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福利绩效研究进展:一个综述

2021-05-10 01:02高易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3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摘 要: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制约了人类前进的脚步,如何在生态限度之内实现人类福利的增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强可持续理论,学者提出生态福利绩效概念,用于衡量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及研究现状,以期为生态福利绩效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态福利绩效;社会福利产出;生态资源消耗;可持续发展

1引言

相比传统的经济增长,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福利产出才是人们应当追求的健康发展。本文查阅了近年来有关生态福利绩效的文献,从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研究层面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为生态福利绩效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2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福利绩效起源于Daly基于强可持续理论,提出通过测算单位自然资源消耗所产生的社会福利,来评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1]。但是,Daly仅提出测算的思路,并未明确指出具体指标与测算方法[2][3]。之后,臧漫丹等将生态福利绩效定义为“福利的价值量和生态资源消耗的实物量比值”,认为生态福利绩效描述福利价值量和生态资源消耗量的比值关系,反映绿色转型发展的经济质量和能级之间的关系[4]。诸大建提出“生态福利绩效表示为服务与吞吐量的比值”[5],可以反映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6]。张映芹、袁焕提出生态福利绩效是社会福利产生的价值总和与生态资源消耗总量的比值[7][8]。

3生态福利绩效的研究现状

作者查阅有关生态福利绩效的文献,发现生态福利绩效的研究主要涉及国家、区域、省际以及城市层面,影响生态福利绩效的因素有城镇化水平、经济增长、绿化水平等。

3.1生态福利绩效的研究层面

生态福利绩效的研究主要涉及国家、区域、省际以及城市层面。

国家层面,臧漫丹[4]等和Yingjie Feng[9]等通过国家的数据,发现其生态福利绩效呈增长趋势。Shuai Zhang通过实证发现大部分发达国家生态福利绩效都较低[10],甚至还有12个国家的行为反对可持续发展[11]。

区域层面,龙亮军发现区域生态福利绩效呈现“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的态势[12]。但是,郭炳南[13]等和Jing Bian[14]等发现区域生态福利绩效呈现“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的态势。此外,郭炳南等认为生态福利绩效在不同区域间呈现阶梯状分布与板块聚类变动特征[15]。

省际层面,朱远[16]等和Hua Zhang[17]等先后发现省域生态福利绩效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肖黎明等认为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呈略微下降趋势[18]。郭炳南等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的生态福利绩效呈现上升趋势[15]。此外,肖黎明[18]等和张然[19]等均发现部分省域生态福利绩效存在明显波动性。

城市层面,郭炳南[13]等、谭久霞[20]等均发现目前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较低,但总体上呈现逐年向好的趋势,城市间生态福利绩效存在较大差距。

3.2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

根据现有文献,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镇化水平、经济增长、绿化水平等。

城镇化水平方面,朱远[16]等、李成宇[21]等、郭炳南[15]等利用区域、省份和城市的数据,认为城镇化水平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方时姣等通过对中国区域数据的研究,认为城镇化水平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抑制作用[22]。

经济增长方面,程艳茹[23]、郭炳南[15]等发现经济增长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龙亮军等认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福利绩效呈负相关关系[24]。诸大建等利用国家和地区的横截面数据,发现生两者呈现倒“U”型的关系[5]。

绿化水平方面,龙亮军[24]等和李成宇[21]等分别从省份和城市的数据出发,证明城市绿化水平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正向作用。但是,程艳茹[23]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认为绿化程度与生态福利绩效有负向关系。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生态福利绩效的研究层面集中于国家、省域及城市,对区域的研究大多按照地理区域研究了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较少的文献涉及国外城市、国外区域、中国县级市层面和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的研究。有关生态福利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只考虑了影响因素对本地区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忽略了由于空间溢出效应而对其他地区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

4研究展望

近年来,有关生态福利绩效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热门问题。根据以上的文献梳理,作者认为生态福利绩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研究层面的细化。目前对生态福利绩效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国家、区域和大城市,极少涉及地级市和县级市层面的生态福利绩效研究,但是地级市和县级市生态福利绩效的计算数据都是可获得的。接下来可以重点研究地级市和县级市的生态福利绩效情况,从更小的切入点、更大的样本中得到生态福利绩效当前更准确的水平。

(2)内在推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目前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大多直接考虑影响因素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缺乏对内在推动机制的研究。而且,在研究外在影响因素时,大多只考虑了对本地区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忽略了空间关联性而导致的对其他地区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一要补充对生态福利绩效内在推动机制的研究,二是要综合考虑生态福利绩效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Daly H E. Beyond growth:The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Missouri:Beacon Pres,1996.

[2] 龙亮军,王霞.上海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84-92.

[3] 亓朋,徐昱東,邓丽娜.国内外生态福利绩效研究综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521-526.

[4] 臧漫丹,诸大建,刘国平.生态福利绩效:概念、内涵及G20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5):118-124.

[5] 诸大建,张帅.生态福利绩效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9):59-67.

作者简介:高易,性别:女,生日:1996.7.5,籍贯:江苏扬州,学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