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思考

2021-05-18 13:11马乂琳潘明辉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乡村振兴

马乂琳 潘明辉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中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出发,分析了城乡居民拥有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精神需求、发展需求五个方面的实际需求,系统梳理了乡村振兴面临的资源约束、要素约束、制度约束、生态约束、认识约束五个方面的约束条件,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对的“四对矛盾”,从产业发展、培育主体、建优载体、激活要素四个方向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逻辑选择 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矛盾提出的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一脉相承、衔接统一的战略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精准高效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厘清农村发展战略的逻辑脉络,正视乡村发展的差异化特征,从乡村的资源禀赋、约束条件、发展需求出发,明确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

1.正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导致乡村衰落的诱因,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陷阱”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启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从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看,服从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的以城市为重心的发展战略,致使城乡关系嚴重不平等,劳动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农产品始终位于价值链的低端,国家支农体系薄弱。可以说,城乡二元的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是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分割和乡村衰落的深层次原因,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针对性解决的问题。

2.认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逻辑。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围绕“三农”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的实践,自1982年以来,共发布了23个中央一号文件,其中2004年以来,更是连续18年发布了事关“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松绑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到允许农民多种经营、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再到积极发展小城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到如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我国乡村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的延续、拓展和创新。

3.要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逻辑。一方面,虽然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力度更大,农村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是城乡二元政策体系仍然存在,国家支农体系仍然脆弱,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尚未实现现代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然明显。同时,因地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的差异,我国乡村发展呈现异质化的特征,乡村发展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发展的功能更加多元化,城市对农村的需求多样化,新生代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村劳动力素质进一步上升等因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利条件。

4.遵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逻辑。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是针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系统施策,是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五个维度的全方位振兴,既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同时也注重促进城乡联动发展的政策、制度、要素等外部保障,确保城乡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进一步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表现维度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目标维度,具体表现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不是孤立的乡村重建,也不是乡村并入城市,而是实现功能互补、联动发展、有机融合。在把握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时,要统筹考量农民和市民、农村和城市、农业和现代化产业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全面的视角剖析乡村振兴的表现维度。

1.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维度。产业是串联农民农村农业的脉络主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是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事关乡村振兴的成败。产业兴旺应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建立与区域要素资源相匹配的主导特色产业体系、现代化的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生产、经营、销售的现代化;二是建立系统、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能够有效串联城市和乡村、农民和市民、农业与二三产业;三是乡村产业多功能化与城市消费需求多样化相适应,产业发展突出“名、特、优、新”;四是产业对要素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人、钱、地、技”各类要素供给充足。产业兴旺要求构建和完善互联互融的产业生态圈。

2.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生态维度。生态宜居要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协调,自然、人文环境和谐共生,城市、乡村互通共享。生产方面,要求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创造财富,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生活方面,要求保留原生态村居风貌、景观特色的同时,提升生活便捷度、交通通达度,有效满足城乡局面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在生态方面,要求划定和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乡村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完善,有效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

3.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维度。乡风文明要求乡村实现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互融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乡村文明。一是农民的文化素质显著增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对现代信息、现代农业科技的获取利用能力、对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使用能力等显著增强,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业转变。二是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延续,农村五千年来的发展形成了独具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家风文化、民族文化、地方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以传承延续。

4.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维度。治理有效要求建立政府、企业、社会、村民多元参与,村民自治组织、经济生产组织、社会服务组织各行其职、相互协调的现代治理体系。一是农民充分自治,农民民主和自主参与乡村集体事务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村民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二是创新组织不断涌现,传统乡村治理组织的职能进一步分化,各领域的职能在新组织的治理下效率得到提升。三是法治与自治有机结合,自治组织的权利边界被明晰界定。

5.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民生维度。生活富裕是指农民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实现美好生活的需求的能力。一是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家庭总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收入结构更加合理,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二是享有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居民享有等量同质的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农民应对重大意外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乡村振兴的需求—约束分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农民富”上。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也是受众,要将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本逻辑;要将农民的需求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同时,要充分考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利用的资源禀赋和面临的条件约束,在约束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

(一)需求分析

马克思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进一步可以划分为自然需求、社会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本文综合马克思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农民的需求划概括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精神需求、尊重需求和发展需求5个类别,是对农民对美好生活品质需求的具体体现。

1.生存需求。生存需求是农民最本质、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必须首要满足和解决的需求。生存需求不仅仅局限于解决温饱等生理需求,还应包含供养家庭、保证享有基本生活水平的能力。生存需求是直接与农民或家庭收入相联系的,农民需要具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2.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农民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社会保障的需求。一是要求居住环境适宜,土壤、空气、水源无污染,蛋菜果肉等食品健康安全,疫苗、药品等质量良好、安全有效;二是要求种子、农药、化肥农业投资产品质量较好,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收入可以得到支付保障;三是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应对意外事件的抗击能力增强。

3.尊重需求。尊重需求体现在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平等地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力,公平的享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还体现在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民不受歧视,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4.精神需求。精神需求包含文化需求、社交需求、情感需求。文化需求是通过参与享受文化活动,获得和使用文化产品,达到精神的愉悦和慰藉;社交需求是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感知认识世界的需求;情感需求更多的对父母、配偶、子女等家人的陪伴需求。

5.发展需求。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对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经验等方面的需求,希望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拥有平等的工作就业机会和更广的职业发展空间,或者是通过实现财富积累和声望地位的提升实现自身价值。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也是对乡村居民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精神需求、尊重需求和发展需求五类需求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民生五个维度的回应。

(二)约束分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的约束,深入分析区域乡村自然生态、区位条件、人文环境,剖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约因素,对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高质量、高效率地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效具有重要作用。

1.资源约束。乡村是乡村振兴的空间载体,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融合统一,乡村拥有的资源禀赋既是乡村振兴赖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也是面临的最直接的约束条件。一是自然生态资源,具体包括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矿产条件、林草湖田条件、山水自然景观等;二是历史人文资源,具体包括历史名人、文化古迹、传统建筑、特色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三是区位交通资源,包括邻近港口、机场、高速路网等重要通道,邻近中心城市、县城等消费圈和人流密集区等。乡村应根据资源禀赋选择不同的产业发展策略。

2.要素约束。要素是决定生产力的最核心的力量,也是乡村振兴面临的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农民、村干部、大学生、技术人员、企业主等各类乡村振兴战略参与主体的素质、年龄、结构等对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截至2016年末,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数达3.14亿,占据农业总人口的53.2%,其中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员达1.06亿人,占总人口的33.8%,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总数的8.3%。作为乡村振兴的最主要的主体,农民从事农业工作的素质有待提升,成为制约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钱”是乡村振兴面临的重要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发展历史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制度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小型化,农业积累较少,国家支农体系薄弱。2017年,农林水支出仅占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4%,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6%。技术是制约农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比较低,精准农业发展水平不足。2017年,农业技术合同市场成交金额仅占全国技术合同市场成交金额的3%,农林牧渔领域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授权数仅占全国两类专利授权总数的 3.1%。

3.制度约束。制度约束主要体现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具体表现在城市对农村的单向索取和微弱反馈,城市和乡村在规模、资源、功能、设施、收入等方面的不对等、不平衡。如果不打破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藩篱,不建立起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不改变城乡发展地位的失衡状态,乡村振兴战略就很难实现。

4.生态约束。生态约束体现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对自然生态境的保护和污染防治。在农林牧渔生产中,不能超越山水林田湖的自然生态资源承载能力,使用的农药、化肥等要达到国家相应排放标准,避免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农作物秸秆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处理,减少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引发火灾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生活能源要逐渐减少对柴草的依赖,规范生活垃圾的科学、集中、分类处理,增强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等。

5.认识约束。认识约束主要是政府、企业、社会、村民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的认识局限。地方政府官员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对于实施乡村振兴的力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地方领导更加关注招商引资、经济增长、城市建设等显性政绩,更加关注市民、企业的利益和诉求,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经常性的被忽视。“资本不下乡”的企业投资观阻碍农业资本的形成和壮大,对农村发展前景和环境的传统认知阻隔了农业资本对乡村产业的挖掘。社会各界对农民、农民工的歧视始终存在,农民尚未成为体面的职业,缺乏对农民和农民工的职业尊重。农村青年以脱离农村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为目标,不愿回乡创业就业的择业观导致农村人才流失。

三、精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几对关系

城乡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系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正确把握“共性与特色”“城市与乡村”“内部与外部”“远期与近期”的关系。

(一)精准把握乡村振兴发展的异质化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317万个自然村分布在全国各地区,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禀赋、经济人文等千差万别,乡村呈现异质化发展的特征,这些乡村振兴的约束条件是我们不能笼统地、不加区分地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适应性策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正确把握“共性与特色”的关系,既要在顶层设计上体现政策、举措的普遍性,具体落实中又要结合地方的特殊性,凸顯特色、打造区域品牌。

(二)要精准把握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1.精准定位乡村和城市的地位,乡村不是城市的附庸,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各种要素的涌入和供给,乡村振兴要依托城市的功能、需求和先进要素,二者是功能互补、相互融合的关系。

2.精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的关系。城市化战略不是要消灭乡村,乡村振兴战略也不意味着城市化战略的延缓,二者是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框架下进行的,是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城市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新型城镇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更多的要素资源,二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对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市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精准把握内生发展和外部促进的关系

正确把握政府、社会、乡村之间的关系,乡村自身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政府财政投入、社会参与是乡村振兴的外部力量,最终也是通过增强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能力发挥作用。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必须要通过构建产村相融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的生产、经营、销售体系,实现产业现代化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能力。政府通过政策激励、规划引导、财政投入等多种方式促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促进各种资源要素进入乡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四)精准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系。

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大战略,二者内在统一。摆脱贫困既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也是重要内容,不能简单地把乡村振兴等同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内涵和战略意义要超越于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如何推动农民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以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产业发展、培育主体、建优载体、激活要素”四个方向,差异化、精准性、靶向性地实施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切实让农业成为现代化产业、农村成为美丽家园、农民成为体面职业,实现城乡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构建产村相融的主导产业体系

乡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承载质量着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职能,只有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协调统一,才能形成高发展的乡村振兴格局。因此,要构建产村相融的产业体系。

1.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发展策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将乡村分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类村落。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我国从事种植业的人员占据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数的92.9%。本文将我国乡村类型分为传统农业村、近郊村、历史和民族文化特色村、偏远贫困村四个类别。传统农业村要强化主导产业培育,建立产经销的现代农业体系;近郊村要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注重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历史和民族文化特色村要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偏远贫困村要通过拆并搬迁等行政手段回复生态面貌,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2.明确重点,培育现代化的农村主导产业。在四类村庄中,传统农业村占乡村的大多数,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农村劳动力与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相结合,从事以种植业为主、牧副渔为辅的传统农业。这类乡村因距离城市距离相对较远,很难承接城市功能外溢,缺乏发展工业和商贸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不适合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得农业生产呈现出分散性、小规模的特征,很难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整合资源,强化产业布局,鼓励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以乡村为单位,发展名、特、优、新农业产品,培育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的主导产业。

3.完善链条,构建专业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构建上下衔接、系统完善的产业链,从上游的品种研发和培育,到中间环节的中植、护理、收割,再到下游的加工、包装、销售,形成完成的生产、经营、销售链条。二是构建互利共赢、协同配合的利益链条,围绕主导产业,构建集技术研发机构、高校、政府、农户、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三是构建信息化、数字化的智慧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网络电商等现代信息技术串联整个产业链和利益链,提升农业的智慧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销售体系的形成。

(二)培育多元参与的乡村经营主体

乡村振兴不能单独依靠乡村自身的积累和发展,需要政府、社会、村民、企业等多方参与、共同经营。这样就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各司其职、各显其能,才能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局面。

1.强化政府顶层设计能力。政府是实施和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在行政规划、政策制定、要素投入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约束、激励和引导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参与力度的大小对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是强化规划引导,要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注重规划的刚性执行,确保执行效果,避免“束之高阁”。二是强化政策制定,立足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等方面实行“非禁即入”,激发市场活力。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农民的素质水平和能力对乡村振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是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对从事农业人员进行职业化教育、培训,建立农业职业技术和等级评估,探索农民职业化管理。二是优化农业从业结构,鼓励引导青壮年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提升从事农业人员的教育水平。

3.创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一是构建村社协作型的乡村自治体系,实现村两委和合作社等组织相互独立,机构分开,密切合作,对村庄有限资源的集中与运用,增强对于村庄和全体村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最终实现村域范围内的秩序再造。二是创新产业发展与分配模式,加大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积极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制、地租+务工+分成+奖励、大园区+小业主等模式,推动产业规模化经营。

4.吸引企业参与农业生产。一是强化政策鼓励引导,对进入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在融资贷款、财政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乡村振兴。二是创新农企合作模式,全面强化企业参与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的全链条、全过程,将企业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与农村劳动力、农村土地、自然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充分整合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规模化。

(三)建优宜业宜居的生产生活空间

乡村形态发展提升是乡村振兴的外在表现形式,美丽乡村建设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使乡村成为能够满足农村居民各项需求、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1.创建高产高效生产空间。一是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小农户生产组织方式,以乡村为单位,整合资源、系统分类、统筹布局,形成功能合理、集约高效、规模经营的生产空间。二是大力发展立体循环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生物规律,改变传统一维单一农业种植模式,鼓励发展多维混合农业种植模式,提升单位产出。三是采取“一主多元”的生产策略,如在种植业等主导产业外,兼营小规模养殖业或者发展农业运输、设备租赁等农业服务业,拓宽增收渠道。

2.优化宜业宜居生活空间。一是健全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全覆盖的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健全道路交通体系,强化城乡互联互通。二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垃圾分类和收运体系,有计划地推进“厕所革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是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建设文体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供享受文化娱乐生活的便利,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3.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是以中心镇为重心规划建设重大功能性设施,医院、学校、购物中心、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功能设施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投入,应坚持资金投入效益和辐射人群最大化的原则,重点布局中心镇,并且確保各乡村居民公平的享受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乡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二是以乡村为单元统筹规划建设卫生所、托儿所、幼儿园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解决乡村居民的“后顾之忧”,进一步释放乡村生产力。

(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集聚供给

乡村振兴离不开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核心技术的供给,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改变各类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现状,引导和鼓励各类先进要素向乡村集聚,进而提升乡村生产力,促进乡村快速发展。

1.拓宽乡村融资渠道。加大支农投入力度,促进农业投入持续增长,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撬动和吸引优质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振兴发展。建立健全金融支农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通过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支持“三农”金融服务。

2.促进土地确权流转。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促进经营权有序顺畅流转。探索和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促进农村集体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有效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3.吸引汇聚各类人才。充分发挥“能人带头致富”的榜样作用,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和能力的“新乡贤”带头创业、带动致富;选拔和任用青年党政人才深入基层任职锻炼,积极推广大学生村官、“村支部第一书记”等选人用人制度;培养建设“三农”专业人才队伍,引导各类专业人才采用各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4.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增强农业基础研究,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校、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科技研发平台,开展前瞻性和基础性农业技术研发攻关,增强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5.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建立从国家到地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开展政策需求调研,制定政策实施细则,明确实施范围、流程,注重政策配套资金保障,强化政策系统评估和动态调整。

参考文献:

[1]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 2018, 4: 2-12.

[2]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 6: 49-55.

[3]钟美玲,俞志.马克思主义人的需求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 9.

[4]黄江松,鹿春江,徐唯燊.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构建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及对北京的宜居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 2018 (5): 13.

[5]郑风田,杨慧莲.村庄异质性与差异化乡村振兴需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1): 6.

[6]丁瑶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绘就乡村振兴宏伟蓝图[J].环境经济, 2018 (18): 13.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成都市龙泉驿区发展和改革局)

责任编辑:欣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19FKSB042)。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