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阅读教学中的词句训练

2021-05-14 13:03陶琴
锦绣·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西门豹词语课文

陶琴

阅读教学就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所进行的一系列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解能力是理解书面语言的基本保证。由此看来,阅读教学中词句的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阅读教学中词句的训练。”怎样进行阅读教学中的词句训练呢?

一、阅读教学中关键词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一篇文章,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作者的思路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必须对关键词进行理解,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认识作者是如何用词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作为关键词不光是“理解认识”,重要的是在“理解认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能力。其方法有:

1、再造想象,使抽象文字变为形象性。

要使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回到代表的事件与现象中去,必须联系生活现象,才能提高再现能力。如教学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分别用“甩、摇、摆”来描述黄牛、小鱼、燕子的形态动作。教学时联系实际生活想到:小鱼用“摇”犹如船上的橹,窄而长,活动特点较慢;老黄牛用“甩”犹如赶马车用的鞭子,细而长,速度快且灵活;燕子用“摆”犹如缸里的鱼尾巴,宽而短,活动时有节奏感。在训练中,引导学生用手势表演文中对应的“摇、甩、摆”,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感知的画面,就能准确掌握关键词,且能灵活运用。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加深词语的理解。

如古诗《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中用不同的词表达同一个意思。《示儿》这首诗中用一个“悲”字透露出诗人看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悲痛,从而洋溢着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見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何等深厚的爱国情感啊!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通过一个“喜”字来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明白,诗人一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之所以会那么欢快,这决不仅仅是诗人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是因为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这是诗人爱国热情的自然流露。

3、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内涵。

多数词语在任何语言环境中意思都差不多,而有的词语则不同,它有较强的功能,只有联系上下文来仔细揣摩,才能准确地理解它的意思,才能深刻地掌握文章的内容。如课文《再见了,亲人》中“雪中送炭”一词,教师除了让学生知道“雪中送炭”就是在风雪严寒中,有人及时送来炽热的炭火,给人以温暖的意思以外,还应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这个词语。可以设计下列问题启发学生思考:(1)“雪中送炭”这个词语人们常用来比喻什么?(当处在极其危险或困苦的情况下,有人给予及时的帮助、支持)。(2)“雪中送炭”在本文之中的意思是什么?(志愿军为了打击敌人,三天三夜没吃上饭,这是朝鲜大娘送来了打糕。这里的“炭”指的是朝鲜大娘为志愿军送来的糕)。这样训练可以使语言训练、思维训练、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并加深文中关键词的理解和运用。抓住关键词的理解和运用,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阅读教学中典型句子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无论理解语言,还是运用语言,都是以句子为单位,都离不开句子。由此可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尤其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句子训练,是提高学生自学语文能力的关键。但要深刻理解典型句子的意思,特别是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必须学会几种方法:

1、反复吟诵,从语气中体会句意。

在课文中有些典型句子,只有通过反复吟诵,从语气中体味,才能把握其中的内涵,才能使学生领会文章的情感。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通过反复品读,让学生理解到这句话中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彻底离开充满寒冷、饥饿、痛苦的现实社会。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体会到两个“幸福”的真正意思是受罪和死亡,感受到作者的悲愤心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2、结合背景,由本意到喻意。

有的句子在文中的本意不难理解,如果结合当时的背景,所表达的意思不仅仅是字面意思,作者的用意主要是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四周是黑洞洞的,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按字面意思理解为:天那么黑,当然走路容易碰到障碍物,本意是容易明白的。但只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想一想它的喻意,才能理解这句话真正的深刻含义是社会太黑暗了,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身处在水深火热的痛苦中,革命者为了革命,处处遭受残酷的迫害和打击。

3、感知课文,从作者的意图渗透句意。

课文《西门豹》中“巫婆怎么还不来,麻烦你去催催吧!”西门豹明知道,巫婆已被惩治,还得对官绅说话那么客气,让旁人莫明其妙。但我们纵观全文了解作者的意图就知道,身为一方官员的西门豹对当地巫婆、官绅的恶行将计就计、以毒攻毒,早有为民除害的巧妙方法。这就使人理解到,作者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反衬出西门豹深谋远虑、智勇双全的高大形象。教学时,引导学生感知课文,把握课文教学目的从作者意图去领会句子。这种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词句的训练贯穿到整个小学阶段。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教师只要注意阅读教学的阶段性,准确把握各年级的教学重点,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品词品句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教研天地》

[2]《东方青年·教师》 【年(卷),期】2012

猜你喜欢
西门豹词语课文
四上《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找词语
机智的西门豹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西门豹治邺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