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1-05-17 10:36黄若山姜承奇黄剑春冯家俊童兴和候波
智慧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气胸皮质醇胸腔镜

黄若山,姜承奇,黄剑春,冯家俊,童兴和,候波

(云南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胸外科,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纵膈肿瘤属于临床胸外科中高发性疾病,患有该病症后患者将在临床上表现出四肢乏力、胸痛胸闷以及干咳等不良症状,情况严重者,甚至会表现出呼吸苦难、上肢肿胀以及吞咽障碍等不良现象,致使患病后将严重性影响患者的身心安全[1]。手术为治疗该病症的常见方式,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症的常见术型包括有开胸手术以及电视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手术,本文对纵膈肿瘤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手术后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观察对象:在本院收治的24 例纵隔肿瘤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2 例。基本资料:对照组中男8 例,女4 例;平均年龄(44.7±9.4)岁;平均肿瘤大小(4.3±1.0)cm2;肿瘤位置:前纵膈肿瘤有8 例、中纵膈肿瘤有2 例、后纵膈肿瘤有2 例。研究组中男7 例,女5 例;平均年龄(44.8±10.2)岁;平均肿瘤大小(4.5±0.9)cm2;肿瘤位置:前纵膈肿瘤有9 例、中纵膈肿瘤有2 例、后纵膈肿瘤有1 例,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①纳入标准:均为体检中发现存在纵膈肿瘤,并未发现其他疾病的患者;纵膈肿瘤直径低于6.0cm,肿物与周遭组织关系清晰且包膜完整的患者;经肺功能检查后未发现异常患者。②排除标准:手术禁忌症及麻醉禁忌症患者;术前存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严重性脏器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开胸手术史患者[2]。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前正中开胸或侧开胸开胸手术治疗:即先协助于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体位姿势,而后对其行双腔器官插管全麻麻醉,结合其实际肿瘤位置行手术切口,对于前纵膈肿瘤患者来说,可选择前正中纵劈胸骨切口;对于中、后纵膈患者来说,可先切除其整块肿瘤组织,针对于胸腺瘤切除前纵膈及胸腺脂肪,最后冲洗创面,留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

研究组接受电视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前使用胸部CT 增强扫描对患者的准确肿瘤位置进行明确,并评估肿瘤组织与周遭器官组织之间的紧密关系。协助于患者采取侧卧位体位姿势,将其患侧抬高至45°左右,实施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将人工气胸的胸内压控制在10mmHg 左右,以塌陷患者患侧肺部。对前、中纵膈肿瘤患者在腋前线位置处第5 或6 肋间做观察管,切口长度约为1.5cm,放置10mm Torca,将人工气胸与放置后电视胸腔镜进行连接,而后对肿瘤大小及与周遭组织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在患者腋中线第三肋间处做辅助操作孔,切口长度大约为5mm,放置10mm Torca,于患者锁骨中线第5 肋间处行长度大约为15mm 切口,放置12mm Torca 作主操作孔。借助于超声刀将纵膈胸膜切开,而后将整块肿瘤组织及周遭组织进行切除,针对于良性肿瘤而言,只要将肿瘤肿块及周遭软组织切除即可,针对于胸腺瘤行前纵膈及胸腺脂肪清除手术。协助于后纵膈患者采取半俯卧体位姿势,在其腋中线第7 肋间作观察镜,在腋中线第7 或8 肋间作辅助操作孔,在腋中线第7 肋间作主操作孔,连接气胸,使用超声刀将整块肿瘤及周遭组织进行切除,彻底止血后冲洗创面,最后留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及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指标,其中VAS 评分为视觉模拟评分法,无痛、轻微疼痛、可忍受严重疼痛及不可忍受疼痛分别对应分值为0 分、1~3 分、4~6 分及7~10 分[4]。

1.4 统计学分析

P值用SPSS 22.0 软件计算,计数及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及计算方式为:前者用%表示,用χ2计算;后者用()表示,用t计算,统计学差异评判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并发症发生情况中:研究组中有1 例为肺部感染,对照组中2 例为肺部感染、2 例为肺不张、1 例为出血。)

2.2 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比较

手术前所有患者的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指标差异性不大,P >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3 讨论

纵膈具体是指一个范围,由众多重要器官及组织构成,该部位中的器官容易发生肿瘤疾病,由于该部位器官种类的复杂,导致对患者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中部分恶性肿瘤会对患者身体正常机能及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纵膈肿瘤具有位置多变、种类多样及存在侵袭等特点,致使手术治疗风险及难度较大。

表1 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表1 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表2 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比较(,ng/mL)

表2 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比较(,ng/mL)

以往临床上常实施的传统开胸手术虽然具有手术视野充分、手术操作简单以及手术操作空间较大的优势,但是此手术类型创伤性较大,由于手术当中患者胸腔需要长时间接触空气,导致各类并发症出现的机率升高,且受该手术切口大、流血多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静养,因此此手术医源性损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效果不理想,目前临床上通常将该手术适用于肿瘤情况较为严重,且患者身体状态相对较好的患者。

本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手术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生发生率及促进术后恢复。电视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手术对于不同位置的纵膈肿瘤患者均行侧胸切口,该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以及术中失血量少的优势,同时可尽可能的减少对患者胸壁的破坏,有利于减轻手术治疗对患者心肺功能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5]。该手术实施过程中可借助于电视胸腔镜来直观的为手术操作者展示患者纵膈肿瘤位置、大小、周遭情况、形态,以此来为手术治疗提供真实、清晰的图像,提高操作精准性。对于孤立且无明显外侵的纵隔肿瘤患者来说,医师通常会为其首选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手术纵膈空间狭窄以及肿瘤物与周遭组织关系十分紧密的患者来说,在实施电视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手术过程中可借助于高清摄像技术及特殊的胸腔镜手术器械,在小切口下高难度的完成复杂类手术,且在实施胸腺瘤过程中,可对患者胸腺与心包等脂肪进行整块切除,所以说,实施电视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手术可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同等效果,且前者创伤性更低,更适合于体质较弱以及高龄等患者。研究显示[6],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指标与纵膈肿瘤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康复时间分别呈正相关及负相关,本次研究组手术后患者的这两者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电视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手术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其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电视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缓解其术后疼痛感,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改善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猜你喜欢
气胸皮质醇胸腔镜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拿起手机扫一扫,就知道你压力大不大
气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夏季忧郁”源于压力激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