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021-05-19 02:34赵巧云胡于琴陈红宇
中国临床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年资评判条目

赵巧云 李 谆 胡于琴 陈红宇 丁 娟 王 虹

低年资护士指护龄不足3年的护士[1],其作为临床护理队伍的重要补充,承担了大量临床护理工作。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短、临床经验少、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参差不齐,传统教学培训重知识、重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护士创新性思维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士个人学习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护士学习行为的机械性和思维的懒惰性,影响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落实[2],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护理专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设置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互动情景, 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参与和互动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3]。自2015年开始,笔者所在医院对低年资护士开展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工作时间≤3年的210名低年资护士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7年12月工作时间≤3年的213名护士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持有护士职业资格证;(2)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工作时间≤3年;(3)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休孕、产假的护士;(2)工作期间离开护理岗位超过3个月的护士;(3)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的人员。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5名和8名护士辞职,最终对照组205名护士和观察组202名护士完成本研究。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1)理论培训采用护理部集中培训学习的方式,内容主要涵盖护理核心制度与职责、职业防护、病历书写、人际沟通交流等。(2)临床实践以科室轮转学习为主,即低年资护士定期安排轮换科室,直接委派各班次护士跟班带教,学习基础和专科知识与技能,护士长检查落实情况。观察组采用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

1.2.1 以带教老师为主体的师资选拔及培养

(1)选拔临床带教师资。医院制定《临床护理师资管理和培训制度》,明确教学组长、带教老师任职条件及职责等,各科室成立由护士长、教学组长及临床带教老师组成的师资团队,负责落实低年资护士带教培训计划和细则。医院组织各科室开展临床带教老师选拔活动,参与人员通过理论授课展示教学能力,邀请高校护理教师和科护士长担任评委,择优录取临床带教老师。(2)开展院校联合的教师培养。提倡带教老师上讲台,选拔符合条件的临床带教老师参与护理院校的在校教学,参加高校老师讲课观摩、高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等活动,真实体验教师角色的效能感,并与专职教师交流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带教水平。

1.2.2 以低年资护士为主体的教学培训

采取“一对一”导师带教负责制,低年资护士每进入1个新科室,由科室护士长选派1名具有新护士带教资格的护士为导师。以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评判性思维为重点,建立适合低年资护士“态度、知识、技能”为一体的科学培养体系、加强低年资护士学习方法的应用指导。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制定低年资护士分层次培训目标[4]。(1)带教老师指导工作0~1年的低年资护士采用思维导图方法学习和掌握《基础护理学》内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指导以护理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指定其提升自主学习行为和习惯。(2)工作1~2年的低年资护士以评判性思维和护理程序方法为主要培训内容,邀请院内外护理专家、教授等来院授课、护理管理者定期组织低年资护士观摩教学查房、应急演练等。(3)工作2~3年的低年资护士以专业情景模拟为主要培训内容,带教老师指导其参与护理教学查房、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各科室积极开展案例分析和反思,帮助低年资护士学会分析问题,撰写反思日记等[5-6],在工作中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判断,提高临床判断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评价方法

1.3.1 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

护理部每年度定期组织3年内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急救知识、基础护理学内容、制度职责、行业标准等,满分100分。技能操作考核:参考《护理技术服务与规范流程》[7]的考核评分标准,每年对常见的基础技能操作项目以及急救技能操作项目进行抽考,满分100分。

1.3.2 自主学习能力

培训期结束后,采用肖树芹[8]编制的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进行测量。该量表共4个维度,包括自我动机信念(14个条目)、任务分析(6个条目)、自我监控及调节(10个条目)和自我评价(4个条目),共3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完全符合”计5分,“完全不符合”计1分,得分越高,说明自主学习能力越强。该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9,Cronbach′s α系数为0.94。

1.3.3 评判性思维能力

培训期结束后,采用中文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ision,CTDI-CV)[9]进行评估,该量表共7个维度,包括寻找真相(10个条目)、开放思想(10个条目)、分析能力(10个条目)、系统化能力(10个条目)、批判思维自信心(10个条目)、求知欲(10个条目)和认知成熟度(10个条目),共70个条目。采用Likert-6级评分,“非常赞同”计6分,“赞同”计5分,“有点赞同”计4分,“不太赞同”计3分,“不赞同”计2分,“非常不赞同”计1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CTDI-CV总分为70~420分,其中≤280分表示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弱,281~349分表示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350分表示有很强评判性思维能力。CTDI-CV的内容效度为0.89,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护士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表2)

表2 2组护士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

2.2 2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表3)

表3 2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分)

2.3 2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表4)

表4 2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保障了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质量

实施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后,观察组低年资护士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工作繁忙,使得低年资护士培训经常流于形式,带教老师缺乏系统教学理论的学习,往往都是经验式带教,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低年资护士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缺乏主动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机会。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优化了带教师资的筛选和培养方法,对低年资护士采取“一对一”导师带教负责制,在原有岗前培训、理论授课、轮科实训等培训方法的基础上,新增思维导图、情景模拟练习、小组学习讨论[10]等培训方法,有效地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培养低年资护士的学习兴趣和沟通表达能力,改变学习动机及态度,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达到了知识技能的提高。

3.2 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医学知识的快速更新、医疗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低年资护士培训模式,岗位培训多以考代培,护士压力大,自主学习积极性低,是在一种被灌输、被说教的被动状态下接受培训。观察组通过以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将思维导图、案例反思等融入到教学中,让低年资护士转变一贯盲目听课的角色,用批判性思维参与教学,积极思考,充分调动低年资护士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4个维度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对低年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3.3 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时间短,在工作中常常被动完成医嘱,缺乏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当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往往紧张、不知所措,易出现护理缺陷和差错。有文献报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士中,低年资护士占42.67%,其中能力不足和培训不到位的占12.54%[11],同时缺乏识别风险及防范风险的能力也是重要原因[12]。双主体互动教学中积极推动情景模拟和案例反思教学,通过案例引导低年资护士进行质疑和反思,共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吸取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其建立评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书写案例反思日记,使低年资护士通过自我反思展现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活动过程,学会用评判性思维技巧,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促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结果显示,观察组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

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老师“教”为主导,学生“学”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3]。本研究表明,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效果,促进教学老师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年资评判条目
综合带教模式对骨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带教的效果分析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低年资护士手术体位安置流程规范性床旁观察分析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年资回报的实证检验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