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在老年眼底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5-17 10:36付先花林英
智慧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眼底病前置数码

付先花,林英

(清远爱尔眼科医院 眼科,广东 清远 528400)

0 引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眼底病患病在逐年递增。在西方比较发达的国家,眼底病尤其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患者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眼底病大多发生在老年人当中,早期并没有显著的症状,特别是糖网发病隐藏,早期很难让患者引发重视,当自觉的视物不清已影响工作及生活时,眼疾病可能进入到了晚期,此时视力损伤已经无法得到恢复[1]。此外,早期准确的诊断是减少其失明的关键,并且国际上对老年患者眼底病的诊断必要性已经达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就需要一种不仅检查方法比较便捷,而且对判定眼底病的准确性较高的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最大可能的提升眼底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提出了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诊断技术,其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性分析本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月进行体检或视力检查的200 例可疑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男60 例,女40 例,年龄50~90 岁,平均(70.28±2.61)岁;病程1~10 年,平均(5.22±1.12)年。观察组男50 例,女50 例;年龄49~89 岁,平均(70.15±2.36)岁;病程1~9 年,平均(5.14±1.11)年。两组患者之间的基本数据毫无差异性,但可比。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眼科疾病,无明显白内障或白内障已手术治疗,自然光照状态下,瞳孔大小在3mm 以上;②患者无言语功能和运动行为障碍;③患者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④本着患者知情、同意和自愿参与的原则开展研究,随机分组由我院医学伦理部门批准[2]。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待患者进入一个半暗室内,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免散瞳眼底照相机为TOPCON公司生产的TRC-NW200 型号,以30 度为成像角,可拍摄瞳孔直接大于3.5 毫米,屈光补偿在-33D,内固定视标。临床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要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图像实时完成记录并且保存在系统当中,即刻看到检查结果。

对照组:在裂隙灯下于眼前置一90D 的前置镜,间接进行眼底检查,仔细观察小范围眼底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检查效果、和检查时间[3]。

1.4 统计学处理

所以的数据均采用临床的SPSS 18.0 软件统计,数据中体现的计数指标为百分率,检验的方式以卡方为标准;计量指标则是用平均标准差进行显示,检验形式为t。若数据比较P <0.05,则代表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诊断技术的检查时间

观察组的检查时间为(2.05±0.54)分钟;对照组检查时间为(4.18±2.15)分钟。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

2.2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检查效果

观察组检查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效果对比[n(%)]

3 讨论

在影响视力的眼病中,眼底疾病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病因也比较复杂,对患眼的视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现阶段,有大量的研究显示,眼底病发病率逐渐的提升,其临床治疗的情况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并且大多数眼底病对视力的损害为不可逆性,而早发现早治疗对挽救患者的视力及减轻患者的经济付担起到很大的帮助。在现代的医疗卫生水准不断上升的时代,人们生活质量逐渐增加的发展历程中国,地区之间的人口差异也形成了较大的变化[4]。在我国,人口比较多,并且地区差异较大等,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或是少数名族出现医疗匮乏的原因,目前这些地区对眼底病的诊治,还需要重视其普查工作[5]。眼底病患者早期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是减少其失明的关键,现如今眼底病已逐渐成为了白内障之后又一重要疾病之一,因此,针对眼底病的预防和治疗也被临床医生格外重视。简单的眼底疾病的普查主要表现在眼底出血、黄斑病变、神经萎缩、视网膜脱落等现象,当出现以上病变时,都会影响视网膜的功能,从而导致视力下降[6]。视网膜主要包括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间的紧密连接在视网膜功能中有着很大的作用。经过临床的资料调查得知,上皮细胞当中的色素结构不均匀,基底膜皱折呈现不规则圆形,接受光感细胞外段出现粒体变形,都是会出现红细胞缺氧的现象,从而将人体的血红素和血液黏度增加,也会引发血管种的血流形成阻力,之后会形成红细胞聚集和血管不断扩张,最后产生血栓,对患者的视力会出现严重的影响[7]。

现如今对于眼底病检查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对于很多基层医院来说,检查设备严重缺乏,本研究主要研究90D 前置镜和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两种检查形式的对比,该两种检查方式均有各自的优点,而对于何种方式更加具备优势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90D 前置镜是检查眼底病的主要方式,具备价格美丽、携带方便、图像立体感强等优势,医生可以通过瞳孔大小及患者眼位配合来观察患者的眼底的情况,从而可以反馈出真实的数据,不过其检查的图像为倒像,且需要患者的配合才能进行,其检查有限,而且相对检查时间比较长些,针对医师水平、暗室光线等均有直接的效果,小瞳孔视野范围也是很小的,有很高的的误诊情况,具备主观意识和重复性低等特点,并不能够保存图片用来对比。

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是近些年来已经在很多医院进行广泛的应用,该诊断形式操作比较便捷,检查时间很短,具备无创、无须散瞳等特点,针对患者身体条件没有较高的需要,并且图像很是客观,存在较低的误诊性,同时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保存图片资料用于后期的对比观察,也可以方便患者后期治疗后的对照以及随访等。不过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也是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是表现在相机技术有局限性,对焦情况和像素高低等都会对该图像造成一定的影响[8-9]。

本文研究以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了90D 前置镜诊断和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两种模式,其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准确率和误诊率基本相同,没有特别的差异性。出现漏诊的情况大多都是因为图像清晰度的影响,而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误诊也会因为受到视野范围所影响。相比于90D 前置镜,其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可以明确患者眼底血管的变化、动脉反光以及视网膜水肿等情况。此外,两者在视网膜动脉硬化诊断上没有出现漏诊。青光眼主要的表现是视乳头凹陷持续扩大,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可以将视盘形态盘缘血管形态快速显现,能够清楚的观察杯盘的比例,而90D 前置镜由于受到患者配合度的影响,有时无法仔细看清,也就很容易造成漏诊。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有效得知,对照组的检查时间要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性明显;观察组检查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 <0.05。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诊断对老年眼底病患者有很高的准确率,其操作较为简单,检查时间较短。

猜你喜欢
眼底病前置数码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精准的声音还原 Yamaha CX-A5200前置放大器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自媒体,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好帮手”
眼底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
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疗效
数码暗房
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Leica M9全画幅数码旁轴相机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