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潼南石窟寺造像雕刻艺术

2021-05-19 15:56谭沅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6期

谭沅军

摘 要:文章从潼南石窟寺造像概况和雕刻艺术特征入手,分别从以高浮雕为主、浅浮雕和圆雕为辅相结合的雕刻手法对该区石窟寺造像雕刻艺术进行深入分析。精美绝伦的石刻造像展示了从隋朝到民国延续不断的历史文化,从而印证了潼南石窟寺造像雕刻艺术有着超卓不凡的艺术表现和不菲的研究价值,证实了潼南为石窟寺造像大区。为后续石窟寺的研究、数字化档案、保护和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潼南石窟寺;雕刻艺术;石刻造像;保护和利用

0 引言

重庆潼南石窟寺拥有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罕见的石刻造像景观,是我国古代、近代石窟寺雕刻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页,不仅吸收了我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石窟寺造像雕刻艺术的精华,而且将佛、道、儒三教的思想、精神和历史文化完美融合到石窟寺造像中。其浑然天成的摩崖结构和巧夺天工的雕刻手法让人为之惊叹,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是我国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历代雕刻艺术家们将因地施艺和因材施艺的处理方法,巧妙地运用到潼南整个石窟寺造像的建造过程中,巧取石材,浑然天成。这种建造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将大自然的美精湛地集中表现在石窟寺造像中。

1 潼南石窟寺

无论是从造像规模,还是从造像集中度,潼南都可算得上是石窟寺大区,158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可知的遗存就有60余处,造像近5000尊,已记载的年代有隋代、唐代、北宋、南宋、元代、明代、清代及民国,时间长达1400余年且延续不断。内容丰富多彩,有道家题材,有儒家题材,还有佛教的禅宗和密宗题材,甚至还有佛、道融合的题材。多以佛、菩萨、观音、弥勒、地藏、天尊、王母、玉皇、土地公等题材为主,其中既有始于唐成于宋且像高18.48米的全国第一室内金大佛,又有建造于民国时期身长36米的全国最年轻的卧佛。不少窟龛龛形和造像保存完好,龛旁题记清晰可查。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潼南石窟寺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为我国石窟寺文化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真实可贵的信息。

2 石窟寺造像雕刻艺术特征

石窟寺造像的雕刻艺术以圆雕和浮雕两种雕刻手法为主。所谓圆雕,艺术家们要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对造像进行三维立体、等比例雕刻,因作品传神逼真,极富立体感,对石材的选择要做到长、宽、薄、厚必须与雕刻对象比例相当①,具有精炼、简洁和高度概括的特点。浮雕则是介于圆雕和平面图形之间,在平面石材上雕刻出高低不平的造像图形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②,相较于圆雕,浮雕造像体型有不同程度的压缩,受石材材质和光线影响较大。浮雕又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其中高浮雕在石窟寺摩崖造像雕刻艺术特征中数量居多。③高浮雕以高凸出底面的手法,起位较高、造像形体压缩程度小,近似于圆雕处理手段,甚至利用三维立体空间对观赏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带来无限的视觉盛宴。相对于高浮雕,浅浮雕起位较低,为浅浅的凸出底面,造像形体压缩程度大④,更接近于平面图形,更多的是利用雕刻技巧来弥补空间不足营造艺术效果。

3 潼南石窟寺造像雕刻艺术特征

潼南石窟寺造像雕刻的艺术手法呈多样性,既包括圆雕艺术特征,又包含高浮雕和浅浮雕的艺术特征,全区石窟寺造像以高浮雕特征居多①,浅浮雕次之,更甚者还有多种雕刻藝术相结合。

3.1 圆雕艺术特征

潼南石窟寺中圆雕手法的造像占比较小,除一些土地公造像外,基本没有独立采用圆雕手法的龛窟,一般是与浮雕手法合龛形式存在的,比较典型的有马龙山摩崖造像(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第4龛卧佛身前虔诚跪拜的“九曲天河”及十弟子(图1)、五百阿罗汉崖壁前的三尊佛等,还有如五桂新观音摩崖造像(潼南区文物保护单位)中第3龛孔夫子和第4龛玉皇等,以及南龛寺摩崖造像(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第2龛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图2)结跏趺坐于象背,通高1.5米,像高1.1米,头高(含冠)0.35米,头光、背光为双重圆形卷草纹装饰,头戴花幔冠,冠中纹饰卷草,面目祥和,双目微闭,目视前方,炯炯有神,佩饰项圈璎珞于胸,着双领敞胸“U”形领,内着僧却崎,穿短衣衫,半袒胸束腹,腹下锦帛带从衣饰下摆面上迤至莲座莲瓣上,右臂袖廓至肘些许褶皱,右小臂露出,右手掌平掌朝向放于右大腿上,锦帛带从外至内绕右下臂腕一圈迤右腿外侧,右腕中佩镯裹锦帛内。左臂曲肘靠身腰,有锦帛带于腹前后搭腕迤左腿外侧,左腕未佩镯,左手食指平伸前指,大拇指与其余三指紧攥握小拳。下为圆形仰莲坐,莲座下再垫圆形石座,座高0.5米,石座下有石象站立承托,象鼻下垂,象左肩上攀附一光头罗汉,表情严肃。圆雕手法造像主要为结构稳定的单体,可多方位欣赏,雕刻艺术家们以此手法虚实结合,以有形表无形,渲染出浩大的气魄。

3.2 高浮雕艺术特征

在潼南石窟寺造像中采用高浮雕艺术手法的窟龛占比很大,被誉为“天下第一金大佛” “世界大佛排第七”的大佛寺摩崖造像(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里的第14号龛“大佛”(图3),就是这一艺术手法最为典型的代表。像高约18.5米,双足踏山底,头顶与山齐,结跏趺坐,头饰高肉螺髻,半袒露胸,着双领外衣,左手置于膝上,施降魔印,右手平胸而放,施禅定印,体现出雕刻艺术家鬼斧神工的娴熟刀法。开凿的这龛八丈金仙,体型比例匀称,形态逼真,精美绝伦,体态端庄慈祥,双目炯炯有神,雍容华贵,传神地凿出了大佛的至尊至上,加上通体饰金,更加展示出大佛尊贵、威严不可侵犯的神态。据相关题记记载,佛首、佛身开凿跨越五代,直至宋代初成,工时长达300多年。除此之外,崇龛千佛寺摩崖造像(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崇龛万佛寺摩崖造像(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五硐岩摩崖造像(图4)(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均为典型的高浮雕艺术手法的石窟寺造像。

3.3 浅浮雕艺术特征

潼南石窟寺造像中采用浅浮雕艺术特征的造像占比相对较少,主要表现在造像主体周围的小造像或者装饰上。崇龛千佛崖摩崖造像第29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图5)是潼南地区浅浮雕艺术特征中比较经典的作品。主尊阿弥陀佛坐像高56厘米,左右二胁侍菩萨分别为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高浮雕雕刻手法。佛和菩萨身后用浅浮雕手法雕刻菩提双树,树上吊穗和连珠作垂饰,两侧祥云载飞鸟,背向而飞。龛内左右侧满雕50尊小童子和小菩萨,龛内左侧自上而下分七层,龛底长出的莲根、莲叶、莲座将小童子和小菩萨连接起来,童子赤身,菩萨头戴冠,着披肩,胸饰项圈,下着裙,坐于莲叶和莲座上。龛内右侧自上而下亦分七层,风格和左侧保持一致,基本下着裙,腰带束身,部分戴圆形项圈,在每尊小童子和小佛像的场景上略有区别,大都是欢快和谐的场景,保存较为完好的是第三层左一尊,其余基本是头残或风化严重,龛底有人首鸟、花蔓、狮子等造像。整龛主要采用浅浮雕艺术手法,大量使用线形表现,很是生动,这种雕刻手法由于起位低,造像轮廓不明显,相比其他雕刻手法,风化速度更快,是一龛浅浮雕艺术雕刻手法的经典之作。除此之外,马龙山五百阿罗汉(图6)规模庞大,也堪称浅浮雕艺术特征的力作。

3.4 多种雕刻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潼南石窟寺造像雕刻艺术特征除了上述几种雕刻表现形式外,在雕刻手法中同时使用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技法也是比较常见的。南龛寺摩崖造像第2号龛西方三圣(图7),西方三圣高2.65米、宽5.35米、深2.35米,龛顶、龛壁呈弧拱形。龛中主尊一佛(阿弥陀佛)跏趺坐,采用高浮雕造像,通高1.88米,头饰螺发,耳垂若珠,面相饱满、慈祥,双目下视、微合,身着袈裟覆双肩,衣纹呈“U”形。下座为二重仰莲座,上重为双重莲瓣,下重为方形台座,台座中间雕“双狮戏绣球”,狮口含飘带,右狮含带作蹬力状向下扯,左狮侧卧含带昂头上拉,大胆地采用了浅浮雕手法。主尊左侧肋侍菩萨(观音)、右侧胁侍菩萨(大势至)类似。龛下左前、右前的位置分别为文殊、普贤,均采用的是圆雕手法,均以黄色漆彩饰其身,跌跏趺坐于狮背,以此可看出古代雕刻艺术家巧夺天工的技术手法。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在潼南众多石刻中并不少见,较为著名的是图1中马龙山摩崖造像中长达35米的第4龛卧佛,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令人震撼。

4 结语

通过对潼南石窟寺造像雕刻艺术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而了解潼南石窟寺造像的建造手法。而这种以高浮雕为主、浅浮雕和圆雕为辅的造像手法,巧妙地融入潼南摩崖石刻造像中,使潼南成为拥有特点迥异的石窟寺群的文物大区。通过这一系列的石窟寺造像雕刻艺术分析,探索潼南石窟寺自隋朝到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讲出石窟寺造像背后的故事,为后续石窟寺的研究、数字化档案、保护和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