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食谱与宴会卡

2021-05-17 14:21李珏
食品与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札记菜式小花

李珏

去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国十几亿人齐刷刷地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居家日子,我也如此。

对我而言,宅在家里最要紧的三件事是做美食、喝靓茶、看好书。而看的书,也多半与美食有关,比如《俗女养成记》《饮膳札记》《托斯卡纳艳阳下》《味的散步》,其中都有很多关于饮食的描写。尤其是台湾女作家林文月的《饮膳札记》,写的都是家里宴客的美食,以及与美食相关的人与事的记忆。

美女级的林大教授擅长厨艺,且有个习惯——做卡片。她把每次宴客的时间、来客、菜单都悉数记录在一张张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就有了很厚的一沓。多年后翻阅忆旧,忽然有了编书的念头,便有了这本《饮膳札记》。

受此启发,我也邯郸学步开始做卡片了,或者是哥嫂串门、或者是同事小聚、亦或者是逢年过节宴请长辈,都用一张张小卡片记录下来,正餐的菜式、下午茶的茶食、饮料水果的选用等等。一来做个记录,避免下次宴请同拨客人时菜式的重复;二来也是纪念,时时提醒着自己对至爱亲朋给予关爱。

我家的厨房抽屉里,除了宴客的食单卡片,还有一本厚厚的烘焙食谱。说来真是任性,居然用的是儿子的计算本,前面几页还留着他做数学题的潦草笔迹,想着闲置在书桌抽屉里浪费,便顺手拿来用了。因为儿子远渡重洋求学,所以每每见到他的字迹,心里总有暖意。亦在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上“我家的粗点心”几个字。半年多来,食谱里的各种点心制法已有50 多款,每页一款,记录着点心的名称、用料、制法、烘焙温度与时间以及成品的彩色图片。其中一些因为家人喜食,所以是常做的,比如烧卖、花卷、酸奶蛋糕、苹果派;也有因为各种原因做了一次就作罢的,或是因着高糖、高油怕妨害健康,或是因着口味一般不受待见,所以记录下来也只能证明自己曾经尝试过而已。

紫米杂粮包

一次看了部日本电影《小花的味噌汤》,突然对食物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最愛的日本女星广末凉子饰演的妈妈自知患上了晚期乳腺癌,命不久矣,为了给5 岁的女儿小花勇敢生活下去的支撑,遂每日教她做味噌汤。广末凉子说:“食物创造生命。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电影收尾部分,妈妈已经不在了,但桌上的味噌汤依旧,这是小花对妈妈最好的纪念。

摩挲着手中那本已经卷边的自制食谱,我的心绪变得微妙起来。如果说初衷只是为了简单的记录,那么,终有一天,就如同奶奶和妈妈的几道拿手菜时常会出现在我家餐桌一样,“我家的粗点心”或许也会成为儿子家厨房的美食,成为后代回忆中的一部分。

所以说,厨房,是家里最温暖的地方。哪怕是最普通的日常菜式,因为经过家人的精心烹制,所以,食者都应满怀感恩之心,懂得好好珍惜,懂得细细品尝比美食更珍贵的东西。食物所包含的,除了味道,更有制作者的温柔心意。

猜你喜欢
札记菜式小花
护理札记
每一朵小花都应该尽情绽放
小花
无名的小花
旅日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