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下机场群与城市化协同发展研究

2021-05-12 02:17姜忠男杨绪彪
物流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耦合协调度

姜忠男 杨绪彪

摘  要:民航运输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机场群与城市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对江浙沪皖的机场群与城市化质量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上海市的民航运输与城镇化质量发展处于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发展状态为城市化发展滞后协调;浙江省与江苏省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发展状态为机场群发展滞后协调;安徽省处于轻度失调阶段,两系统发展水平相对最差。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政策,提出建议优化区域协同水平。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机场群;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re is a complementary and mutually influ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irport cluster and urbanization quality, uses the entropy value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index weights, and analyzes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status of airport cluster and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Jiangsu, Zhejiang, Shanghai and Anhui us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ontext of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Shanghai is at the stage of high-qualit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is lagging coordinatio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Zhejiang province and Jiangsu province are at the stage of primary coordin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is lagging coordination of airport cluster development; Anhui province is at the stage of mild disson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wo systems is relatively the worst.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gration policy,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optimize the level of regional synergy.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irport group; urbanization quality; coupling degree of coordination

1  研究背景及問题提出

在2019年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中提出,长三角地区将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编制实施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而截至2021年,长三角地区共有23个机场,2019年航空旅客吞吐量2.65亿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569万吨。在民航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要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加快以人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破除制约人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人的城镇化水平。长三角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领先全国步入到城市化的中后期阶段。民航运输作为国家重要交通手段,为城市之间频繁快速的互动提供了保障,推动了城市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民航运输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关系紧密,而机场作为实现民航运输的重要组成,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人口的发展,也完善了区域交通系统,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目前对机场群与城市化发展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想要合理运用机场资源,集聚经济与集聚人口,促进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了解机场群与城市化之间的影响因素,更要了解两系统之间的内在发展联系。

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2],以长三角地区机场群和城市化质量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机场群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影响因素,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探寻在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以来,机场群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以期为长三角民航运输与城市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  模型构建

2.1  机场群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长三角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由诸多子系统构成[3]。本文将机场群与城市化分为两个相互联系又不相同的两个子系统。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综合考虑了两个子系统的复杂性与影响的主要因素,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与社会城市化三方面来描述城市化发展系统的一级评价指标,同时各个一级指标对应若干二级指标[4]。从航线网络规模与机场产出两方面作为城市群的一级评价指标,同时各个一级指标对应若干二级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2.2  数据标准化及权重计算

由于不同的变量常常具有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变异程度。为了消除量纲影响和变量自身变异大小的影响,故将数据标准化。本文利用离差标准化方法对原数据指标进行标准化:

Y=                               (1)

式(1)中,x表示i系统第j个指标值,x与x为指标j的最大值与最小值。Y表示指标x对系统i的贡献大小。Y接近1时对系统贡献最大,接近0时对系统贡献最小[2]。由于熵值法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会存在含有自然对数的计算过程,为了避免数据在计算中的无意义,将数据标准化后可加一个略大于0的正数[5]。本文选取了0.001。

采用熵值赋权法处理数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

(1)计算指标x在j项指标体系下所占的比重P,如式(2)所示。

P=YY                                               (2)

(2)第j项指标的熵值E,如式(3)所示。

E=-K*P*lnP                                           (3)

其中:K为常数,K=1/Inm。

(3)求第j个指标的权重,如式(4)所示。

W=1-E1-E                                          (4)

(4)参数指标的子系统评价函数公式,如式(5)所示。

U=WY                                                (5)

其中:U为各子系统参量指标的总贡献,表示第i个系统的总贡献值。值越高说明该系统发展水平越高。

2.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1)耦合度模型

耦合度是指復合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以及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影响的总强度,是子系统间关联程度的度量。机场系统与城市化发展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描述与衡量两系统间的作用状态,构架了两子系统的耦合度模型[6]。

C=2U*U/U+U                                         (6)

其中:C表示为耦合度,耦合度越大表明系统间的耦合性越好,相互影响越大。

(2)耦合协调度模型

协同度CI只能反映系统参数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能反映协同发展的状况。耦合协调度可以科学地判断两子系统之间交互耦合协同发展的水平。因此,本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来更深入地探究城市化发展与机场群的耦合协调状况。

T=αU+βU                                               (7)

D=C*T                                                (8)

其中:T反映两子系统之间的综合协调指数,U与U分别表示城市化发展与机场群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D为耦合协调度,α和β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和机场发展水平的待定系数,该模型中α+β=1,根据相关文献[7],对于城市子系统与机场子系统,可取α=β=0.5,θ=0.5。

根据耦合协调度大小,可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10个等级,如表2所示[8]。

3  长三角地区实例分析

根据《纲要》中,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以上海,南京,杭州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结合上一节中机场群系统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对两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三省一市机场发展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

3.1  数据权重计算

本文分析数据来源于2015~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以及民航局统计公报等资料,选取各个指标数据(2020年因受新冠疫影响,数据不具有参考性,因此不考虑2020年情况),根据熵值法计算公式(1)至公式(4)求得各个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各子系统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可以得出,对于机场群子系统,货邮吞吐量(0.5314)的评价权重最大。对于城市化发展子系统中,人口城市化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0.2529)权重最大;经济城市化中,进出口总额(0.0919)权重最大;社会城市化中城市基本设施投资额(0.0934)权重最大。对于子系统,权重较大的指标产生的影响较大。

3.2  综合评价值计算

根据式(5)可得各子系统综合水平值,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5~2019年机场子系统与城市化子系统的评价水平值如表4所示。

从整体来看,各省市的机场群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均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上海市两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均在上升,但城市化的发展落后于机场群的发展。2017~2018年上海机场群发展放缓,在2019年略有下降,从数据看,为货邮吞吐量的减少导致下降;2015~2019年浙江、江苏与安徽省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均高于机场群发展水平,这说明了民航运输在区域内尚不完善,民航运输量比例远低于铁路与公路的运输比例。五年内,机场群发展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城市化发展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可知,浙江省民航運输水平优于江苏省,而城市化发展水平低于江苏省。

3.3  耦合协调度计算

根据式(5)与式(7),可得各子系统综合协调指数,来进行协调度对比,如表5所示,同时为了直观地进行数据对比,将综合协调指数在图1中表示。

综合协调指数变化可以较直观得认识三省一市间机场群与城市化发展的动态发展变化。图1显示两者间综合协调指数在五年里是逐步上升的。综合协调指数越大表示机场群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协同方式越优越。2015~2019年间,上海市的协调状态较优,而浙江与江苏协调状况十分相近,安徽较差。

根据式(7),式(8)可得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5~2019年机场子系统与城市化子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如表6所示。图2为其耦合协调度变化规律。

由表6与图2所示:(1)从时间演变分析,上海在2017年至2018年耦合协调度由0.8965上升至0.9116,由良好协调等级进入优质协调等级,于2019年上升到0.9389。此阶段,耦合程度大于协调程度,协调发展较为滞后。结合两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将划分为机场群滞后型耦合协调与城市化滞后型耦合发展[9]。上海在此阶段为城市化滞后型耦合发展。同时,2015~2019年浙江与江苏耦合协调度仍以相似趋势发展,由勉强协调等级进入初级协调等级,耦合协调水平相差不大,耦合程度大于协调程度。浙江省五年内耦合协调度由0.5107上升至0.6571。江苏省耦合协调度由0.5062上升至0.6442。两省均属于机场群滞后型耦合协调,机场群发展没有赶上自身的城市化进程,机场系统没有达到与当地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契合的程度,其机场系统协同运行水平还有待提高。在长三角区域中,江浙两省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大力发展机场建设,高效利用航空运输,有效影响城市化建设进程。安徽耦合协调度整体较差,于2018年(0.2826)至2019年(0.3226),由中度失调进入到轻度失调。(2)从空间演变分析,在2015

~2019年,长三角机场群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长三角区域,耦合协同度最好的是上海市,其次是江苏省与浙江省,整体耦合协同程度相差不大,最差是安徽省。说明上海市的机场和上海经济协同程度较好,这表明要想机场与城市化协同发展,不但要注重机场系统内的各要素相互配合,还要注重发展当地人口、社会、经济等各个城市要素,使机场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安徽省的两系统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情况都比较差,在2016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才正式将合肥都市圈划入长三角城市群,在《纲要》中,将安徽全域划入长江三角洲区域,因此安徽省在2019年之后才正式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进行发展,因此在过去五年内,城市化与民航运输水平发展缓慢。在进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协同理论出发对长三角地区机场群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两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民航运输与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关系,对2015~2019年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的民航运输与城市化发展进行了耦合协调分析,可知:在三角洲区域内,民航运输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在长三角地区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上海市已经进入优质协调阶段;浙江省与江苏省两者耦合协调度相差不大,进入初级协调阶段;安徽省正处在轻度失调阶段。

机场群系统和城市化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其中一个子系统超前或滞后发展都会影响另一个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子系统的发展。民航运输的发展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对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9]。同时,城市化的进程为机场群的运营提供良好平台。在发展过程中,民航运输应能够推动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而城市化的发展应能够扩大机场群运营规模,优化民航产业结构,进而使机场群系统与城市化系统协调发展。

根据上述结论,结合《纲要》,本文为长三角区域的机场群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面对三省一市机场群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首先合理构建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机场群。目前江苏、浙江、安徽仍属于机场群发展滞后型协调,因此在巩固优化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同时,兼顾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充分发挥民航运输对城市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提升三省一市的城市化水平,根据评价指标权重,应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扩大就业容量;发展对民航运输依赖性强的产业,例如制造业、旅游业、进出口贸易等,同时优化机场附近区域的产业布局,促进民航运输的发展。

(2)目前安徽、浙江、江苏三省与上海市的机场群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距,且安徽省差距较大。面对三省一市的机场群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状况的差异性,需要推动长三角区域机场群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上海应发挥国际航空枢纽的优势,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的辐射能力,同时明确区域内各个机场的定位和作用,多机场系统分工协作,实现长三角民航网络的联通顺畅。同时应发挥上海带头作用,苏浙皖各自发挥区域优势,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加快以人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以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共同提高,实现长三角区域城市群与机场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欣,王海燕. 长三角区域多机场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J]. 交通與运输(学术版),2014(3):214-220.

[2] 游细斌,杨青生,付远方. 区域交通系统与城镇系统耦合发展研究——以潮州市域为例[J]. 经济地理,2017(12):96-102.

[3] 李国敏,匡耀求,黄宁生.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5(6):93-100.

[4] 王家庭,唐袁. 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9(12):127-132.

[5] 舒小林,高应蓓,张元霞. 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82-90.

[6] 邹德玲,丛海彬. 中国产城融合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2019,39(6):66-74.

[7] 翁钢民,李凌雁. 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 经济地理,2016,36(1):178-185.

[8] 栾鑫,程琳,俞微薇. 综合运输层次下多交通模式的耦合协调性分析[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9(3):27-33.

[9] 任波,黄海燕.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1,35(1):26-34.

[10] 徐祖远. 交通引领城镇发展[J]. 广西社会科学,2014(6):1-4.

猜你喜欢
长三角一体化耦合协调度
长三角一体化下苏州市城市候机楼发展研究
重议城市边界的空间属性及其变迁
长三角一体化:省界毗邻基层政区治理的发展路径
上海青浦: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开展未成年人考察帮教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盛泽思考
关于长三角地区吸引人才聚集的关键因素研究
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城镇化与耕地非农化空间特征及协调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