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1-05-10 03:05朱星宇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炮制专业课中医药

朱星宇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只有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将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1]。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对高校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才能将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机结合,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是高校专业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3]。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医药极具特色的技艺之一,也是一门传统与现代技艺高度结合的应用型课程。中药只有经过适当的加工炮制才可入药,因此中药炮制方法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关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4]。中药炮制技术是高职中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对接实际生产过程中饮片的加工炮制这一关键岗位。该岗位不仅要求操作者具有专业操作技能,更具有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因此融入思政教育也是中药炮制技术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5]。中药学类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如继承创新、严谨求实、责任担当等[6],但是以往的教学中更关注基本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忽视了思政教育。在学校课程思政全覆盖的要求下,教研室从课程内容与特点出发,深入挖掘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的德育元素,并融入日常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1 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目标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介绍中药炮制理论、工艺及质量规格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方向。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要具备高级技术型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中药炮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中药炮制基本操作技能。开展课程思政,在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之情,对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感以及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

例如,在绪论中讲到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时,除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还强调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医药极具特色的技艺之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职业荣誉感。在讲到中药炮制的发展时,介绍中药炮制现状,让学生明白目前行业整体处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智能化程度较低的困境,培养学生对中药行业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以及继承与创新的信念。通过这样的学习后,有学生反映:“中药炮制是一门既传统又现代的课程,我们为能学习国家非遗技术感到自豪,作为中药学专业学生,一定要学好中药炮制技术这门课,为中医药的现代化而奋斗。”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可以弥补思政课程职业性不足的缺点,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2 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中药炮制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中药炮制理论及方法,包括生熟异治、相反为制、相资为制、酒制升提、盐制入肾、减毒增效等,蕴含了辩证思维、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团结协助等德育元素。教研室在认真研究授课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库,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典型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见表1。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多关注学生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实验考核评价也更关注实验操作与炮制成品的质量。在平时训练中先完成操作的学生便可离场,开展课程思政后让先完成的学生去帮助未完成的学生,培养其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实训过程中有些学生将炮制不当的饮片偷偷倒掉,换成炮制适当的饮片,甚至有学生根本不操作直接拿别人的成品交上来考核。因此,实验考核中实行诚信考核一票否决制,如果发现学生弄虚作假,考核成绩直接定为不合格,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及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

表1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

3 探索适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绝不是专业课与思政课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融合,达到1+1>2 的效果,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的同时又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决不能将思政课生硬地搬到专业课堂上,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此外,开展思政教育必定会挤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如何既保证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是课程思政工作中绕不开的话题。本教研室探索实行中药炮制技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打破传统课堂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具体如下。

线上:课前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书,学生接到任务书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例如,收集历代中医药学家的事迹,感受古代大家的高尚品格及高超技艺,培养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兴趣;调查家乡特色炮制工艺,加深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到居民区宣传中药的毒性与正确使用方法,培养服务社会、学以致用的意识;收集由于炮制处理不当引发的中毒事件,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精神以及责任意识。同时,教师上传相关视频、微课、书籍、图片等学习资料,供学生学习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传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并将结果纳入过程性评价。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以保证顺利完成任务。

线下:课上教师针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进行针对性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再进行点评与引导。小组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于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以信石(砒霜)的炮制为例,课前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砒霜的基本原理、组成、炮制方法以及功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并回答砒霜炮制后毒性增加为什么还要炮制、为什么有毒的砒霜还要使用等问题。教师解释砒霜炮制后虽然毒性增加,但是纯度高便于控制剂量反而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引入张亭栋教授应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中医药的生命力所在,明白学习中药炮制技术一定要有继承与创新精神。

课后学生在完成相应的作业、实验报告的同时,观看《本草中国》《我们的中医药》等纪录片,在学习熟地黄、六神曲、制附子等的炮制工艺的基础上,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举办《本草中国》观后感写作比赛,学生参与度很高,有很多学生反映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中药炮制技术的兴趣,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4 将思政教学效果融入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由考试成绩、作业、实验报告、技能考核等组成。将思政教学效果融入教学评价,是摆在专业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难以通过量化指标对学生的思想变化进行考核。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线上线下教学的参与度、作业完成度、技能考核、汇报表现、《本草中国》观后感得分等;终结性评价在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心得写作,从而考查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具体评价内容及比例见表2。

表2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内容及比例

5 结语

我院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思政实践已历时一年多,总体来说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激发了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之情,坚定了从事中医药事业以及为中医药现代化而努力的决心,同时在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思政元素融入较为生硬、思政教学评价难以量化等问题。作为专业课教师,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课程特点,不断寻找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改革教学模式,真正发挥课堂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药人才。

猜你喜欢
炮制专业课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