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2021-05-17 14:21闫志新
食品与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身材宝贝

闫志新

“ 现在的孩子总是什么都不爱吃,哎,不好养呀!”一句话,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这不爱吃、那不爱吃,想让他们乖乖吃饭简直比登天还难。无论是软磨硬泡,还是声色俱厉,他们就是不买账。

遇到不想吃饭的孩子,相信90% 的家长都会这样做:开出条件诱惑吃、逼着吃、追着吃、用看电子产品的方式哄着吃……这些方式虽然暂时有效,但从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的,不仅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可能会让宝宝对吃饭产生抵触情绪。没有人喜欢被逼迫,孩子也是如此。食物本身不会让孩子反抗和排斥,更多的还是与食物同时产生的负向情绪,将食物作为载体再呈现出来。

好好吃饭

其实是孩子“能力感”的体现

在很多家长看来,吃饭就是吃饭,和孩子“能力感”养成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吃饭的意义不仅仅是吃饭,背后还有更大的能力和力量体现。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吃饭又快又好,我们会把哪些话挂在嘴边?

“哇,我们家宝宝好独立呀!”

“看,咱们宝宝吃饭好香,很会为自己身体负责!”

“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简直太美好了!”

“宝贝,你好有能力,能够自己吃饭了!”

“宝宝自己可以决定爱吃哪个,真是自主的宝贝!”

如果孩子吃饭一直不积极,长此以往形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就很难纠正了。可别小瞧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它不仅会让孩子身材瘦小、容易患肠胃病,还会直接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就餐状态。

有些孩子甚至会因为严重挑食、偏食,在幼儿园很难吃到合胃口的饭菜,进而对上幼儿园心生抗拒,缺乏一定的适应力和团队融入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老师的负担,不利于孩子人际交往,对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有深远影响。

要想孩子好好吃饭

不妨尝试这样做

孩子科学饮食习惯的养成,是有方法可循的,爸爸妈妈们无需过度焦虑。除了进食规律、不断丰富食物品种以外,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都是我在育儿过程中的经验之谈。

情感加码

喜爱爸爸妈妈,崇拜、仰慕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爸爸妈妈可以将孩子对自己的爱、崇拜和仰慕,与桌上的食物联系起来,说不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举个例子:

?宝贝,你看这是今天爸爸妈妈为你精心烹制的晚餐,这里面都是我们对你的爱哦!快把我们的这份爱吃光光吧!

?宝宝想不想跟爸爸一样身材高挑,这么帅呀?我们跟着爸爸一起吃黄瓜(芹菜),长得跟爸爸一样帅气,身材好!

?宝宝,你看妈妈的皮肤好好哦,我们也跟妈妈一样美,好不好?吃个白煮蛋,可以吸收蛋白质,成为大美人哦!

游戏法

很少有孩子能抵御游戏的诱惑,尤其是对于好胜心强的孩子。爸爸妈妈们不妨自编自导一些“游戏规则”,让孩子在吃饭的同时,拥有打怪升级的乐趣,自然也就爱上吃饭了。

举个例子:

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战了!我在吃含有绿色能量的食物,这样我的能量源就超级厉害了。宝宝我们一起吃绿色的蔬菜吧!哇,感觉你体内满满都是能量!

下一次孩子不想吃饭时

你可以这样说

孩子:“我就是不想吃饭!”

爸爸妈妈:“宝贝,现在是我们的吃饭时间,你可以不吃,但我们一家人要在一起哦!”

接下来,引导和让孩子开始看到美食的美妙。

孩子:“我想去玩,不想吃饭!”

爸爸妈妈:“你确定现在不想吃饭,对吗?我们的吃饭时间是7 点结束,结束后就没有饭和零食了,你准备好承担饿的后果了吗?饿没关系,有时候饥饿就是最好的食物。”

孩子:(吃兩口就跑出去玩了)

爸爸妈妈:“我知道宝宝非常尊重大家,想要跟我们一起吃饭。宝宝如果给妈妈夹菜,妈妈心里会很开心的!”

引导孩子看到大家围坐在餐桌边一起吃饭的开心。

孩子:“菜的卖相太难看,我就不吃!”

爸爸妈妈们,挑战菜品的美观和美味的时候到了!孩子这么说,说明你的烹饪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平日里多多练习,一定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斯巴克先生认为,每个儿童生来就有一套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机制。也就是说,孩子最清楚自己想吃什么,该吃多少。没有天生不爱吃饭的孩子,家长只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他就能正常发挥自己的饮食功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享受生活。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身材宝贝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小身材 大艺术
6种“败性”饮食习惯
“枣核形身材”是怎么形成的
“神奇”宝贝
快乐宝贝秀
快乐宝贝秀
3步曲之身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