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13 06:48王惠珍
医疗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凝下肢血栓

王惠珍

安福县人民医院 (江西吉安 3432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以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为主要临床特征[1]。下肢骨折患者并发DVT易发展为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甚至肺栓塞,危及生命。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以降低DVT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尤为重要。临床报道显示,DVT的发生与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血流缓慢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2]。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利用多腔气囊对患肢进行有规律的挤压与按摩,促进局部血液与淋巴循环,达到加快血液流速、减少血液高凝、预防DVT的目的。本研究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DVT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于安福县人民医院的152例下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6例。观察组女35例,男41例;年龄34~72岁,平均(51.55±3.12)岁;股骨骨折50例,胫骨骨折21例,腓骨骨折5例。对照组女32例,男44例;年龄31~73岁,平均(52.18±3.36)岁;股骨骨折56例,胫骨骨折17例,腓骨骨折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安福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行手术治疗;术前超声检查显示无下肢DVT;凝血功能正常;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出血性、血栓性疾病史;严重血管病变。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术前向患者普及下肢DVT知识,包括形成原因、危害性、预防方式等,并指导患者行术前体能训练,适应术后床上大小便;术中合理使用止血带,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下肢周径、颜色观察,遵医嘱指导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并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行早期功能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术后4 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使用深圳原位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8腔型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对患者进行物理预防,操作人员抬高患者下肢,然后将其放置于压力套筒中,拉链扣好后于输气管插头处连接4个Y形连接管,将双侧套筒空气注入口连接至Y形管末端,开启电源,依据患者不同情况调整压力与时间,充气顺序从脚至大腿,按照3.5~4.0 min间隙反复增减压力,20 min/次,2次/d,持续使用7 d。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凝血指标:术后7 d,检测两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of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2)比较两组干预期间下肢疼痛、肿胀及DVT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7 d TT、PT、PT、FI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2.2 两组下肢疼痛、肿胀及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干预期间下肢疼痛、肿胀及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肢疼痛、肿胀及DVT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导致静脉内血液凝结、阻塞是DVT发生的主要原因。下肢骨折患者受创伤影响产生应激反应,使体内血小板数量增多,手术操作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激活凝血相关组织、细胞因子,致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术中麻醉、血管扩张、术后卧床休息等均可减缓下肢血流速度,加之术后反复穿刺血管导致静脉内壁机械性与化学性损伤,进一步增加DVT发生风险[4-5]。

下肢骨折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遵医嘱调节压力对下肢进行大面积挤压,锻炼双下肢肌肉舒活性,加快下肢血流,可预防DVT[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凝血指标、下肢疼痛、肿胀及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DVT发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加快下肢血流速度,减少血液凝集,减轻肢体疼痛、肿胀,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能够代替人工按摩,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噪声、安全性高等优势,遵医嘱依据患者耐受程度设定治疗压力与时间,促使气囊节律、循环地从下肢远心端至近心端实施大面积、有深度地按摩与挤压,深度可达肌肉、淋巴及血管,挤压面覆盖足部至腿根部,并将挤压方向与身体血液流动方向维持一致,挤压力度达肢体内部后发挥物理性与生理性的引流效果,有助于深静脉淋巴与血液回流,加快血流速度,避免凝血因子聚集至血管内,预防DVT[7]。气囊对肢体挤压按摩能够将局部静脉血管排空,促使血液流向周围毛细血管,在减压的同时使静脉血自动快速充盈,有效提供氧供给,加快新陈代谢组织渗出液吸收,减轻炎症对局部刺激,从而消肿止痛,减少下肢DVT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还可减少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素抑制因子,提高纤维系统活性,清除形成血栓,同时对下肢骨骼肌的血管源性一氧化碳合成酶异常结构进行重整,进而预防DVT。

综上所述,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能够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血液循环,缓解血液高凝状态,降低下肢疼痛、肿胀发生风险,从而预防下肢DVT。

猜你喜欢
高凝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