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慧:我爱铝业这方热土

2021-05-08 00:43薛璇
中国有色金属 2021年7期
关键词:安泰有色金属专业

本刊记者 薛璇|文

熊慧因热爱产业研究而与铝结缘,对铝产业充满了感情,她也恰逢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平台,始终心怀认真、钻研、坚持、责任,在纷繁复杂、琐碎平凡甚至无聊中找到永恒的兴趣,安泰科以拥有一批这样的专家为荣。

采访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科”)副总工程师、铝首席专家熊慧,对记者来说十分轻松。因为与熊慧同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系统,彼此相识多年;更者,作为在中国铝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她却十分随和,就像一位邻家大姐,亲切和蔼。

入职安泰科20年来,虽人事更迭,岗位变化,但熊慧始终如一地痴醉于研究工作,以铝为伴,为铝而迷;她以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以极为苛刻的态度对待自己眼前的每一项工作,要求所做的每一份分析报告都具有价值,都能为决策提供参考,因而广受同事的信赖和铝行业从业人员的尊重。在她的职业生涯中,认真、钻研、学习是她的性格标签,她也给周围的职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2020年12月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黄金协会联合下发文件,通报表彰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黄金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其中,“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全国仅有86 名,北京市仅有2 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系统仅有1 名,这唯一的一名就是熊慧。得知自己获得劳模褒奖,熊慧既惊喜,又忐忑:“我没想到自己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觉得挺意外的,这是协会领导的帮带认可和安泰科全体干部员工支持信赖的结果,感谢大家!其他85名劳模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远远达不到。就安泰科来说,很多人都在努力地工作,如果说有什么获奖感言,我认为,我只是安泰科团队中的一个代表吧。”

第一堂有色金属启蒙课

穿越时光,记者跟随熊慧去感受成长的足迹。

熊慧从小在西安长大,1986年她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粉末冶金专业录取。

彼时的熊慧对中南大学、对所学专业、对长沙没有任何概念。她和父亲一起骑车去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得知要离开西安这座城市、离开父母远去长沙,她一边骑车一边哭,“当时觉得这个专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粉末满天飞。”她父亲是一名老牌工程师,拉着她坐在马路边上,给她讲了人生第一堂有色金属的启蒙课:什么是有色金属、有哪些用途、什么是粉末冶金……

入学来到长沙,那时的中南大学校园给她的感觉很旧,离家也远,熊慧内心多少有些挫败感。可她从小就养成了直面现实、努力应对的习惯,她认为,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把这个专业学精学透。大二那年,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高等数学竞赛,拿到满分,获得了30 元奖金,她用这笔钱给自己买了一本牛津字典,直到今天依然摆在家中书柜里。

等到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时,她蓦然发现,原本枯燥的粉末冶金也有很多趣味。该专业是中南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名师云集。她对黄伯云院士当时的一堂讲座记忆犹新,黄院士的这堂课让她深刻认识到材料专业对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重要支撑作用,坚定了立足专业、深入钻研材料学科的信心。

多年以后,每当熊慧回想起父亲在马路边上给予她的知识启蒙,回想起黄伯云院士以及众多恩师的专业培养,依然很感慨:“前辈们对待学术的严谨、钻研和追求极致,让我找到了学习和奋斗的方向,影响了我一生。”

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1992年,熊慧在本科毕业两年之后又考入母校的粉末冶金专业攻读研究生,师从邹志强教授,那一年她所在班级的7 名研究生中,涌现出张豪、张深根等国内知名的材料学专家。

熊慧在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上与客户交流

2000年,通过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简称“技经院”)组织的一场招聘会,熊慧应聘入职技经院旗下的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现为“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那时,熊慧还没有意识到,这次“邂逅式”的招聘,意味着她从此和安泰科、和铝结下不解之缘。

以铝为伴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初入安泰科,熊慧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负责中国金属网的信息质量检验工作,这项工作烦琐、机械,考验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她在日复一日的检查校对工作中,养成了追溯寻源、严谨认真的学术作风。

2003年,由于工作认真负责,熊慧被公司调入铝部负责《中国铝业》期刊的编辑工作。《中国铝业》是安泰科主办的综合性、全产业链铝业专业期刊,在《中国铝业》的组稿审稿过程中,熊慧接触到铝行业全产业链信息,对铝产业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日后成为铝行业专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熊慧回忆说:“我每天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也是从那时开始对铝产业链建立了全面的认识。”

那一时期,她撰写了数篇关于铝消费的重磅文章,在网站上的点击率非常高。记者阅读了当年她写的几篇关于日本、美国铝应用消费的分析文章,这是我国较早的系统梳理国外铝消费演变过程的综合性文章。

21 世纪以来,中国氧化铝和电解铝行业飞速发展,因此,研究氧化铝和电解铝比较热门,但再生铝领域鲜有人注意。熊慧则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再生铝和铸造铝领域。她找资料、跑企业、参加会议、听专家讲课,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基于铝的报废期和回收率,和行业专家一起建立了废铝回收的模型,该模型直至今天依然是研究再生金属的主要工具。2014年,熊慧的专业研究日益成熟,在业内也逐渐有了名气,又被公司聘为铝行业首席专家,她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也带领安泰科铝研究团队向更全面、更专业的方向提升。

问及她从事多年研究工作的心得时,熊慧脱口而出的两个词是“学习和积累”,这两个词,恰是她以铝为伴的作风写照。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熊慧谦虚地说:“我赶上了有色金属行业大发展的时代,而且遇到了有色协会、安泰科为研究人员搭建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同时,我也非常幸运,在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无私帮助和指导。”

遨游铝业大海

铝行业的产业研究链很长,从上游的铝土矿、氧化铝,到中游的电解铝、铝用炭素等辅料,再到下游的铝深加工和再生铝;从市场价格到供需状况,再到投资成本分析;从国内产业规划到海外资源和贸易摩擦,其中任何一项都值得深入分析研究。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几代“铝业人”的努力,安泰科已经建立起纵向贯穿铝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横向覆盖市场研究和产业研究等多维度的研究体系。贯穿全产业链的深度研究已经成为安泰科的特色和品牌,奠定了安泰科在行业内外的权威性。

2015年,中美贸易争端加剧,关于铝产品的“双反调查”频发,商务部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安泰科进行中美贸易关系以及铝产业竞争格局分析课题。在协会分管副会长文献军、轻金属部主任杨云博的带领下,熊慧、莫欣达和铝部同事通力合作,加班加点赶写分析报告。短时间内,一份非常专业详尽的分析报告递交给商务部。商务部相关领导给予了高度肯定,专门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来了书面表扬信,指出该报告为国家层面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2018年,熊慧团队受国家相关部委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委托,撰写铝消费的战略研究报告,整个报告共有9 个子报告,熊慧团队承担了其中5 个子报告的撰写。其中,铝消费预测是基础报告之一,她和团队完成了最系统、最全面的铝消费研究报告,成为整个战略研究的参考基础。国内矿产资源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顶级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建教授对该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

熊慧在几内亚博凯铝土矿调研

熊慧参观俄铝Krasnoyarsk电解铝厂

安泰科铝团队参加中国国际铝业周系列活动

这些年,熊慧的足迹遍布世界多地——随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去美国参加贸易摩擦听证会,去欧洲参加铝工业展会,去非洲调研铝土矿开发情况。在与国家开发银行一道去几内亚调研之后,她和团队与国开行同仁共同完成的几内亚铝土矿资源调研报告被国开行相关领导誉为“这一辈子看过的最好的调研报告,没有之一”。

在国内,熊慧主导或参与了中铝集团、魏桥创业集团、锦江集团、南山集团的企业咨询以及广西来宾、山东邹平、云南文山、新疆五彩湾的区域铝产业规划。有一次她去邹平开会,当地政府把铝产业规划中的一张图放大,制作成展示牌树立在路边,她一看,说:“这不是我画的图吗?”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首肯,感觉很欣慰、很满足。

学无止境。采访当天下午,熊慧要去参加一场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关于铝冶炼行业碳达峰的重要会议。2021年,安泰科为了践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碳中和承诺,积极顺应行业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成立了安泰科有色金属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在前期做绿色工厂评价咨询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绿色产品评价、全生命周期评价、能源评价、低碳诊断等绿色咨询业务,熊慧也积极参与其中。她介绍说:“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全球做出的重大承诺。目前,有关重点行业碳排放、碳交易正在加速推进。有色金属行业中,电解铝行业的碳足迹最大,是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的重要领域,已经被纳入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交易试点。目前多个重点领域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已开始紧锣密鼓地制订,基于安泰科坚实的数据基础和研究实力,我们正在配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开展铝冶炼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未来,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整体要求将对铝冶炼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安泰科也在抓紧筹划在碳排放领域为企业提供更多专业的服务。”

立足工业4.0 时代,迎着智能制造的风口,安泰科也成立了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评估诊断服务平台,为有色金属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咨询服务。熊慧近期也开始关注铝行业的智能制造,她认为,既然做研究,就一定要深入学习铝行业涉及的各个领域。

功在团队,我只是执行者

谈及熊慧,安泰科总经理姜国峰对记者说:“熊教授是一位非常令我钦佩和值得学习的同事。她敬业、谦虚、严谨、用心,她因热爱产业研究而与铝结缘,对铝产业充满了感情,她的研究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和广大企业的认可,安泰科以拥有一批这样的专家为荣。”

在采访中,熊慧反复提及的几句话是:业绩属于安泰科团队,我只是执行者、参与者;我是一个很“理工”的人,喜欢研究,追求完美,认真做事,钻研规律,始终坚持;凡事认真去做,坚持去做,就能做出业绩,也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

熊慧回忆说:“当时做《中国铝业》杂志时,每当杂志送交印刷厂,当天晚上我一定会梦到哪个地方出错了,第二天一早来到办公室,赶紧打开电脑看一下,结果没问题,心里才能安静下来。”

从熊慧身上我们发现,“言而有信、自强不息,以客户为中心”作为安泰科的文化内核,已经融入了公司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从安泰科董事长郑家驹、总经理姜国峰,到分管副总经理任柏峰,再到整个团队,都以实际行动在每项产品和服务的细微之处认真诠释着这种精神。

熊慧对待安泰科年轻的同事也像对孩子一样无私、包容、教诲,在她的带动下,安泰科铝研究团队涌现出一批年轻的优秀骨干,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

安泰科铝部经理陈欢如是评价熊慧:“熊教授作为铝首席专家,长期牵头参与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委托的重要课题,以及国内外大型铝业集团委托的战略规划,她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对待工作始终高标准、严要求,乐于将经验和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与同事分享,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整个团队也形成了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友好合作的工作氛围。另外,熊教授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许正是兴趣造就了她钻研的作风。”

记者多次参加各种铝会,也亲耳聆听过熊慧的专题报告,从扩大铝应用到贸易摩擦,从消费周期到双循环,听众无不对她精准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所折服,国际铝协、美国铝协的报告中,都经常引用她以及安泰科的观点和数据。

每天早上,只要不出差,熊慧总是在7 点之前就来到单位,抓住短暂的时间去学习。2012年到2014年,她用了3年时间取得了国家级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证书。问及取证的原因,她回答,一是工作需要,二是要给当时上初中的女儿做出榜样,让女儿知道人的一生要不断学习充电。

熊慧和所有的女性一样,也喜欢散步、爬山、美食、购物,她并不觉得冷冰冰的有色金属和温暖的生活之间有什么隔膜,反而深深体会到了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存在感和幸福感。她恰逢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平台,始终心怀认真、钻研、坚持、责任,在纷繁复杂、琐碎平凡甚至无聊中找到永恒的兴趣,正如文末这句话——

“你若爱,生活皆是爱;你若成长,事事皆可成长;不是事业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这个事业。”

猜你喜欢
安泰有色金属专业
内蒙古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军歌
军歌
有色金属设计 欢迎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