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认知教育的校园景观设计

2021-05-11 05:39张姣姣
设计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育

张姣姣

摘要:为了改善单一的校园景观,使校园景观区别于普通的社会景观,在景观的基础上展现景观对人的教育作用。利用都市农业这一手段与校园景观的教育性结合形成一种生产性景观设计,对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废旧场地进行重建改造,在此,生产性景观主要通过朴门永续农业、空中农园和生产性交易市集三种形式展现。让校园师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农业,起到生态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在生態认知中加强学生与自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校园景观应该区别于普通景观,在景观的基础上有生态认知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都市农业 生产性景观 朴门永续农业 空中农园 生产性交易市集 生态认知 教育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5-0064-04

引言

乡村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与传承的社区单元,也是生物重要的栖息地,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变得更加有活力,但与此同时也面对着很多的城市压力:绿化不断减少、城市扩张、空气质量变差、人口飙升、食品问题频发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注重生态化发展,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提高对生态环境认知的能力。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都市农业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景观发展的新途径。

都市农业是结合社会现状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手段,在城市景观的运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都市农业这个词汇是在日本的研究探索下提出的,后经过美国的推广,提出了一系列与都市农业相关的农业概念。随着不断发展深入,都市农业被广泛运用,开始迅速地向全球范围发展。

大学校园是城市中的小型社会体系,是集教育、生活、休闲于-体的重要场所,为了学生在校期间身心可以获得全面的发展,校园景观的设计不能只是局限在绿化面积的增加和美化环境的层面上,景观的教育作用也应当受到重视。

把都市农业这一概念融入到校园生态景观建设当中无疑是现代社会发展可持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校园中人群的特殊性,运用生产性景观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也可以有不一样的生态体验;校园农场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态,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识,不仅可以让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还可以体现校园景观的育人作用。

一、生产性景观的发展及理论研究

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式下,人们逐渐远离了生态自然环境,融入到建筑群立的空间中,人们开始追求回归消失已久的田园风光;农业是人类和自然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不但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生态功能,可以考虑把农业元素加入城市景观中,希望以此回归自然的淳朴,这就产生了新的代名词一-生产性景观。

(一)生产性景观在国外的发展及理论研究:西方的生产性景观在历史进程中历经了从兴到衰再到兴的阶段,西方园林最原始的绿化方式是通过生产性植物产生的,后来渐渐地向欣赏性的花园过渡;到了中世纪时期的欧洲,生产性园林开始流行,大家都开始重视最初的造园手法,德国《市民农园法》提出让没有土地的市民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一片租地,尽情体验农耕的乐趣,之后又经过几次法律的修改,整个城市的景观都充满了生产性,经过不断发展,很多国家都把生产性景观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法国凡尔赛宫的“皇家菜园”也是生产性景观概念下的产物,1991年之后,这里就成为一处公开场所供外人参观,“皇家菜园”始终种植蔬果这些日常的生产性作物,并对外销售健康的果实,除此之外,这里还请学生来参观学习农业知识。

(二)生产性景观在国内的发展及理论研究:中国的农耕文明已经持续了几千年。生产性景观在国内很早就已经出现了,最早出现在唐朝,为了解决当时资源短缺,农作物产量下降的问题,就开始实行以生产性作物代替景观的解决办法,后来由于在实践中受到了很多问题的阻碍便遭到了终止;接着到了宋朝有了改良,为了便于管理,根据地区气候特性进行种植,有了较好的成果;清朝时期的生产性景观运用已较为成熟,主要用于解决帝王游园观赏的需要,比如说著名的颐和园稻田景观;新中国成立时,生产性景观在当时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被政府提出。

到现在,全民追求可持续发展,生产性景观的运用更加全面,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生产性景观的案例,校园农业也是无处不在,例如:顺德一中德胜学校的屋顶农园设计,让人影响深刻,老师与学生们一同在农田里耕种、收获时的情景,无疑是学校给学生们最好的生态教育,还可以传承我国的农耕文明。

二、生产性景观在校园中的应用价值

校园作为城市中的微城市,随着都市农业的推进,校园生产性景观也被逐渐重视起来;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跟随校园生产性景观对校园景观进行规划改造。生产性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且具有很多价值值得我们挖掘,如文化教育价值、生态价值、生产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文化教育价值:生产性景观是地域性文化的载体,它重现了当地的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生产性景观引入校园,带给学校不同地域的文化价值,致力于将各地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结合本地校园文化发展成为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教育。校园与生产性景观的结合,不仅可以增加师生的科普文化,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可能性和公众参与。师生组织种植、养护、收获等生产活动,不仅愉悦了身心,又使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同学们有了良好的交流机会。

校园生产性景观发展广泛,沈阳建筑大学紧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稻田景观就是之一。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使原有的耕地都变成了现在的高楼、草坪和马路,面对这样的土地消耗,我们不得不意识到我们与千年流传的农耕文明已经越来越远。基于这样的情况,俞孔坚教授以稻田为主设计了这个校园生产性景观,如图1,可以看到稻田景象十分广阔,被简单的路网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块,在每一块稻田的中间都有一个抬高的平台,如图2这是设计的一大特色,可以供学生们在此休息、读书、观赏。除此之外,简单方便的路网设计更加凸显了稻田的简洁氛围,让人置身其中有一种安详静谧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这个设计的体验感,校园里的师生都可以参与到稻田景观的耕作中,根据俞孔坚教授的理念,生产性景观可以创造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并结合传统农业景观的要素,以象征和提醒中国农业的历史和当代作用。农业在校园中变得越来越容易理解和普及。“耕种和观察植物的自然过程都提供了教育机会。”让学生们通过实践从中学习和传承传统农耕文明,这也是生产性景观在校园中的亮点所在。而富有生产力的校园景观与环境融为一体,并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创造了一种文化认同。

不仅在中国,日本食农教育广为人知,主要是对小学校园广泛实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日本人饮食发生变化,同时受到外来农产品的压力,本土耕地大大减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才有了食农教育的概念,在每一个小学校园里推广建设校园农场,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耕种一些日常的蔬菜水果等,用最绿色的方式种植放心的蔬菜,最后获得的粮食都用于校园餐厅的供应,这样一来同学们不仅可以亲近自然,学到关于农耕的知识,还可以吃到最放心的蔬菜,体会粒粒皆辛苦的用意;此外学校还设立了体验农村的活动,让学生们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交流学习,从而可以锻炼心智。

(二)生态价值:生态自然性校园景观不是表面上的“自然、生态”,而是变得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能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建设生产性景观,对当地地域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调研,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等。并且要最大程度保留原地域的地形、水体、植被等,合理规划,利用当地生产作物制造景观,形成稳定并具有美感与丰富的生态环境。植被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选对植被对改善生态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等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根据调查显示,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区”每年在收割稻米时,会保留一部分的稻米等农作物馈赠给校园内的虫,鸟。从生态景观中发展出生物景观,增添了更加生动的生态景观效果。当学生、教师穿过充满虫鸣蝶舞、鸟语花香的田园校园中,必然会使人心情愉悦,流连忘返,使校园内呈现出富有大自然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也体现出“稻田校区”独有的特色景观文化。

(三)生产价值: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区”被设计成功能性的稻田,还有许多其他本地农作物,它们支持校园的学生饭厅,并作为礼物被赠与学校访客,称为“金稻米”。农业和收割过程都是参与和试验的好机会。

(四)审美价值:生产性校园景观,其目的不在生产,不在乎经济收入,在乎的是校园环境的改善和校园内良好的交流气氛。生产性景观元素的加入,当然不是完全抛弃所有观赏性的景观要素,两者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优美的环境。而且,在校园规划中,不同的区域也应不同对待,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景观,虽然是乡土田园景观,却也相当的壮观。

三、生产性景观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一)如何从校园景观设计中突出生态环境的教育性:结合校园农业的设计主题,突破传统的校园景观,让师生们从中对校园有了新的认识,重新拾起对校园生态景观的认识,在校园农业设计中采取了朴门永续概念的融入,设立专业学习交流的主要空间来加强参与者对农耕的认知、对一种耕种技术的认知和对耕地规划概念的认知,以这样的生态认知教育方式体现生态环境的教育性。

(二)如何将校园农业和朴门永续概论结合起来:由于校园待重建规划的农业区域面积有限,不能像普通大型农田那样规划,为了满足校园内大多数人都可以参与到校园农业中去,并且可以学到不同于传统农耕以外的知识,朴门永续农业的规划方式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有动手种植的区域,还有展示区域、学习交流区域一应俱全,所以本次课程中朴门永续概论用在校园景观中是最为合理的。

(三)如何在生态认知中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手机、互联网的功能日益强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也随着智能变得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课上课下同学间的互动相对于中学时期少了很多。通过校园农业的设计,同学们都固定在一个地方体验、学习、交流,认识的同学和不认识的同学都可以在这片耕地里逐渐变得互相问候、合作互助,在生态认知的同时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四、生产性景观在校园中的应用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拥有百余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筑古典而优雅,校园绿化丰富,景观相对完善,但在这个充满历史岁月的校园里,景观设计过于传统,无法满足现代化校园的发展现状,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考虑探索。

随着都市农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把生产性景观结合到校园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校园中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室内空间都同样重要,校园生产性景观是对校园景观的全新表现。本次的设计以校园生产性景观的形式向师生展现出来,可以让师生们切身感受校园生态景观那种自然的力量,还可以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参与自然,学习农业文化,在环境育人的同时又能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與学生之间的距离。

(一)结合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整体规划:朴门永续设计于1974年在澳大利亚被提出,2008年正式传入中国台湾,经过五年的发酵开始广泛传播,并在各个领域以不同的尺度、规模被实践着;朴门永续设计主要坚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减少人们对于工业化生产和分配系统的结构性依赖。

朴门是一套方法,是设计论,而非技术体系,也不是一般的园林设计,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开发可持续的生活系统,是以自然美学而非人类美学去设计环境。在本次设计中校园生产性景观的校园农场按照朴门农园的分区将校园农场分为了“0-4”五个区域,每个区域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生产性景观的魅力及其生态认知教育的意义。

首先选择的区域位于校园中心食堂以北的荒废菜园及其西北方向的阳光房如图3,虽至今还有人在里面种植,但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破损,且种植面积很少,大部分的田地都被杂物所占用,整片区域在校园里暗淡无光,如图4,为了合理地利用这个位置,该地区以朴门永续农业理念进行规划更新,让它再次活跃起来。

朴门0区为中心区域,用于办公,集体交流学习和休息的区域,该区域多为室内活动,用集装箱建筑搭建而成,在室内分为交流学习区、种子文学区、耕具存放区、轻食区和室内朴门技术展示区,如图5,在这里是学习交流的主要空间,不仅如此,还针对朴门永续农业中阳台菜园和堆肥厕所进行展示体验如图6、7,阳台菜园这一方式主张最小的空间、最大的收获,以立体式陈列花槽,确保阳光充足;堆肥厕所又称无水厕所,利用草填充便槽桶收集肥料,形成循环利用;在集装箱旁设立雨水收集系统,农园外周边地下设计地下雨水管道,收集周边绿地渗水、建筑屋顶雨水和食堂部分用水,用于农田灌溉,从根本上树立学生们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思想。

朴门1区是展示小菜园和堆肥区,在此处主要展示了绿色帘幕、落叶堆肥桶、塔形菜园、螺旋菜园、锁孔菜园、wife菜园和德式高床的种植方式如图8-图9,这些种类主要是通过光照问题、植物性质和堆肥的因素形成的不同样式,体现了朴门设计有效率的能源规划和利用适当配置的关键,这些种植形式不仅可以解决现代社会土地资源缺乏的弊端又可以体验到生产性景观的乐趣。

朴门2区为主要作物种植区,这片区域有大面积的田地可进行日常蔬菜的种植,每一片农田里都有一个蚯蚓堆肥塔展示,利用集中蚯蚓的方式使周边土地肥沃,以便作物更好地吸收养分,种植作物的人员就是老师和学生,让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有更真实的实践体验,让非专业的学生在此也能感受农耕的快乐,同时体验投身自然的感觉,这样一来,在农耕活动的推进下,同学们、老师们可以抛开课堂上的严肃认真,切身的体验与自然的互动和与老师同学们的互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互相交流了情感,如图10。

朴门3区为林产作物区,主要是果树林,紧邻农田周围,位于农场的边缘,这样的分布在丰富农场区域的同时还能起到防风的作用;朴门4区为野生林区,将校园野生树都移植至此加以保护,形成野生保护区。以上的这些区域组成了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生态园区,为校园的自然教育提供了优良条件。

除此之外,在校园农场中还设计了DIY种植区和小菜园认领的区域,如图11,DIY种植主要是用于农场的娱乐活动,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种植方式和活动,比如轮胎花池、植物领养活动等;小菜园认养主要供师生和校园内的人员认领照料,在生态认知的同时收获劳动果实,该地区利用厚土栽培的方式对土壤进行堆叠,使土壤的肥力远超过普通土壤。

(二)生产性交易市集:生产性交易市集设计在农园正门口前校园中心食堂西边,如图12,校园农场中大部分的蔬菜均用于食堂蔬菜的供应,让同学们吃到最绿色的蔬菜,同时同学们在用餐时也可以真实地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生产性交易市集主要针对小菜园种植的作物和果园的水果交易,在这里同学们可以进行物物交易也可进行金钱交易,交易所得的物品和钱财用于学校的慈善捐赠活动,这样一来同学们既可以用闲置的物品书籍交换新鲜绿色的水果,同时又可以通过这样有趣的方式帮助他人,这无疑是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最好的课下教育活动。

(三)空中农园:空中农园也是绿色屋顶的一种绿色休闲方式,将闲置的屋顶与生产性景观结合,在有限的空地上开辟一片天地,空中农园的选址位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的三楼室外平台上,平台的门时常处于关闭状态,使这片屋顶空间长期闲置,如图13。

空中农园是绿色屋顶的一种表现方式,将绿化变为农园,观赏性的植物添加生产性因素,更加明确生产性景观的运用,空中农园也可以称作立体农业,在不占据校园用地的情况下开展,考虑到屋顶的承重问题,放了少量的观赏性植物进行美化,剩下的大半面积用于学生学术交流和自主种植区,种植区运用朴门农园中的正方形菜园技术,用一个个木箱承载种植的农作物,以便移动,如图14。

结论

文章主要写了在生态环境认知教育条件下以校园生产性景观设计,主要探讨了生态认知的教育作用、都市农业理论与校园景观设计的关系、生产性景观在校园景观中的运用。

在发展快速的大都市里,日渐减少的耕地被拔地而起的高楼所替代,人们仿佛在这个机器大生产的社会里逐渐忘记了中国曾是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是自给自足的社会;都市农业的推动下,人们又重拾了这个记忆,对生态、农业重视起来。

大学校园是城市中独特而又重要的部分,校园景观的改造也要蕴含独特的意义,把生产性景观运用到校园生态建设当中,让校园里的每一分子都有机会参与到农耕实践中去,共同传承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文化,同时还可以获得一些经济收益;朴门永续概论在校园农业中的运用,为校园农业增添了一份色彩,更是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农业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赵雯亭,王科奇浅说高校校园生产性景观[J].科技信息.2011.(35).687.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俞孔坚,韩毅,韩晓晔.将稻香溶入书声——沈阳建筑大学环境设计[J].中国园林.2005(5).45-47.[

4]俞孔坚俞孔坚:景观设计必须是“真善美”的[J].设计.2019(16).72.

[5]张敏.高校校园景观的育人功能探析[J].美與时代(上半月).2009.(07).48-51.

[6]比尔莫利森.永续农业概论[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4.绪论,

[7]设乐清和,笠原秀树.懒人农法第1次全图解[M].台湾:果力文化出版社,2013.(03).

[8]卢博.农业景观在现代城市中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设计,2015.(17).136-137.

[9]周耀,张吉庆.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校园景观设计初探[J].设计,2017(9):36-37.    基于生态认知教育的校园景观设计——以校园生产性景观为例

猜你喜欢
教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区域教育大扫描
“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节俭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