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积极探索实施饲料生产企业分级管理

2021-05-15 03:58潘五岳安徽省阜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中国畜牧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许可证饲料监管

文│潘五岳(安徽省阜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饲料作为畜禽产品生产中的基础性生产资料,一头连着群众“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钱袋子”,其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提升畜牧业竞争力、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发挥着基础性枢纽作用,饲料的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农民收入,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未来。

在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巨大的市场需求等多种红利叠加释放下,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饲料生产企业和饲料产品数量增长迅速,随之而来的监管力量和监管任务不匹配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行政监管效率,提升有效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阜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织有关人员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现场走访、会议座谈、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赴市内30余家饲料生产企业深入开展调研,探索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强、效果显著的饲料生产企业分级管理制度。

一、阜阳市饲料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阜阳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守底线、保安全,精管理、稳供应”工作思路,紧牵主体责任牛鼻子,持续在夯实主体责任、强化风险监测、加强宣传引导、提升行业自律上发力,积极推进全市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全市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拥有37家饲料生产企业,企业数量位居安徽省前列;全年饲料总产量62.85万吨,其中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产量连续3年位居全省首位、第二位;产品质量稳定,全市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5%以上,多年来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产品品种多样,含生猪、反刍、家禽、水产、家兔、宠物猫狗等多种饲料产品。

二、分级管理操作办法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实施饲料生产企业分级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监管力量和监管任务不匹配等问题。预设按照五个步骤实施饲料生产企业分级管理。第一步确定分级管理对象并收集信息,第二步初定等级,第三步公示,第四步确定管理模式,第五步动态管理。

1.确定分级管理对象,收集信息。区域内依法取得有效期内饲料生产许可证或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并经过工商登记的所有饲料生产企业均纳入饲料生产企业分级管理对象。收集的信息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含企业名称和地址、法人或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生产范围、生产许可证号等),近3年来,部、省、市、县四级饲料监管部门进行的产品监督抽检结果、群众举报或移交线索核查、安全生产等情况。

2.初定企业等级。结合收集的信息,组织人员按照统一评定标准量化现场给企业评分,经企业代表、评定人员确认后初步确定A、B、C三个等级。对于新建且获得饲料生产许可证或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饲料生产企业,在证书获得之日起一年度内不给予等级评定,自获得饲料生产许可证后第二年度确定等级。

3.公示。在县级以上饲料主管部门网站公示企业初步评定的等级及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确定企业等级。

4.管理模式。

(1)优化日常监管频次。评定等级为A的,现场检查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评定等级为B的,现场检查间隔时间不少于2个月;评定等级为C的,现场检查间隔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中,对新获得饲料生产许可证或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饲料生产企业,第一年度按照B类等级给予监管;对“僵尸”企业,按程序给予注销饲料生产许可证或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

(2)产品风险检测、抽样检测。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优先对评定为C级的企业开展抽样检测,并逐步向B级、A级扩展。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纳入重点监管,形成清单式管理。同时,优先抽检上一年度不合格饲料产品生产企业。

(3)服务。加强对发展意愿强烈、自身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服务。对评定等级为A的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实施政策项目、评优推先,优先向外推介生产的产品。

5.动态管理,定期更新监管对象等级。经企业向所属县级饲料主管部门申请,县级饲料主管部门综合考量上一年度(或12个月)饲料生产企业生产管理状况检查评定、抽检或送检的产品检测、群众举报或移交线索查处、安全生产等情况,确定下一年度(或12个月)等级,并通告企业。下一年度内(或12个月内),企业发生质量安全(市级以上通报或经举报查实)问题或安全生产事故,则立即调整其等级,并通告企业。

饲料生产企业存在重大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者连续2次以上产品监督抽检结果不合格的,以及不按照县级以上饲料主管部门要求整改的,将实施重点监管,两个年度内不予调整等级。期间,对拒不整改或整改力度不大,整改敷衍的,将进行约谈,直至报请吊证。

三、分级管理实施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把握好分级管理重要意义这个根本。实施饲料分级管理的目的在于释放有限的监管资源,实施精准管理、指导和服务,实现监管效率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升,其意义归纳起来就是“两保护、三提升”,即积极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消费权益,引导安全消费;增强企业自律,提升行业自我要求能力;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升监管效率;规范从业者行为,提升监管队伍综合素质。

2.界定好政府和市场责任这个核心。实施饲料企业分级管理,要坚持放管并重,多元投入、协同监管,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要建立起政策扶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市场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要营造规范良好发展环境,促进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力和市场效率,实现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市场主体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新研发新产品、提升加工水平、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等为出发点,同政府形成合力,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3.抓好分级这个基础。饲料分级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基础是分级,关键是信息收集分析,重点是管控措施落实。只有夯实真分级、分真级这个基础,才能积极推进饲料分级管理落地见效。建议按辖区内饲料生产企业总量不高于30%的比例定为A级企业,不低于10%的比例定为C级企业,其他为B级企业。这样划分是为了树立少数行业内高质量发展典型,规范大多数生产行为,重点管控极少数不愿规范、不想规范、不能规范企业,并及时给予淘汰,切实激发行业内竞争活力。

4.夯实人员队伍建设这个保障。管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一群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严谨、业务水平扎实、组织纪律观念坚强的管理人员,是高效、快速提升管理能力的保障。饲料企业分级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实施过程中,要统筹规范监管、文明监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从提高领导班子建设水平、加强队容风纪管理、提高队伍执法水平入手、加强廉政建设入手,加强装备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建立队伍管理考评长效机制,提升基层监管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5.构建好信息化建设这个平台。信息化平台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能够具体体现管理成果,也是接受社会监督的有效途径。搭建“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打破部门间、行业内壁垒,及时录入饲料生产企业相关信息以及分级情况,促进信息互通互联,实现部门和社会协管共治、行业间共同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许可证饲料监管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爆笑三国之打架许可证
粤海饲料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全国首批排污许可证落地
银川市放疗许可证发放现状分析
监管和扶持并行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