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对失独老人智慧养老的研究

2021-05-14 14:50张莹
锦绣·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智慧养老黑龙江省互联网+

张莹

摘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目前岁数已经六十大多。若唯一的孩子由于变故而去世,夫妻双方不能或不愿再生育孩子的家庭就是“失独家庭”,失独父母在失去了被“反哺”的机会后,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下降,随着年龄增长,经济,情感等养老方面面临着突出的问题。本文将从我国失独老人问题现状和发展智慧养老条件及意义展开分析。此外,本文也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养老服务模式,并对其中问题着重分析。最终利用“互联网+”技术,针对黑龙江省失独老人的智慧养老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應对解决策略。

关键词:失独老人;互联网+;智慧养老;黑龙江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战略要求。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 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预计在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率将达到25%, 而65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率将达到14%, 未来20-40年将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我国将陷入“未富先老”的社会现象【1】。纵观全国各省人口老龄化情况,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形式尤为严峻。根据黑龙江省民政厅的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黑龙江省人口数量为3788.7万,其中老年人口数量总数已经高达748.4万,老龄人口比重已经占据全省人口的19.8%,高出全国水平1.9%。随着老龄化与日俱增的严重,黑龙江省预计在2020年老龄人口将突破790万人【2】

我国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几十年的时间内,适龄生育夫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势而生了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唯一的孩子由于生病、意外或者其他原因去世所形成的,夫妻双方不能或不愿再生育孩子的家庭就是“失独家庭”。失独父母在失去了被“反哺”的机会后,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下降,随着年龄增长,经济,情感等方面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同时这些“失独家庭”随着发展将会变成“失独老人”,目前我国约有2000万名失独老人,他们由于缺少子女赡养,将面临着严峻的养老困境。

一、我国失独老龄人口问题现状

(一)生活缺乏照顾,经济状况紧张

失独老人在失去了唯一子女的依托,并未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晚年愿景。失独老人在生活上缺少子女日常照顾,例如在粮油采买、电器维修等需要体力和行动力的生活方面上,失独老人是难以独立完成的,其生活质量就不能够被保障。除此以外,在失去劳动力的失独老人群体中,还需要区分是否有退休金,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等,生活经济水平不一,但绝大多数是生活经济困难。然而应对这样的养老困境,当地政府也有相应的政策来扶助这些生活困难的失独老人。如在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14年起女方年满49周岁的失独家庭可以领取特别扶助金,独生子女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城镇每人每月270元、农村每人每月150元;独生子女死亡标准为城镇每人每月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50元【3】。尽管政府有相应的补助措施,但是在物价上扬,尤其是在老年人容易患病的情况之下,还是难以解决困难现状。

(二)情感缺少依托,负面心理较重

缺少子女亲情陪伴的失独老人,在晚年难以享受膝下承欢的天伦之类。且由于情感上缺少依托,部分老人在逐渐脱离社会生活后,会出现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缺少子女陪伴是其中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是失独家庭所承受的社会、邻里朋友的不良言论,都在冲击着失去孩子后痛苦的内心。在痛苦的情绪里,失独家庭与社会交流越来越少,脱离社会越来越远,长久之后就会形成与社会群体割裂,无法融入社会生活的状况。

二、发展失独老人智慧养老条件及重要意义

国内外在智慧养老的实践层面做了大量布局和尝试,我国各地区在智慧养老方面水平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养老工作的侧重点也有较大差别,尤其是在失独老人这更小类的群体上。

(一)互联网技术支持相关产业开发

在智慧养老的1.0时代,利用通信技术来匹配需求与服务资源,使得养老服务更易得。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智慧养老逐渐进入了2.0时代,即依托大数据平台将养老服务更便捷化,更普惠。在“互联网+”的赋能下,养老产业整合了更多资源,优化了供给侧结构,服务提供者与服务需求者可以更便捷、更高效的进行对接。从传统养老到智慧养老1.0和2.0阶段【4】,养老产业虽然在服务与需求的匹配上愈发容易,但对于老年人的照料依然停留在间断性被动照料阶段,即在老年人和家属主动提出服务需求后才进行服务供给。

依托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给养老产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正在驱动智慧养老迈向更高阶段。智慧养老3.0是在大数据驱动下,依托“端-网-云”的架构,对以往养老结构产生更加深刻的变革。

(二)老人对互联网技术接受度提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有关娱乐、社交、养老的APP应用软件与养老服务平台相继出现,增大了老年人对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使用频率,也极大提高了老人对互联网技术的接受度。尽管有此条件基础,但大部分老年人并未形成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习惯。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场上占有份额较大的利用互联网和传感器等技术开发的应用智能化养老产品,多属于“小屏幕、高性能”产品,老龄人口对于数字技术的接受程度远没有年轻人快,同时对于视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存在一定的不便性。

(三)对解决群体养老问题的借鉴意义

解决失独老人养老问题实质上也是在解决中国老龄化日益加剧背后的多数老人养老现状,在构建完善而齐全的养老结构和社会关系后,老人所面临的养老困境也极大得到了改善。例如社区养老、医养结合、“互联网+养老”等模式的日益成熟,多种多样的老年活动以及丰富的群体交流,都在解决群体养老目前在精神痛苦、情感空白、城乡二元发展体制上的弊端以及不平衡资源之间的难关,在失独老人群体解决这些难题后,群体养老借鉴相应的经验真正实现平等、普惠的覆盖社会养老群体,完善养老服务社会保障体系。

(四)对完善公共服务管理的助推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作为这一矛盾的典型表现之一的公共服务供给,构成了中国普通民众最直接相关和最关切的现实问题。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成为改善民生福祉、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和必然要求,因此,针对于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目前我国的养老困境,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管理的养老问题,在克服城乡区域和城市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极大实现普惠覆蓋,为我国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助力。

三、黑龙江省养老服务模式问题分析

(一)资源配备不完善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黑龙江省,由于大量人口南迁,劳动力流失,老龄化趋势持续走高。据资料显示,在2005年,黑龙江省正式迈入老龄社会,在2005年黑龙江省老龄化比全国老龄化社会迟了五年。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黑龙江省老龄化速度发展迅猛,2014年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还低于全国水平,2015年已经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2016年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5】。同时,黑龙江省还面临着严峻的人才流失的现状,大量的人口流失导致政府支出老人养老金费用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压力。目前黑龙江省的养老服务体系仍是,养老机构和政府以及社区和家庭内的亲属提供照顾老人的服务责任,而老人还是需求的主体,如此关系导致养老资源严重失衡,矛盾冲突依然尖锐。

1.机构单一

黑龙江省目前养老机构以敬老院和社区养老院,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结合还不够充分,养老机构中供养型占绝大多数,医养结合的功能尚未充分体现,为居家养老提供医疗服务保障不足。这些机构多数是个人营利机构,由老人或家属缴纳月费后拎包入住,服务模式较为单一。

2.人才流失

近些年来,黑龙江省年轻人口流失严重,多数年轻人渴望到超一线城市打拼,由此带来一股人才流失的浪潮。年轻人口的流失,带来在各行各业上人手不足的现状,想要解决养老问题自然离不开护工、护士等服务行业,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在这些行业里学习技能,分配到各个养老机构自然要人手紧缺,专业性人才的流失也带来了养好服务水平的下降。

3.医疗稀缺

因为地处祖国东北部,具有较为特殊的地理因素和气候条件,加上地域性的饮食习惯,重盐重油,黑龙江省老人患慢性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比其他地区高很多。对于这个健康问题和具体省情相结合,本省内并没有大范围做到医养结合的行业大规模现状,黑龙江冬季天冷地滑,对于老年人出行多有不便,多次在新闻中报道出老人因天冷路滑摔倒后救治不及时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而在一些县城、乡镇仍存在养老和医疗分离的模式,这种情况导致老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面临困境,对比一线城市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这种医疗缺陷逐渐明显。

(二)政府财政压力大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规模大、速度快、不平衡和“未富先老”,老龄化加剧的后果就是由原来的七个年轻人赡养一个老年人的情况改变成两个年轻人养一个老年人,由此可见经济上压力的不断加剧对养老也是一种冲击。在《社会契约论》中“社会契约”的概念被认为是许多国家退休制度的核心。一份“社会契约”由三大支柱组成:政府、雇主以及个人。上世纪这个概念刚被创造出时,政府和雇主承担大部分退休相关的福利支出,个人储蓄承担的部分要小很多。然而,今天,由于人均寿命大幅提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政府-雇主-个人”的模式开始有了变化。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国家财政压力陡然增加,政府承担的退休金支出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日趋减少的劳动力要养活越来越庞大的退休群体。

(三)服务模式缺乏专一性针对性

居家养老模式主要是以老人在家养老为主,然而现实情况中,家庭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失衡,家庭内部代际数减少,加重了养老看护难度。除此以外,由于老年人养老需求日趋多元化,老人养老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黑龙江省传统的养老模式和机构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多数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内容不全面,主要停留在日常生活层次,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及精神生活包括文化娱乐、疾病预防、保健护理和功能康复等服务内容不够完善,结构内容单一片面,流于形式,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四、“互联网+”技术下黑龙江失独老人智慧养老模式的探索

(一)建设“端-网-云”联动,完善资源基础

基于万物互联的概念,融合各平台大数据,利用“算法推荐”将养老平台上不同需求的用户进行细化分类,并对一些特殊群体的老人提供更精准服务,如精准定位到“失独老人”,时时关注这些老人,并对这些用户提供实时网络监测,反馈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如利用“端-网-云”三层结构,在终端产品智能手环上测得的老人心率、血氧等数据,反馈到网络上,当老年人发生意外时,做出迅速反应,及时上传到“云”,和当地的急救“云数据”相连。向老年人为周边的一切可用资源发出紧急求助,如志愿者和附近的医院、警察等,这可大大降低老人发生不幸的概率。

此外,积极引导市场开发养老市场,形成旅居养老、医养结合、“互联网 +”等多种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例如哈尔滨福寿阁“智慧养老社区”、大庆“幸福为老服务大联盟”、中医大二院“爱心养护康复中心”等一大批优质养老服务产业项目。另外,依托黑龙江地域特点,打造龙江文化游、中医康复疗养等一系列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旅居养老路线,利用电商推广、参加全国展会等形式线上线下推广,吸引了国内外老年朋友到黑龙江旅居养老,体验黑土文化和享受自然资源。

(二)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扶持产业发展

近几年,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近些年来,黑龙江经济发展逐渐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一年一度的哈洽会将黑龙江本地产品逐渐销往国外,经济发展是基础,带动着上层建筑。黑龙江省政府可以作为企业和政策联系的纽带,引导企业担负社会责任,例如通过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建设类似于青年社区的老年养老社区,或与各公立、私营医院建立“医养结合”的合作关系,或与养老机构合作开发智慧养老平台,政府在中间起着政策扶持的角色,扶持产业发展。政府在引导企业参与过程中,不断细化服务体系,完善对接关系,不断推动构建医养、康养、社区、机构多方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政府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出发,建设公办养老机构,利用多种途径与企业和需求方进行畅快沟通,了解民意才能更好为民服务。为百姓制定符合个人需求的服务,尤其是针对于失独老人更要如此,面对失独老人的特殊性,发展有温度有针对性的嵌入式养老模式更为合适,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应逐渐走出自己的新路子。

(三)发展特色“老年工作”,开发岗位资源

智慧养老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英国目前拓展养老医疗手段的智慧养老模式,而美国目前采取智慧养老产品市场化供应模式,德国是面向智慧养老模式的智能技术平台建设模式。但是,日本和我国同属于东亚国家,在文化传统上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日本的人口老龄化排着世界前列,较长时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日本在社会养老方面却有着先进的理念,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因此,日本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日本采用制度建设与科技支撑并重的智慧养老模式。日本50岁以上的老人,掌握了七成以上的国民存款额,日本政府规定60岁可以退休,6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但在日本的社会上仍有很多职位是提供给老年人的,很多老年人也在践行着“退而不休”,他们坚守在超市收银员、出租车司机、便利店服务员、机场引导员等各种工作中。随着“十三五”的收官,“十四五”的开局,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两会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现在人口平均年龄增长一岁,要逐步延迟退休年龄,这也意味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黑龙江省与日本相距较近,可以学习日本的养老产业经验,积极培育市场、扶持社会化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开发老年仍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符合老年人群体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五、结语

尽管目前黑龙江省在养老服务建设上仍存在结构性问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指出很多问题,如城乡之间不平衡、地区之间差距很大、城市内部养老服务水平很不平衡、养老产业结构的构成上很不平衡、服务项目上的结构性缺陷等问题突出,不可忽视。但黑龙江省在目前的养老模式建设过程中正在逐渐改善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中高收入群体所享受到的服务远高于低收入群体,且这些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多为一般性服务,以缺少针对性和个性化服务的问题,增加失独老人、失能老人的服务,发展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更具人文关怀和亲情互动的养老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對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9 (23):29.

[2]李腊梅,赵媛,陆涵.“失独家庭”养老困境及对策探析[J].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3).

[3]熊亮.失独家庭差异化需求与“四位一体”精准扶助[J].甘肃社会科学,2019(5):187-193.

[4]屈芳,郭骅.“物联网+大数据”视阈下的智慧养老模式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7,7(04).

[5]任红霞,李红艳.中国失独者养老困境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7):1778-1781.

注:2020年黑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202010212048.

猜你喜欢
智慧养老黑龙江省互联网+
乌镇“智慧养老”引习近平关注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