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用有所成

2021-05-06 14:39付蓉刘梦妮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同堂技术装备校本

付蓉 刘梦妮

“创建智慧教育品牌,在小场地做大教育”,是宜昌市第十六中學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学校“智慧教育”的顺利创建得益于区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一体机、平板电脑、微课通、电子班牌、无人机、机器人等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是最大保障。装备只是条件,用好才是目的。那么,如何物尽其用、用有所成呢?学校创造性地使用现有的教育技术装备,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打通学习空间。学校提倡教师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随时看、反复看。为此,学校配备了一批微课通专用笔和配套的掌中黑板手写本,帮助老师们方便、快捷地制作微课。

微课通+教学助手。学校前期借助微课通搭载云平台中的教学助手,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微课教学法。通过三年努力,学校制作出五大学科专题系列微课,充分突出微课的实用性、延续性和高效性。

微课通+钉钉。数学教师陈仁蓉积极探索多种直播授课方式,在思考、钻研、尝试后探索出“微课通+钉钉”的直播授课模式。在微课通中打开制作好的PPT,不仅能够正常播放,还能适时地用手写笔对PPT进行批注。还可以通过钉钉直播用微课通软件讲解习题,教师用手写笔在掌中黑板上书写,电脑界面同步展示讲解过程,真实还原教师书写场景,解决了用鼠标书写困难的问题。这个方法已被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作为典型推广。

激活学习方式。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实现国家基础课程精品化、校本拓展课程多元化、综合实践课程系列化,大力培养学生的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了丰富课程,学校专门配备了无人机和机器人设备,引进了3个STEM课程。

校本课程+社团。学校共开设了“垂直农场”、奇妙的仿生学、掌控板创意编程、无人机等20多门校本课程,组建了合唱、京剧、书法、版画、创客等社团。为了让更多学生享用这些资源,学校采用校本课程全员上与社团活动部分上相结合的方式,将普及教育和兴趣特长的培养同步推进。以无人机课程为例,开展无人机模拟器的全员学习,普及相关知识,了解无人机航拍的基本原理。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老师在无人机社团课上从飞行原理、组装、试飞等方面进行专业细致的指导,传授航拍技巧。

STEM教育理念+项目式学习。学校以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打破学科界限,让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带领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达成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学习中,综合运用物理、数学、计算机编程和设计等多门学科知识,与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创新学习平台。学校所有教室和功能室都配备了一体机,部分班级还配备了智慧平板电脑。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随机点名”“小组加分”“抢答”等一系列趣味性的功能,让课堂充满神秘与乐趣。

鸿合一体机+实验学科。在鸿合I学试验平台上,老师只需要动动手指,触点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实验材料或仪器图像,就可以形象、直观、快捷地演示生物、物理、化学等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学习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提高课堂效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化精准教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蚂蚁平台+异地同堂。在小蚂蚁平板电脑上,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展台”“公屏分享”“异地同堂”等功能开展课程。2017年4月,学校参加云南省“一带一路”教育信息化助推精准扶贫现场会,与云南芒市民族中学开展“异地同堂”,美术老师张巧云、生物老师王作华利用“异地同堂”为学校和云南芒市的学生同上一节课。从“互联网+”教育的思维方式出发,将教室一体机和平板电脑设备相结合,利用空中课堂,真正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教与学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

时代不断发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但无论教育技术装备变得如何“高大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勤于学习、善于使用、物尽其用、用有所成。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同堂技术装备校本
李政成:集名家名剧同堂,聚五湖四海之友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多师同堂面对硕士研究生授课研究——基于我校多师同堂授课教改实践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
-欢迎订阅《中国教育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