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17 03:02贺鹏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贺鹏霞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将其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以及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6-0010

近年来,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舞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缺乏既定动力,而且不同学生由于知识背景、学习能力的差异,表现参差不齐,如若放而任之,将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历史知识,自由谈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整体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这一概念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兴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是当前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具备创意及实效性的教学理论策略。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各学科的合作学习非常重视。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期间,教师有必要把学生群体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基本原则,分为多个4至6人小组,小组内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种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人类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团体中,比如家庭、班级、企业以及其他相关合法组织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有效培养,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发挥个人优势与特长,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2.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优良品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期间,每个人均具备发言的机会,这个规则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认真思考他人的想法,尝试着去了解并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发现他人优点,在遇到问题时,虚心请教,这有利于学生的进步。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构建的团体中,学生可以更加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多发言、多锻炼,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与发言能力的锻炼。而且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这有利于学生开放自身思维世界,广泛接受不同意见,并且在他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迸发全新思维,从而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问题式合作学习

对于“问题式合作学习”来说,指的是教师基于教学活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在好奇心的驅动条件下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基于实际实施期间,主要有师问生答、生问生答、知识竞赛、抢答等若干种方式。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隋朝的疆域图,让学生浏览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在隋朝之前统一中国的朝代有哪些?隋朝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是什么?隋朝统一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总结提炼得到答案,教师点名回答。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识图能力、时空观念素养得到锻炼,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基于问题式合作学习期间,教师需对问题进行筛选,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站在今人角度上,去探索历史故事。例如学习到《东汉的兴亡》一课时,教师可以随意提问:“光武帝初继位,便遭遇了没人、没钱、没安宁的困境,这时候,汉光武帝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是汉光武帝的臣子,会献出怎样的治理策略呢?”学生开始讨论起来,结合课文中讲述的史实,根据自身认知大胆发言,并且在探讨的过程中,从课文中了解了光武帝的治国措施,了解了“光武中兴”的故事。

2.表演式合作学习

对于“表演式合作学习”来说,指的是指导学生进行历史人物角色扮演,重现经典历史场景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可作为课堂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比如,在学习《秦统一中国》一文过程中,教师可将秦朝的巩固措施作为基础,设计历史情景剧《朝会》,指导学生以小组作为单位,合理分配角色,重现场景,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并且站在不同角色角度上去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3.讨论式合作学习

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路径,基于教学期间,教师需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将自身的见解表达出来,树立积极讨论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思考、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历史文化与知识。比如,在学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然后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学生经过讨论之后,认为“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交流沟通,开辟了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有效交流。”还有学生能够结合当前中国的发展战略,讲述了丝绸之路开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虽然言语稚嫩,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已是难能可贵,这对于学生今后历史时空观念的构建、历史理解能力的提升均有着积极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既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学生传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消化吸收,只能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与思辨能力,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在这一形势下,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分析探讨历史,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能,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冯振彬.设问在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运用探究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20(12):111-112.

[2]余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71-72.

[3]罗榕.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192-193.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第十一中学校048000)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