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养成,有助于研究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培养环节受到重视。与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相比,为培养环节设置学分,增加了对培养环节的重视程度,为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能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均有多样化途径,从体验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符合杜威教育即经验改造的实用主义哲学观。

(二)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的反思

從经验性修订转向科学研究。培养方案既要符合国家政策对人才培养要求,又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才能有效发挥其指导作用。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其他研究生教育政策具有紧密关联性,要将其放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系统中进行综合考量,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保持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用科学、合理的理念指导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经验式修订。所谓科学研究是指要对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过程建立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和经验总结的学术论证过程,做到求证、反思、检验有效结合,确保方案能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培养方案存在共性多、特色少,指导性强、操作性弱的现象,其根源在于修订工作受惯性思维影响大而学术研究和实践总结少,要改变这种局面,应该借鉴多种学科、成熟的理论,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各环节和要素,从学理上进行分析和研判。

发挥学术权力在修订培养方案中的作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二元化问题,科层化的行政体系注重管理过程的优化,容易使导师作为学术体系的权威性弱化,造成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形式大于内容,导师容易忽视方案更倾向于依赖自身的学术经验进行指导。要打破行政指令权力系统与学术修订系统之间的隔阂,需要强化学术权力在修订培养方案中的作用,改变单纯的自上而下指令发布通畅、自下而上进言梗阻的局面。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认为,实现目标有效途径是要做好目标任务的分解和分权,让多元化主体充分了解培养方案的重要意义和修订理念,无论是导师、任课教师还是管理者在制定和执行培养方案过程中才能够统一思想、有效落实。同时建议为修订培养方案工作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在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进行广泛调研和走访,吸取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形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操作指南。

尊重二级学科特色发展。在一级学科政策下,研究生教育逐渐从过去的“二级学科招生、二级学科培养”经过“一级学科招生、二级学科培养”最终过渡到了“一级学科招生、一级学科培养”[5]。对于河北师范大学来说,正处于二级学科培养向一级学科培养过渡阶段,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是推动一级学科培养的重要举措。各学院作为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主体,在接收观念、梳理方案、落实整改过程中需要有缓冲地带,在执行过程中要按照刚性政策和柔性实施原则开展修订工作,并支持和鼓励有特色的学科可以按二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余桂红,成中梅,陈静.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的理性审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5).

[2]张俊宗,熊华军.修(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123546”准则——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1).

[3]乔桂娟,赵欣茹.按一级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进程、问题与建议[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Z2).

[4]徐岚,陶涛,吴圣芳.以学制改革为切入点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厦门大学的行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7(1).

[5]刘小强,蒋喜锋.论一级学科政策下二级学科的“生存之 道”[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培养方案研究生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