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系统性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弹性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2021-05-12 09:45李晶李盼张婷
癌症进展 2021年6期
关键词:弹性量表肺癌

李晶,李盼,张婷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郑州 450052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早期肺癌患者通过手术可以获得治愈,部分患者仍会出现远处转移或复发,因此在手术切除病灶的基础上,辅助全身化疗是必要的治疗手段[2-3]。研究显示,肺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呼吸困难,同时化疗可以引起恶心、呕吐、疲劳等躯体症状,部分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肺癌患者常有胸闷、咳嗽和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不良影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出现终止或放弃治疗的情况[4-6]。PAC心理弹性理论认为人具有三种心理状态,即父母(parent)、成人(adult)、儿童(child)心理状态,三种心理状态在不同的场合相互转化,三种自我状态各有自己的优缺点,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是目前研究最多、最具有影响且有循证支持的心理干预方法[7-8]。本研究对肺癌患者实施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系统性干预,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肺癌诊断标准;②采取手术和化疗治疗方案;③年龄18~70岁;④具有正常的认知和沟通能力,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目前正在接受或以前接受过相似的干预;②有躯体和心理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均不知晓所在组别,同时为避免样本沾染,两组患者分别安排不同时间进行常规干预。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9~70岁,平均(46.5±12.1)岁。干预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7~69岁,平均(45.8±11.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实施肺癌基础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等,同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手术和化疗的介绍、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注意事项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系统性干预。

1.2.1 环境特征的护理 心理弹性理论中的环境特征主要是患者所处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同伴、社区、文化、学校5个部分,又可以分为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当患者面临2个及以内的危险因素时尚可以适应,大于2个危险因素则需要通过增加保护因素缓解。患者入院当天、出院1个月、出院2个月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弹性环境因素调查表》对患者环境情景中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进行调查,包括患者家庭支持情况、患者家庭关系情况、康复环境、患者学习、患者工作压力5个项目。心理护理小组对每位患者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保护因素则鼓励继续保持,危险因素则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订解决方案,或提供相关的意见,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与患者沟通,改变患者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

1.2.2 个体因素的护理 由心理护理小组成员结合患者的病情,通过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不良心理情绪的来源,实施干预。①在患者住院期间,组织患者在科室会议室共同学习健康教育课程,共有3次课程,分别是入院、住院期间、出院前,每次20~30 min。主要内容包括:肺癌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居家康复内容(饮食、用药、运动、行为习惯等)。采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授课后组织讨论,患者进行交流,互相分享经验和体会,及时听取参加项目的研究对象的反馈,当面答疑。②共为患者进行3次心理疏导,采用一对一辅导的形式,时间每次30~40 min,分别是住院期间、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2个月,由心理护理小组的1名心理咨询师和1名护士共同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心理疏导的主要内容是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烦恼、负性情绪,倾诉自己的心理体验,然后,教会患者简单易行的心理疏导方法,如写日记、深呼吸、听音乐等,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各类社交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同时,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和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③患者住院当天即发放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检测表》,鼓励患者每天睡觉前,对今天自己完成的健康康复项目进行自我检测,如是否根据医生、护士的要求进行功能锻炼,是否按时服药,是否健康饮食,是否保持好的心情,焦虑或抑郁的时候是否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方法等,每个题目都有两个答案“是”或“否”,患者完成自我检测后,最后一个空格,需要患者通过一段话进行总结,并制订明日计划。

1.3 评价指标

1.3.1 心理弹性 采用叶增杰等[9]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即坚韧、力量、乐观,共25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满分为100分,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与分值呈正相关。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3,效度系数为0.935。

1.3.2 创伤后成长 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10]对患者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5个方面,即人际关系、新可能性、个人力量、精神改变、欣赏生活,共21个问题,采用5级评分,满分为105分,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与分值呈正相关。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8,效度系数为0.866。

1.3.3 生活质量 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11]进行评价,由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气促、失眠、食欲丧失、经济困难、腹泻、便秘15个维度组成,包括30个问题,各维度初始得分转换为百分制作为最终分值,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9,效度系数为0.718。

1.4 资料收集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向患者发放问卷,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依从性良好,无失访和脱落患者,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弹性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乐观、力量、坚韧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后心理弹性评分的比较

2.2 创伤后成长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分的比较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倦、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处于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手术和化疗是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12]。然而手术后患者仍然存在发生并发症、复发、转移的风险,化疗则带来诸多不良反应,进一步引起患者精神和心理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14]。有研究指出,科学合理的干预可以通过改变肺癌患者对心境及对事物的认知,建立积极的信念,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效果显著[15-16]。

本研究对肺癌患者实施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系统性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倦、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表明:①PAC心理弹性理论关注肺癌患者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对于治疗康复的影响,首先通过识别患者心理弹性和心理创伤的危险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消除或面对危险环境因素,激发患者发现自身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固有品质,增加对疾病的适应程度,使患者的适应能力日趋提高和完善,心理弹性得到提高,创伤得到最大程度减轻。②PAC心理弹性理论着眼于对肺癌患者错误的思想体系进行改进,健康教育小组根据患者对知识的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素材,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使患者从思想上对疾病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积极改变,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提高;心理疏导则帮助患者掌握常用的放松疗法,指导患者应对压力和挫折事件,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通过对患者日常行为的训练,稳定患者自主神经系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可以有效缓解和改善患者的认知和情绪,纠正患者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治疗效果,最终帮助患者疾病恢复。③在心理护理的实施中,研究小组更加注重对患者内部及外部保护因素的增加,在该过程中使患者的适应能力日趋提高和完善,心理弹性得到提高,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冲突。④本研究制订的干预方案,重点评估了肺癌患者疾病本身和心理因素对患者病情发展的影响,为使患者达到病情持续改善的目的,特别将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应用于干预过程中,使得院内干预和院外干预得到相互补充,康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能得到有效帮助,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了疾病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系统化干预应用于肺癌患者中,能显著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有助于创伤后成长,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弹性量表肺癌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例谈“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处理方法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