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

2021-05-12 02:56张玲艳
物流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村物流层次分析法竞争力

张玲艳

摘  要:文章从研究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的竞争力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该地区物流的发展现状,构建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競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提出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this paper mak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logistic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combin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ways to improve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Key words: minority; urban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AHP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已提出要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显然,国家政策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贵州省少数民族大都聚集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农村的物流与城市的物流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同时在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有丰富的自然、文化和产业等资源,物流与特色资源相结合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调查数据可知,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正在逐步发展,人们对物流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以及政府对该区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我们可以看出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加快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建设的进程,如何发挥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的优势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促进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如何克服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系统的劣势,这将是我们着重探讨的问题。

1  研究综述

我国对于农村物流是十分重视的,基于现在电商环境的背景下,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物流体系,提升农村物流的竞争力是促进农村物流的途径之一。有很多学者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王新利教授(2006)较早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农村物流的特点和农村物流的要素组成,以及明确指出农村物流体系是由与农村经济生活有关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李仕蓉(2014)指出我国现阶段农村物流存在基础设施差、管理分散、人才少、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提出要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财政措施等方面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结构[2]。曹刚(2018)指出农村物流的基本概念[3]。

但大多数学者都是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来探究农村物流其体系存在的问题[4]、构建策略[5-6]和其特点及内涵[7-8],却很少有学者对农村物流的竞争力做研究。因此,从文献中我们可以基于物流竞争力的指标来对农村物流的竞争力进行探究,物流竞争力主要分为区域物流和城市物流[9],其理论大多是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和国际竞争理论,其指标大多是结合物流的实际情况,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式来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所以,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的竞争力可以基于当前地区在资源、设施、市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从而构建农村物流竞争力指标体系来探寻其提升途径。

2  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现状概述

贵州省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2 547 994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还有253个民族乡。全省少数民族依次分布在黔东南、铜仁、黔南、毕节、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和遵义。其物流现状表现为:(1)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物流道路方面,根据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到2020年,我国乡镇和建制村将全部实现通硬化路,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但到今天少数民族农村的道路十分狭窄,货车基本上很难在农村通行,山路旁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通行十分危险。(2)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市场主体单一。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市场主体主要有传统的邮政、圆通等其他物流交叉存在的局面,但市场主体规模较小、市场覆盖面较窄、随意性较强,不能有效地满足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市场的需求。同时,少数民族农村大部分是小农种植,缺乏集约化、规模经营,少数民族农村的居民赖以生存的农作物不能够发挥应有作用,无法形成特色的物流产业。(3)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物流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严重滞后,想要借助先进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村物流水平的能力还很弱。一些先进物流技术如射频识别(RFID)、物联网等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应用。同时,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远离城市,物流运输成本成本高。(4)物流管理理念较弱。该地区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的发展,与我国物流发展较好地区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观念和知识上,农村管理者只看中生产方面的管理,而忽视对物流的管理。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物流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就有对包裹的管理力度不够,由于农村对物流的需求不大,存放包裹的地方都非常杂乱和狭小或直接把包裹寄存在非常远的乡镇上,这样非常不利于农村居民。其次是农村信息系统不够发达,管理人员对快递的管理基本上都是人工记录,很容易造成数据出错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基于现状,构建农村物流竞争力指标体系来探寻其提升途径。

3  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指标体系

3.1  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指标选取原则

(1)科学性原则。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的核心竞争力需要用精准的指标来表达竞争优势,各个指标概念要准确。

(2)系统性原则。农村物流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应该要从一个整体出发,要有整体观念和完整的系统意识。

(3)可操作化原则。选取的指标要清晰明了,要便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实事求是原则。在确定竞争力指标时要本着准确,有效,真实的宗旨,在数据的整理和收集中要认真处理。

3.2  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指标构建

3.2.1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基础信息部分、网购行为的调查、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的调查。问卷收回共计118分,剔除无用数据16份,保留102份。

3.2.2  基于层次分析的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得出了可用LSQ评价模型来进行竞争力评价。因此,本文在设计评级指标上,结合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的情况,整理出该地区的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共有3级指标,第一层目标层,第二层准则层分为4个维度,第三层指标层指标为16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一层指标表示为U=A,B,C,D,二层指标分别表示为A

=A,A,A,A,B=B,B,B,B,C=C,C,C,C,D=D,D,D,D。评语集V=1,2,3,4,5,其中数字分别代表“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3.3  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指标权重分析

3.3.1  构造评判矩阵和确定权重

物流竞争力指标权重求解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引用SATTY教授提出的九级标度法对各个层级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即对各个层级构造的矩阵数列逐项对比指标的重要性,按1~9进行赋值,再对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进行两两较。

AHP(Analirtical Hierarchy Process)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由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提出的一种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中,进行方案比较排序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结构图来构造判别矩阵(两两比较标准如表2所示),从而求得各个因素的权重(如表2所示)。

本研究请相关物流领域深有造诣的专家进行打分,构造出准则层4个维度的评判矩阵如表3所示。

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准则层四个维度的权重值分别为:0.54、0.23、0.14、0.08,一致性C.R值为0.0244,C.R<0.1,说明此矩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即W=0.54、0.23、0.14、0.08。

3.3.2  构造评判矩阵和确定权重

(1)资源竞争力A的权重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C.R=0.00663(C.R<0.1,表明通过一致性检验),各个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27、0.49、0.05、0.18,即A的模糊权重向量为W=0.27、0.49、0.05、0.18。

(2)基础设施竞争力B的权重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C.R=0.07073(C.R<0.1,表明通过一致性检验),各个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58、0.09、0.19、0.15,即B的权重向量为W=0.58、0.09、0.19、0.15。

(3)市场竞争力C的权重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C.R=0.059(C.R<0.1,表明通过一致性检验),各个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56、0.06、0.09、0.28,即C的权重向量为W=0.56、0.06、0.09、0.28。

(4)管理竞争力D的权重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C.R=0.0005(C.R<0.1,表明通过一致性检验),各个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46、0.14、0.14、0.26,即D的权重向量为W=0.46、0.14、0.14、0.26。

3.3.3  结  论

根据综合重要度的比较,合理开发资源、基础设施、市场、管理的重要度分别为0.2799、0.3725、0.3512、0.3095(如表4所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升该地区的基础设施。

3.3.4  计算隶属度

根据有效问卷102份调查的结果,每个维度指标的数量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指标的隶属度,如表6所示。

根据表6可知,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对于评级等级的隶屬度,由此可得具体指标的模糊关系矩阵R、R、R、R。

R=    R=

R=    R=

3.3.5  模糊计算

本文通过计算出专家打分的模糊权重向量,并且归纳整理了问卷调查的人数分布情况,从而统计出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得出具体指标的模糊关系矩阵。将模糊权重向量和模糊关系矩阵进行模糊交换B=W*R,从而得出模糊评价集。

资源A的模糊计算:B=W*R=0.2104、0.2587、0.4081、0.1204、0.0109

设施B的模糊计算:B=W*R=0.269、0.2624、0.3444、0.1064、0.0134

市场C的模糊计算:B=W*R=0.1852、0.3387、0.3839、0.066、0.0123

管理D的模糊计算:B=W*R=0.0818、0.2454、0.4856、0.149、0.0322

由各个指标的模糊计算值可以得出准则层维度的模糊关系矩阵:

R=

由此得出:B=W*R=0.2671、0.207958、0.39218、0.110648、0.013266。

3.4  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在本文中B描述的是每个评价指标重要因素的程度,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影响因素采用最大隶属度法则进行分析决策,即选择最大的Bi=l,2,3,4,5所对应的等级V作为综合评判的结果。在B=0.2671、0.2079580、0.39218、0.110648、0.013266中,最大值为0.207958,对应评语集为V=1。因此,看出当地的消费者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的评价较好。

(1)资源开发:A=0.2104、0.2587、0.4081、0.1204、0.0109,其中最大值为0.4081,对应的评语集为V=3,说明当地的消费者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资源的竞争力评价为一般。

(2)基础设施:B=0.269、0.2624、0.3444、0.1064、0.0134,其中最大值为0.3444,对应的评语集为V=3,说明当地的消费者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竞争力评价为一般。

(3)市场:C=0.1852、0.3387、0.3839、0.066、0.0123,其中最大值为0.3839,对应的評语集为V=3,说明当地的消费者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市场的竞争力评价为一般。

(4)管理:D=0.0818、0.2454、0.4856、0.149、0.0322,其中最大值为0.4856,对应的评语集为V=3,说明当地的消费者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管理的竞争力评价为一般。

4  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提升途径

4.1  抓好政策机遇,积极开展基础建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是贵州少数民族农村物流成本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物流仓储的配送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同时,由于贵州省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多山路,交通问题成为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再者该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各相应的配套措施不齐全。因此,政府要积极的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要把崎岖的山路修建成规划合理的公路,要克服地势方面所带来的困难,保障物流运输的畅通。要加大物流服务网点建设和物流仓储配送能力,同时还要保障农村的信息通讯畅通,要落实好“村村通”等农村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将基础设施处理好,那么该地区的物流竞争力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4.2  积极建立特色物流市场。少数民族农村物流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民购买化肥、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出售粮食、生鲜农副产品,以及少数民族农村特色文化的推广和建设,都离不开物流。但由于市场建设不健全,目前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县、镇一级,以拼低价来获得市场,很少向更下一级行政区域延伸。对于当地政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以及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展项目合作的机会。少数民族农村要积极和各产业合作。

4.3  要建立具有特色的“龙头”产业来拉动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该区域的物流发展。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的自然、文化、旅游等资源,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当地特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此来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文化资源上,加大对少数民族地方语言的保护,尽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资源上,可以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开发“农家乐”或风景旅游区。在自然资源上,可以合理开发矿产等资源,形成特色企业,拉动经济的发展。

4.4  加快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中央一号文件一直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相应出台的国家政策,而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现实中,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市场有待开发,有着较好的发展潜力。因此,可以适当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行宣传,积极引导高职高专的学生,向该领域进军。同时,要加强对现有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行业中的从业人员进行二次教育,要对他们定期进行技能、素质等知识的培训。其次当地政府还应该注重农村居民的素质教育,要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运用,使他们能够享受到物流在生活中给他们带来的便利。

4.5  加大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的管理。针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在包裹的管理方面不合理、物流信息系统的不完善等管理方面的问题。首先,政府应该要加大对该区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对农村网络进行普及以及在收取费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要在当地建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便于居民了解和使用各种物流信息、学习和掌握物流管理知识。其次,要引进物流相关的管理人员,加大对物流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5  总  结

本文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以资源、设施、市场、管理为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准确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AHP综合评价法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的竞争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模并求解。结果表明,虽然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完善当地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开发物流市场、加强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等措施不仅能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更能提高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新利. 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特点与内涵[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4):308-312.

[2] 李仕蓉. 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物流体系构建[J]. 物流技术,2014,33(1):34-36,40.

[3] 曹刚. “精准扶贫”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物流发展探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9):32-36.

[4] 梅瑜娟. 电商时代农村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农业经济,2019(5):129-131.

[5] 武晓钊. 城乡对接的农村物流运营服务体系构建[J]. 商业经济研究,2016(17):91-95.

[6] 冯佳. 基于C2C电子商务模式的农村物流发展体系构建[J]. 商业经济研究,2015(8):40-41.

[7] 孙占权. 基于电商环境的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策略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2019(7):77-80.

[8] 文龙光,潘立军. 加快发展我国农村物流体系[J]. 宏观经济管理,2011(5):49-50.

[9] 刘刚,龙俊. 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2016,38(1):1-4.

[10] 刘文俊.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研究[J]. 当代经济,2010(16):90-91.

[11] 徐湘匀. 物流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J]. 商,2015(3):231.

[12] 岑英. 偏远少数民族农村发展农业生态产业园的战略意义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生态产业园发展为例[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5,17(3):31-35.

[13] 赵松岭,杨欣玥.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物流发展探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7):36-37.

[14] 刘廷兰,赵洪伟.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效果评价指标体系[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1):148-151.

猜你喜欢
农村物流层次分析法竞争力
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日本竞争力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南京市农村物流“客货邮商”同网经营发展策略浅析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