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中佛学器皿设计制作浅议

2021-05-13 09:46袁佑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龙泉青瓷佛像

袁佑平

浙江省龙泉市陈石玄根青瓷苑 323700

佛教自西汉时期传入中国,至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其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内容,对中国社会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佛教提倡真、善、美的教义,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教化十分契合。佛教与儒、道并列,并与道教方术、玄学思想、儒家教义的互融互合,逐步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过程,形成了具有中国思想特征的佛教派别禅宗。故而,在国人的政治文化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龙泉青瓷的“瓷”与佛家慈悲为怀的“慈”谐音,而青瓷清纯若水、如冰似玉的特质,对修行有很大裨益,是修身养心的理想佛器。佛学青瓷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对社会稳定、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甚至促进与周边国家的融通等方面都起到深远的影响。本文就龙泉青瓷中佛学器皿的设计制作作简要的交流。

一、做人要有佛心,设计制作青瓷也要有佛意

《莲池海会》袁佑平作品

《菠萝蜜盖罐》袁佑平作品

人,不一定都要信佛,但一定要有佛心。佛,是对佛陀的简称,其意为“觉悟者”和“智者”。近水知鱼性,靠山懂鸟音,青瓷人有佛心,就能如智者明辨是非,走向充满智慧的人生境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青瓷人有佛心,其作品必然有佛性,充满灵气,给人沉静灵动之感,启人深思,给人智慧。创作有佛意佛性的青瓷能启发人用一颗平常心看待世界,用理智的头脑思索人生。

莲花是佛教的代表性植物,是佛家神圣之花。象征西方净土,孕育纯净的灵魂。莲花意象象征崇高、圣洁、安详、素雅、光明、贞静的佛意形象。青瓷创作以莲花装饰,或以莲花为主题的作品,往往有鲜明佛意佛性寓含其中。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清雅、高洁的象征。本人常在青瓷制品中运用莲荷的造型与装饰,用以象征纯洁无瑕、清净安宁等。创作佛韵青瓷中,常以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吉祥寓意的莲花、莲瓣、荷叶、莲藕、莲蓬等进行装饰。如“一路清廉”,借用鹭与路的谐音,画一只鹭鸶鸟与莲花的图案寓意“一路清廉”;“稚童爱莲”,莲与“怜”字谐音,“怜”古义为可爱,以圆头胖孩和荷花构成的纹饰表现儿童的可爱。许多青瓷人也通过自己的双手和领悟感思创作出具有莲花文化内涵的作品,从而引人深思和激起人内心的共鸣,进一步推动青瓷文化与佛文化的结合。本人一只胆瓶,底部刻上葳蕤婀娜的荷叶衬托整只胆瓶,这胆瓶就如古器有缠枝藤蔓之美,又被赋予了一种理想的人格,成了一尘不染的君子形象。

二、设计制作佛器要佛韵,也要视觉冲击力

设计制作龙泉青瓷要传递出深层含义,还要通过青瓷形态表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视觉是人们获取青瓷信息、感知青瓷形象、捕捉感知刺激的第一要素。佛教文化在中国有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影响,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莲花融入生活。为满足社会需要,设计制作宁静祥和的佛器用品,传播佛教文化,成为通俗弘法、劝引人们向善的重要方式。人们常常通过对佛像的塑造和刻划来宣扬佛法,达到化解烦恼、护佑平安、净化世道的完美效果。寓含佛意的龙泉青瓷设计制作,不但自身要美,寓含高雅高尚和美的意蕴,同时需要考虑对观赏者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例如观世音佛像的塑造制作,要注意配合表达的主旨精神,设计点线面上的审美要素及其和谐搭配。观音是龙泉窑青瓷塑像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人物塑像。本人塑造的观世音佛像,注意其面相丰润饱满、略呈笑意,双耳长垂,神态安详,富贵端庄中见慈祥;头发向上梳理后挽成发髻,外披如意形花冠,发线浓密如瀑;衣纹褶皱明晰,轻柔流畅,飘逸自然;双手笼于袖中,或自然轻松摆放,体态丰腴优美,给人随风轻摆的灵动感;通体施粉青釉,明净雅洁,莹润如玉。将佛像主体视觉部位或加以烘托处理,鲜明地表现出来,可使观赏者能在接触青瓷佛像形态时瞬间就能感受到,吸引其注意和发生视觉兴趣。青瓷佛像显高尚、雅美、端庄之态,可让见者悦目,观者赏心。

制作青瓷佛像首先应在视觉上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佛像共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理想特征,选择好表现形式后,以龙泉青瓷来进行设计制作比较理想。因瓷质胎骨细柔坚致、釉水剔透光滑、温润如玉,胎壁较厚,基本能够满足人们良好的审美体验。龙泉青瓷制作佛像,其姿态仪表、形体容貌往往比较宁静、祥和、庄严、端详。当前,龙泉青瓷制作的佛像神态各异,有坐佛、卧佛,还有一些佛站立在两边,手脚姿态各不相同,有的手中持有法器。但每一种姿势都有不同的深刻寓意。龙泉青瓷中站立的佛像大多双手合十,像是随时要迈开腿行走,表明正在寻找经历苦难的人,并向他们施教。青瓷坐佛大多将左手置于膝盖上,右手掌心向外,这表示以大地为证,佛陀愿不惜一切代价普度众生,也希望人们能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设计制作中应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三、设计制作佛器重在寄意于形

对于龙泉青瓷佛器的设计制作,核心理念在创意,没有创意就没有价值。龙泉人应在继承瓷优良传统中进行创新。第一,要大胆进行尝试,尽力获得客户的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第二,要突出艺术性。唯有艺术杰作,可获市场好评。佛瓷佛器设计制作,其价值不仅在于其制作工艺和年代等金钱价值,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着给人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寓意,给人平安、护佑身心等意义。本人在利用佛系器物装饰的设计制作中,注重启发人的内心修养,引导人们对青瓷文化及佛学理念的领悟,让人保持生活中平和宁静,坚守本心。同时,在佛学青瓷制作中倡导理解和宽容,与人为善,爱护自然,尊重生命,崇尚文明等理念。

《渡海观音》袁佑平作品

在青瓷器物外部装饰设计上,以广东人视为“吉祥树”的菠萝蜜果丁的形态出现,寓含多子多福、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等吉祥寓意,又与佛系意义连接。因为菠萝的果皮上带有的六边形乳丁,和佛教中的佛祖等头部的螺髻十分的相似,所以其常常被视作是和佛教相关的一种植物,而波罗蜜多就是一种佛教用语。佛语中“波罗蜜”翻译成中文是“到彼岸”之义,人们所做之事获得成功,达到了希望,实现了目的,就是这“到彼岸”的美好寓意。所以在创作中设计以菠萝乳丁装饰钵碗,以菠萝外观创制茶洗,还将玉壶春的外形改变为佛塔状的瓶,外表兼具菠萝外表的艺术变形。让看到这些与菠萝或佛系有一定联系的作品,能隐隐约约获得摒弃杂念、回归平静、体悟自己人生之道的感悟,给人提供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

“静观佛器皆自得,件件瓷香沁心脾”。龙泉青瓷的佛器设计制作,通过形、神、气、态的视觉冲击力,煽动人的内心感受,让人获得至善、至美的畅想,可引领人们在清心涤尘的境界中传递人生的感悟与脱俗。龙泉青瓷的冰清玉洁与佛像的宝相庄严很好融合,具有很好的礼佛与观赏价值。龙泉青瓷佛像的创作神态安详,或站立或打坐,不受外界所扰,表现出超尘脱俗、雄伟、高大、圣洁和令人神往之感。以菠萝果皮状的装饰创新,给人纯净脱俗之感和精神上的寄托,让见者能够受到心灵的慰藉与洗礼,其中也倾注了对人们美好生活的祝愿。

猜你喜欢
龙泉青瓷佛像
夺得千峰翠色来——王玮的青瓷艺术
试论青瓷艺术创作
龙泉青瓷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
龙泉汤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佛像面前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