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中的应用

2021-05-10 07:11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缺陷率圈员体温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济南250031)

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趋于信息化,对医学技术变革产生了新的影响,而护士作为医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信息化也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1]。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促进护理工作模式的变革,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将护理工作延伸到病床旁,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护理工作实现电子化、自动化、移动化[2]。而电子体温单作为移动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心率、呼吸、疼痛评分等生命体征数据,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量,有利于监控患者病情,对患者病情和护理转归提供科学和真实的依据,提升护理文书的质量[3]。既往研究显示,电子体温单虽然可避免涂改、绘制不及时等问题,但在初期使用中仍存在缺陷,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延误患者病情,降低电子体温单的书写缺陷刻不容缓[3]。品质管理活动是指同质或相近团队组织起来共同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规范和流程,运用先进的科学理念、管理解决工具来解决既定主题的现场问题,其中以品管圈(QCC)为主要表现形式,其最大优势在于共同主题,群策群力,以问题为导向来决策整改落实反馈,共同解决实际问题[4]。为了解决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我科自发成立了以“护心圈”为圈名的QCC小组,开展了以“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有固定床位52张,每日责任护士6名,移动查房车2台,PDA 8台,护士站配有三台电脑,均有移动护理软件,可配合使用。

1.2 方法

1.2.1 成立QCC 心血管内科2020年5月成立QCC,圈名“护心圈”。此次活动以自愿为原则,于2020年5月1日~11月30日开展,由10名护士组成,圈员均为女性,年龄27~42岁,研究生2名、本科8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2名。选出1名成员为圈长,圈长负责领导圈员积极参加活动,统一全体圈员意志、观念、行动,以实事求是原则决定活动方向,并监督执行,与圈员探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活动的动向,积极主动,提升自我。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圈员自发组织学习护理文书相关知识及移动护理相关操作规程的讲座,制定标准化流程,全科普及相关知识。

1.2.2 选定主题 圈长召开圈会,组织圈员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现存、重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选出5个待选主题,再由圈员根据重要性、迫切性、领导重视程度,圈能力,运用5、3、1评分法进行打分,加之新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移动护理在全院普及,最终选出此次活动的主题为“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拟定出活动计划书,每周召开一次圈会。

1.2.3 现状把握 根据当前电子体温单书写流程,绘制出流程图,制定查检表。查检2020年5月20日~5月31日的121份病例,其中50份病例中有80处缺陷,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率为66.12%。存在问题:漏项31处,占38.75%。录入频次问题22次,占27.5%;事件填写问题16次,占20%;数据录入问题6次,占7.5%;与原始记录不符4次,占5%;手术时间录入问题1次,占1.25%。绘制柏拉图,见图1。根据二八法则列出本次QCC活动的改善重点:漏项、录入频次问题、事件填写问题。

图1 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改善前柏拉图

1.2.4 目标设定 按照QCC标准公式计算出目标值,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66.12%-(66.12%×84.38%×74.8%)=24.38%。

1.2.5 解析 从人、设备、环境、方法4个方面分别对漏项、录入频次问题、事件填写问题3个缺陷分析原因,分别绘制鱼骨图,见图2、3、4。通过5、3、1打分和80/20原则,分别选出5个要因:护士不了解患者病情,对新职工、实习生未进行系统培训,未制定规范化培训方案,未制定相关制度,工作量大;再利用三现原则,到现场、对现物、做现实的调查,对每一个要因进行真因验证,得出3个真因:护士不了解患者病情,运行病历未及时质控,护士对新的书写制度掌握不全面。

图2 电子体温单漏项原因分析

图3 电子体温单录入频次问题原因分析

图4 电子体温单时间填写问题原因分析

1.2.6 对策实施与检讨 根据“5W1H”原则,详细拟定对策,经过脑力激荡,就圈能力、可行性、迫切性进行评价。针对这 3个问题点逐个设计PDCA计划,进行对策实施[4]。

1.2.6.1 对策一 针对护士对新的书写制度掌握不全,制定标准化病历,进行标准化体温单绘制。由护理文书组长制定,涵盖心内科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新入、手术、转入、转出、病重、体温升高、死亡等一系列护理事件。经圈员集体审核,合格后对全员进行培训,包括实习生、规培生、进修生,然后考核。将标准化病人及体温单列入科室教学目录,如有更新徐重新修订,对本科室全体护士定期进行培训并考核。实施后,2020年7月11~7月31日,对40例在院患者体温单进行查检,其中有15份病历存在18处缺陷,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由之前66.12%降至45%。

1.2.6.2 对策二 针对运行病历未及时质控,每周安排责任护士定期整理运行病历。对出现问题的病历,找到相关责任人纠正,并在晚交班时将存在的问题汇总。每月对集中汇总存在问题并总结,查找原因,对反复出现的问题,绘制鱼骨图,从根本解决。实施后,2020年8月11日~8月31日,对41例住院患者体温单进行查检,其中有13份病历15处问题,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由之前的45%降至36.59%。

1.2.6.3 对策三 针对护士不了解患者病情,责任护士每日跟医生查房,并制作医护沟通交流本。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跟医生共同到床旁访视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在PDA中记录;每日医生查房时,必须和医生一起查房,听取患者治疗方案;查房后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患者及夜班护士;将查房中的有效信息记录与医护沟通本中,以便查看交接。使用医护沟通本初期,每日晚会反馈使用情况,存在问题,使用难度,便于改进,切实改进现存的问题。实施后,2020年9月11日~9月30日收集40例住院患者中,6份病历7处问题,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由之前的36.59%降至17.5%。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QCC活动开展前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比较:开展QCC活动前,121份病历中书写缺陷80次,缺陷率66.12%。开展QCC活动后,抽查2020年10月1日~10月20日运行电子体温单,共计121份,其中电子体温单存在缺陷的病历共计15次,缺陷率12.4%。其中漏项5次、占33.33%,录入频次问题4次、占26.67%,事件填写问题3次、占20%。按照QCC标准公式计算出: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28.7%。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81.25%。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改善后柏拉图,见图5。

图5 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改善后柏拉图

2.2 无形结果 开展QCC活动前后圈员自身能力比较:改善后,圈员积极性、品管圈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愉悦性、品管圈活动信心、团队凝聚力、圈员们的责任感、沟通及协调能力均提高。见图6。

图6 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无形成果雷达图

3 讨论

3.1 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率 本研究显示:QCC活动前患者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率为66.12%,活动后患者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率降低为12.4%,目标达成率为115.6%,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5]结果一致。本次研究根据电子体温单书写存在的缺陷问题成立QCC小组、明确电子体温单书写问题、统一电子体温单相关知识培训、制定电子体温单书写标准流程,降低了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率,保障了护理文书质量。同时,利用定期病历运行及责任护士每天跟查房,建立医护互动反馈机制,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改进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2 提高圈员临床综合能力 QCC活动是一种有效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能调动全员积极性,使圈员主动参与活动,使其在工作中更加自主、自信,积极运用评判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激发圈员发挥自身潜能,达到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本研究显示: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圈员活动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增强了圈员对开展QCC活动的信心及责任感。本次QCC活动中,圈员自主自发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逐渐熟练运用各种品管手法,提高了自身业务知识与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全面的服务,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3.3 促进医护关系和谐 医护关系对临床工作具有重大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临床使用医护沟通本,提升了医生和护士交流的准确性、全面性,医生和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相互认可和支持,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更有利于与患者交流,提高工作效率[6]。

3.4 此次活动不足之处 此次活动在主题设定方面,发现的问题较局限。圈员绘制鱼骨图欠熟练,还需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加强培训,将品管手法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综上所述,开展QCC活动有利于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有利于护理团队素质的整体提升,有利于护士临床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医护关系的和谐。QCC活动以“自下而上”的特点弥补了以往“自上而下”质量管理方法的不足,使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更加趋于完善。随着QCC活动的开展,护士工作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护士自身素质也得到充分体现,保障了患者安全,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猜你喜欢
缺陷率圈员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新生儿缺陷率观察
运用品管圈提高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期间患者体重增长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降低高速机内衬缺陷率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