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吃”的认知分析

2021-05-10 11:26李嘉欣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3期
关键词:大词典含义短语

李嘉欣

摘 要:作为自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的与人类行为息息相关的“吃”字,依附于语言符号而产生了具体意义,但随着人的认识的逐渐发展和抽象化,“吃”逐渐有了新的认知概念,从而有了新的词汇,尤其是在唐代后,“吃”有了具体发展,到现代更是有了更多意义上的变化,吃的组合而成的短语也是不断翻新,有了新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角度,以“吃”字原本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解释与词汇构成,并在此加以解释。更是以此,来让人们关注到这些生活中常见汉字的发展与变化,了解人们词汇中的隐喻现象,引起更多对这类字词的重视。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观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其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

1.认知语言学的隐喻

1.1概念

隐喻,也叫暗喻、简喻,常用比喻词“是”“似”等连接,有时也不用比喻词。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人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对事物物理和功能特性的认识,而是具有了创造性和联想性,这种创造性即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共同。隐喻性思维能力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

日常生活中,隐喻概念溶于各个时候,中国人擅长隐喻,我们看花喻春,悲伤喻秋,这也是一种惯有的语言习惯,与日韩的委婉用语有着相似之处,又独立成一个特殊种类。民以食为天,有关于“吃”的隐喻在我们的语言中比比皆是,这也是本文研究“吃”有关的词组的出发点,我们为什么使用“吃”来涵盖各种意义,值得相应的探究。

1.2研究成果

目前学界对于“吃”一字的概念多数是从其演变发展角度来看的,通常都是以其古今词义演变、相关文化来谈,而其与认知角度相关的多数是以饮食词汇隐喻研究角度出现,对于“吃”相关的词或词组中的隐喻现象并不多见,也可以说其具有一定的缺失,在这里我想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吃”的相关词的隐喻现象。

2.“吃”字古义

2.1吃的演变

吃最早应追溯到三国以前。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吃,言蹇难也。从口气声,居乙切。我们可以理解为:吃,指口吃,说话受到阻碍非常困难。可以看出这个时候,吃的意思是指结巴。

最早的与现代汉语“吃”意义相同的字常见有三种,第一种是“食”,如《马说》中有“食不饱,力不足”,就是指如今的吃,且如今食不仅做名词,也有动词含义,因此可以看作是延续至今的吃的一种书面体。第二种是“啖”,如“日啖荔枝三颗,不辞常作岭南人”中的啖就是指吃,《广雅?释诂》有解释为:啖,食也。啖多用作是大口、狼吞虎咽地吃。第三种是“茹”,是出自方言,有“茹毛饮血”一词,指粗食。而同一时期与现代汉语吃相同的是“喫”,是吴越地区出现的。

到唐代,汉字“吃”才开始盛行,在此之前主要被食代替。如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与食相比,发展极为缓慢,唐五代由于文化开化,各种地区交流频繁,使得文化方面也大有进展,作为方言词“喫”走入生活,开始大量取代“食”原本的地位,成为主流词语。唐代之所以“吃”字盛行,很大程度原因来自于唐代文化交融,各族沟通频繁,文字使用频率增加,再加上双音词的出现,使得“吃”取代“食”逐渐走向主要地位,但值得思考的是,“吃”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表述“进食”义的双音词,仍以单字出现,反而是“食”形成了双音词,但“食”取消了原本的进食义,成为名词,该现象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现代汉语“吃”基本含义为:将东西从口中咽下,或是依靠某种事物生活。如吃饭,吃药。除此以外还有消灭的意思,如吃掉他财产的三分之一。

2.2“吃”字相关短语

随着吃的使用的泛化,其内涵逐渐从单纯的进食,有了新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了“消灭、消耗、遭受、理解”等多种释义,通过引申、扩大、转移,其内涵逐渐丰富。

吃字短语产生途径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来源分别:一种是借喻引申,以形状、性质、味觉等相似性来借喻,本体由喻体直接代替。如“吃鸭蛋”来隐喻考试得了零分,“吃黄连”表示心里有苦说不出。另一种则是借代引申,以生存的方式、场地、工具等来借代。如“吃青春饭”,就是指凭借青春时期的精神活力等来赚取收入的行业。

关于吃字短语,其构成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划分。一是从音节角度,分为双音词、三音词、多音词等,如吃斋,吃亏,吃老本,吃官司,吃里扒外等等,这些词数量很大。二是从词性角度来说,既可以加动词,也可以加名词或形容词,如吃黄牌,吃请,吃席。三是从语义角度,也是本文所说具有隐喻含义的词汇,分为吃+具体意义的名词或短语、吃+抽象意义的名词或短语,如吃豆腐,吃排头等。都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性因素。

3.吃字今义

3.1吃与进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吃”的基本用法和含义,词的本义与人的身体感知密切相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与“吃”字相关的一些词语,如吃回扣,吃落挂,吃排头,吃官司,它们看起来与吃的本义有相似性,实际上主要以其隐喻现象为主,内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如吃回扣,指的是在帮别人夺取利益时拿到的好处,主要意义是占有。吃落挂则是指在别人受到惩罚时粘连到自己所受到的惩罚,吃排头吃官司也都有着类似的结构关系。

以句子為例:如果你不照我说的赔偿,就等着吃官司吧。

这句话中,吃官司与吃苦的内在意义实际上是一致的,都不用嘴吃,不是进食,但都是具有[收下]这一义项。可以看出“吃”在语义的原型基础上发生了扩展和延申,这些词义的延申就是从一个具体的、熟知的概念域向未知的、抽象的概念域映射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是以相似性和联想为基础的。

3.2“吃”与隐喻

上述与吃相关的新词无疑都具有隐喻概念,其不仅仅是有吃这一动作含义,也具备了人的主观思想,但更重要的时,与吃相关的词汇似乎都具备了消极含义。

吃亏吃苦,都表示受到了损害,内心不平静,吃官司、吃回扣,其具体所含的贬义通过语用解析可以发现都是消极的,并不存在吃欢喜、吃甜这类的积极语义成分,这也是人们在吃相关词汇短语中所特有的隐喻概念。自有“君子食无求饱”这种概念,从文化角度上讲,我们的文化讲究人并不应该注重口腹之欲,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样的概念,道家文化甚至讲究辟谷——即不进食而达到修生养性的目的,在神话中,也有饕餮这一以吃为生存目的的凶兽,可见中国文化并不提倡“吃”为重。

但其实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这与其文学上的地位明显是不相符的,但这也不是冲突,我们自古以来都强调人想要超越自己就要与自己的欲望想抗争,但抗争不代表不需要,我们生存发展是需要进食的,正因为这种矛盾,也使得我们的文化更丰富,更突出,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4.结论

本文讨论了“吃”字的来源发展变化,及其在新时代下所产生的新兴词汇,从“吃”相关的词组拥有的新义现象中折射出人类经验和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它不仅依赖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客观认知,也需要具有隐喻相关的思维。

本文仅就其认知角度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说明,其它方面并没有进行具体陈述,阐释新兴词语概念,也是对词语认知的一种总结,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的认知程度也会随之增长,吃相关的概念依旧会继续扩展延申,形成更新的概念,这也是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

参考文献:

[1]高明阳.汉字”炒”的认知语义分析[N].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

[2]宋以芳.基于语言和文化视角下的“吃字短语”研究[N].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9,(2).

[3]张心媛.解析”吃”字系列的古今词义演变[J].语文建设,2014,(23).

[4]田玉芳.古今词义异同辨析举隅[J].语文天地,2010,(12).

[5]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M].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8]赵颜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9]章宣华.语义·认知·释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0]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漢语大词典[R].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11](清)张玉书等编纂.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R].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12]Hirga,Masako K.1994.Diagrans and metaphors:Iconic aspects in language[J].Journal of Pragmatics,22(1).

[13]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o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作者简介:李嘉欣(1997-02-22)女,民族:朝鲜族,籍贯:吉林长春,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大词典含义短语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虚荣的真正含义
《健民短语》一则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华成语大词典》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