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2021-05-12 18:47宁琼
黑河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信息化课堂教学

宁琼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里,只有熟练应用信息化手段,才能为生活如虎添翼。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要尝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进行教学,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的目的。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其优越性,也有其局限性。只有合理利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信息化;学习效率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已不鲜见。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并不一定都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前提是要对信息化手段的利弊有充分的了解,然后科学合理地应用在教学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1.形式新颖,吸引学生注意力

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无法让学生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学生很容易被其它因素所吸引而溜号,需要教师不断通过语言提示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而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课件或者其它网络资源,配合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授,可以较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更长时间地把注意力放在屏幕显示的知识上和教师的讲授上,减少了注意力不集中现象的发生。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教学手段全靠教师的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前面讲得唾沫横飞,底下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累且烦,关键是记住了多少还不好说。一个简单的动画就能解决的知识点,却要教师连说带比划地讲上好半天,学生还不一定听得懂、学得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可能一个几秒钟的视频就能完整地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看得明白、学得轻松,既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让教师从千篇一律的讲授中摆脱出来。

3.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代入感强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说明,视觉和听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给人以视觉和听觉冲击的优势,带给学生学习上的直观感受。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于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通常会采用制作简单教具的方式配合讲解,但这样的方法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还是似懂非懂,理解起来有难度,即便教师自己觉得已经描述得很清楚、很明白了,但学生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并没有真正掌握到知识点。而使用信息化教学可以将同样的问题可视化、具体化,尤其是一些存在变量的问题,通过交互式的课件轻易实现,而且在使用这类资源时更容易让学生代入到角色当中,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去解决问题。

二、如何正确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1.要注意信息设备的质量问题

信息化设备进入课堂,是教学的大势所趋。但是大部分学校的设备购买都实行政府采购,一些采购人员对这些信息设备的相关参数并不了解,也未必懂得什么样的参数才是合格产品,所以会导致偶尔采购到不合格产品的现象,既浪费了大量资金,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如交互式液晶触控一体机的屏幕亮度问题,过亮或过暗都会对学生视力造成较大影响,对学生的视力发育不利;屏幕的刷新率过低产生屏幕闪烁,对学生的视力造成伤害,加剧学生视力下降等。因此,要严格控制信息设备的质量,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要认清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辅助地位

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学的重难点而使用的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提供服务的,不能取代教师或完全代替教师进行上课。如果分不清主次,过度使用容易让学生失去教师的指引,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如让学生观看课件自主学习,他可能在学,也可能就是在“看动画”,具体学没学,是否掌握了知识点,还需要教师通过如提问、练习等方法来确认,这是信息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工作。

3.要合理科学地使用信息设备

按照目前的趋势,无纸化教学迟早是要实现的,这确实是好事,可以减轻学生“沉重的书包”,降低课业负担,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学生的视力问题,过度、频繁地使用电子产品让学生的眼睛不堪重负。其次,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功能强大,不仅仅可以用来学习,还可以用来玩游戏、看视频、聊天等,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自制力差的学生又无法控制玩的时间,如果再遇到比较忙碌不怎么关心孩子的家长,那么孩子在上课时可能脑子里想的依然是昨天打游戏时要过的关卡,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再次,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玩手机、玩电脑,成人都变得不愿运动,何况自制力更差的小学生呢?如果不能正确使用信息设备学习,学生沉迷其中,占用正常的活动时间,会变得不愿意运动或不参加各种活动,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4.要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传统的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只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充分预设学生的各种情况,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就能做到。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好课”的要求越来越高,想上好一堂课,除了精心的设计教案外,还要制作精彩的课件,这就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信息化1.0时代要求的“能制作课件”到现在的制作精美而又实用的课件,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课件制作。因为课件的制作中包括素材的选择、搭配配色、字体的选择、字号的大小、图片的处理、视频音频的剪辑等一系列工作,这还是以制作PPT课件为例,如果是使用其它软件制作可能还会涉及更多的知识,所以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学习的过程,谁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现状是,一边教师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做着学校交派的工作,一边要上好自己的课,管好自己负责的其它工作,所以教师都是下班后回到家里做课件。正是由于这样繁重的工作,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态度和积极性不高,这样的情形不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要提高教师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定期开展培训,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课件评比、信息技术竞赛等活动,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熟练运用基本的辦公软件进行课件制作和电子备课,做到以学促教,以应用促发展,推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5.要意识到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把“双刃剑”

总体来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应用到信息技术,但信息化教学是把“双刃剑”,在这些年的实际应用中已体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一是不要过度依赖于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性,因为我们做的是针对人、教育人的工作,人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情感的,不像有的行业甚至可以用机器代替人进行危险的、重复的、机械的工作,要意识到信息化教学不一定能让学生完全轻松学会。二是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是否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伤害或不利影响,这需要我们对信息技术设备有明确的认知,包括使用的环境、条件及心理依赖等。但从目前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成效来看,还是利大于弊,因为我们在实际应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些不利于教学的因素“屏蔽”掉,虽然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正处在逐步解决的过程中。

总之,恰当运用信息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确实大有裨益。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来说,不存在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相对优越性,不能作为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凭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将信息技术与其它教学手段合理组合,做到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好处[J].文理导航,2013,(10).

[2]马秀峰.课件设计的理论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1997,(04).

[3]华国盛.关于多媒体教学应用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1,(11).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信息化课堂教学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