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1 基因转染至BMSCs 后对高氧诱导的新生鼠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协同保护作用

2021-05-17 05:49陈迁任建兵黎红平王柱任竹潇甘嘉敏向建文聂川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氧轴索髓鞘

陈迁 任建兵 黎红平 王柱 任竹潇 甘嘉敏 向建文 聂川

BMSCs 是骨髓中一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关键组分,其在体外环境中的增殖能力很强,而免疫应答的性能较弱,可以保持原代细胞的遗传稳定,尤其是在组织受损的情况下,采用BMSCs 治疗可以修复受损的组织,同时在受损的组织旁分泌血管生成因子、营养因子,以改善血管生成的微环境,促进血管新生[1-3]。Ang-1 以存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为主,在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受体的诱导下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和组织修复等[4,5]。其在缺血和缺氧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是促血管生成素的一种类型,可以促进血管成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趋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等[6]。本研究通过高氧诱导视神经损伤小鼠,给小鼠注射Ang-1 基因转染至BMSCs,观察Ang-1 基因转染至BMSCs 后对高氧诱导的新生鼠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协同保护作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30 只出生后3 d 的健康小鼠,母鼠同笼,均购自常州卡文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幼鼠体重5~20 g,置于安静、室温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饲养。造模期间可自由摄食和饮水。将30 只小鼠随机分为高氧盐水组、空白对照组、Ang-1 基因转染至BMSCs 后注射高氧盐水组(Ang-1+BMSCs 高氧组),每组10 只。

1.2 方法 高氧盐水组和Ang-1+BMSCs 高氧组小鼠在高浓度氧环境下共饲养5 d,严密关注是否有死亡的小鼠。待鼠龄12 d 将上述两组小鼠移至空气中,与空白对照组一同饲养直至鼠龄17 d,观察三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活动能力、体重。其中Ang-1+BMSCs 高氧组在鼠龄第6 天、第10 天、第14 天分别于显微镜下向玻璃体内注射转染Ang-1 基因的BMSCs 细胞(0.1 ml/只),内含细胞数平均为 1×106/0.1 ml,空白对照组和高氧盐水组在鼠龄第6 天、第10 天、第14 天分别注射同等剂量的9%氯化钠溶液。

从液氮储罐中取出BMSCs 菌株,将其置于37.0℃的温水中。缓慢摇晃装有BMSC 的橡胶手套,直到BMSC 逐渐融化为液体。然后将装有BMSC 的冷冻管放在测试台上,通风,将BMSCs 悬浮液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细胞培养基,缓慢吸移使其完全混合,1000 r/min,离心5 min;用移液管弃去上清液,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用移液管吸移,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复苏后,将复苏的细胞接种到培养瓶中,观察1 d 后细胞融合程度,更换细胞培养基,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细胞贴壁超过80%时,进行亚培养;去除旧培养基,添加PBS 缓冲液冲洗培养瓶,弃去PBS 缓冲液,冲洗3 次,用胰蛋白酶消化,摇动培养瓶,让胰酶充分接触细胞,将其置于37.0℃的培养箱中,并进行培养,当其处于絮凝状态,细胞会缩回,则培养完成。该过程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在显微镜下观察贴壁细胞的缩回状态。细胞和细胞之间的空间变大,并且细胞呈球状,当少量细胞脱离壁时,应立即终止消化。用移液器轻轻吹动瓶壁,使细胞与瓶壁分离,形成单细胞悬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瓶壁,细胞几乎完全脱落后,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1000 r/min,离心5 min,除去上清液,加入适量的培养基,用玻璃移液管吹动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细胞数量。以1∶2 的速率亚培养细胞数,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并根据细胞的粘附性每天更换一次培养基;每天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亚培养的情况。

观察每组小鼠的发育情况,在18 d 时从每组小鼠中获取视神经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固蓝染色(FASTBLUE,LFB)、免疫荧光检测、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小鼠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直径、轴索直径及髓鞘厚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三组比较采用方差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空白对照组、Ang-1+BMSCs 高氧组轴索直径显著长于高氧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轴索直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Ang-1+BMSCs 高氧组有髓神经纤维直径长于高氧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有髓神经纤维直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盐水组、Ang-1+BMSCs 高氧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低于空白对照组,Ang-1+BMSCs 高氧组神经纤维数量明显高于高氧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Ang-1+BMSCs 高氧组髓鞘厚度大于高氧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髓鞘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小鼠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直径、轴索直径及髓鞘厚度比较()

表1 三组小鼠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直径、轴索直径及髓鞘厚度比较()

注:三组比较,P<0.05

3 讨论

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的视神经,高氧盐水组视神经纤维的髓鞘清晰可见,轴索与髓鞘之间有缝隙,可见髓鞘板层状分离,轴索水肿,线粒体肿胀,轴索中的微丝溶解,微管丢失,并形成液泡。有髓神经纤维的直径和数量减小,而无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增多。空白对照组,高氧盐水组和Ang-1+BMSCs 高氧组分别进行形态学定量分析,空白对照组和Ang-1+BMSCs 高氧组的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和轴索直径长于高氧盐水组,Ang-1+BMSCs 高氧组、空白对照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明显大于高氧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Ang-1 基因转染BMSCs 可帮助恢复高氧诱导所致视神经损伤的超微结构。本研究将Ang-1基因转染至 BMSCs 中,观察Ang-1 基因和BMSCs 对高氧诱导所致视神经损伤的协同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ng-1 基因转染BMSCs 可能对高氧诱导新生小鼠的视神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表明干细胞治疗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视神经损伤治疗方式。

高氧诱导的新生小鼠视神经损伤会自发性退缩,因此不可能进行长期研究,并且,Ang-1 能否保持长效,各研究者存在意见分歧,此外,Ang-1 的用药方法、用药剂量以及使用后是否会对角膜、晶状体等产生毒副反应仍不确定,需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证实[6]。本研究选取的BMSCs 免疫应答性能较弱,其分化能力相比胚胎干细胞较弱,同时我国对于干细胞研究缺少相应的法律制度,导致当前关于干细胞的研究监管力度不大,科学性和合理性较低,仅停留于动物阶段。当前我国出现的研究大多是关于BMSCs 对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很多研究仍在持续进行,并且部分实验已经完成,大部分研究是关于视网膜神经节和轴突生长方面的研究[7]。另外,以后的研究可能需对视觉功能进行分析以探讨干细胞的作用机制,对于制定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任务,并且需在显微领域以及免疫领域都获得进步。

综上所述,高氧诱导新生鼠视神经损伤后将Ang-1 基因转染到BMSCs 中可以明显改善受损视神经的超微结构。但是,视神经损伤的长期作用及其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高氧轴索髓鞘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重症医学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高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预警模型
浅谈高氧气调保鲜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TMEM63A在髓鞘形成障碍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高氧血症的危害及精准氧气治疗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32 例的临床分析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维甲酸对高氧环境下原代培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
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