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对罪犯心理障碍状况的实证调查

2021-05-21 07:58杨懿鹏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罪犯监狱

田 勇,汪 益,杨懿鹏

(四川省达州监狱,四川 达州 635025;四川省监狱管理局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21;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监狱罪犯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由于与正常社会相隔离,原有的社会依托和支持系统绝大部分弱化或失效, 心理脆弱性也将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 研究表明,监狱罪犯群体普遍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 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1][2]2019 年12 月以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在全球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爆发,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2020 年2 月,鄂、浙、鲁三省少数监狱发生新冠疫情事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在疫情防控的紧急状态下, 监狱严格执行封闭管控制度,暂时中止罪犯亲属探视及假释,实行干警封闭式执勤备勤,有效切断疫情传染源头,取得了监狱系统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胜利。 但新冠疫情的突发性、严重性、不确定性以及防疫措施的高度封闭性等均有可能对在押罪犯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及时了解疫情防控下罪犯心理障碍状况, 并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策略, 不仅有利于消除罪犯不良情绪,维护监管安全改造秩序,更有利于巩固我国监狱系统取得的抗疫成果, 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双胜利。

目前, 关于新冠疫情下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感染患者、社区居民和学生等社会群体,[5][6][7][8]而针对监狱罪犯的相关研究仍少有涉及。本研究旨在通过横断面的问卷调查, 了解新冠疫情防控下罪犯心理障碍状况, 为制定实施罪犯心理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选取西部某监狱罪犯385 名,于2020 年4 月15 日-2020 年4 月20 日, 发放测试问卷385份,剔除空白、明显乱答、答题明显规律和回答不完整等问卷25 份,有效回收问卷360 份,有效回收率为93.51%。所有调查对象均被告知研究目的及注意事项,并自愿选择匿名参加。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

(1)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犯罪类型、刑期等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与亲朋联系次数、身体状况、近一年内疾病史、担忧自己或家人感染、担忧出狱后生计受疫情影响、对防疫知识了解程度、对监狱防控信心等情况。

(2)12 项一般健康问卷(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 该量表是David Goldberg于1972 年编制的自评量表,是国际上广泛认可和使用的筛查人群心理(精神)障碍的有效工具。[9]GHQ-12 问卷只有12 道题,稳健性高,测试简单易行。 本研究GHQ-12 问卷按照0-0-1-1 评分方法进行评分,总分为0-12 分。 确定人群心理障碍危险程度的划分标准: 高危状态 (GHQ 总分≥4), 中危状态(GHQ 总分2-3 分),低危状态(GHQ 总分0-1 分),其中,高危状态被判断为心理障碍检出阳性。[10]本研究中此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调查方法

在征得相关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基础上, 采用分批团体测试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每批35-50 人,由研究成员和监狱干警组成测评人员协作完成,统一指导语、注意事项和作答方法,对有阅读障碍或题目不理解的由民警逐一讲解, 所有测试均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当场收回问卷,问卷调查过程中严格遵守监狱疫情防控工作标准。

(三)统计学分析

问卷完成后, 逐一筛选出有效问卷, 采用EPIDATA 软件由双人双机双录的方式进行数据录入,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使用SPSS 23.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卡方检验, 对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0.05 或P<0.01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罪犯心理障碍状况研究相关变量的定义及赋值参见表一。

二、结果分析

(一)一般资料情况

360 名罪犯均为男性, 年龄18-74 岁, 平均32.37±13.83 岁,其中18-30 岁144 人(40.00%);31-50 岁165 人(45.83%);>50 岁51 人(14.17%)。 婚姻状况:已婚129 人(35.83%);未婚148 人(41.11%);离异或其他83 人(23.06%)。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9 人(30.28%);初中或中专175 人(48.61%);高中或职高及以上76 人(21.11%)。 犯罪类型:暴力类犯罪117 人(32.50%);经济类犯罪98 人(27.22%);涉毒类犯罪84 人 (23.33%); 其他类型犯罪61 人(16.94%)。刑期:<3 年209 人(58.06%);3-10 年102人(28.33%);>10 年49 人(13.61%)。 罪犯社会人口学特征见表1。

表1 罪犯心理障碍状况相关赋值

(二)罪犯心理障碍患病率及单因素分析

罪犯心理障碍的高危状态率25.00%(90/360),中危状态率29.44%(106/360), 低危状态率45.56%(164/360),即新冠疫情防控下罪犯心理障碍阳性检出率(高危状态,GHQ≥4)占犯群整体的1/4。 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年龄、与亲朋联系次数、身体状况、近一年疾病史、担忧自己或家人感染、担忧出狱后生计受疫情影响、对防疫知识了解程度、对监狱防控信心等方面的罪犯心理障碍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因此进一步纳入多因素分析,见表2。

(三)罪犯心理障碍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GHQ-12 阳性检出情况为因变量, 以年龄、与亲朋联系次数、身体状况、近一年疾病史、担忧自己或家人感染、担忧出狱后生计受疫情影响、对防疫知识了解程度、 对监狱防控信心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法引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见表3),身体状况

差(OR=1.660)、近一年患有疾病史(OR=2.185)、担忧自己或家人感染(OR=2.553)、担忧出狱后生计受疫情影响(OR=2.838)是罪犯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与亲朋联系次数多(OR=0.688)、了解防疫知识(OR=0.573)、对监狱防控有信心(OR=0.705)是罪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年龄与罪犯心理障碍的发生无显著关联(P>0.05)。

表2 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心理障碍的检出率

注:*P<0.05,**P<0.01,***P<0.001(下同)。

三、讨论

(一)新冠疫情防控下罪犯心理障碍状况

表3 罪犯心理障碍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监狱罪犯由于与正常社会隔离, 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弱化或失效,心理脆弱性严重,极易发生各种类型的心理障碍与心理危机, 影响罪犯安心改造状态,甚至可能成为一种监管安全隐患。 研究表明,罪犯群体存在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是社会人群的2 倍以上,70%左右的罪犯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群,20%左右的罪犯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11]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及迅速蔓延, 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均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此次疫情对国内医务人员、感染患者和大学生等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均产生了影响。[5][6][7][8]本次调查发现,新冠疫情防控下罪犯心理障碍阳性检出率高达25.00%,显著高于国内其他人群心理障碍的调查结果,[5][7][8]也高于一般情况下针对罪犯的调查。[11][12]原因可能是:在防控新冠病毒下,监狱罪犯被全面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获取疫情相关信息滞后有限,监管改造场所人员高度密集,受病毒感染风险较大,因此更易诱发恐慌、焦虑等心理障碍状况。 由此可见,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应激状态下,罪犯心理障碍发生情况不容乐观,监狱有关部门应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教育引导工作。

(二)新冠疫情防控下罪犯心理障碍状况影响因素

1.罪犯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

本研究表明, 担忧自己或家人感染以及担忧出狱后生计受疫情影响, 是疫情防控下罪犯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OR=2.553;OR=2.838),即越是担忧自己或家人感染病毒和担忧出狱后生计受到疫情影响, 越有可能发生心理障碍。 心理应激反应理论表明, 个体对重大危机事件的反应程度主要由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13]过度担忧自己或家人感染以及出狱后生计受疫情影响等负面认知评价状态可能导致罪犯注意力偏差,持续沉浸于疫情危害信息当中,限制积极应对来自改造压力、 环境压力和疫情防控压力等压力源的能力,因此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此外,自评身体状况差、 近一年内患有疾病史也是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OR=1.660;OR=2.185),表明这类罪犯除身体机能较弱外, 其心理防御能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

2.罪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

本调查发现, 新冠疫情防控下与亲朋取得联系次数多是罪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OR=0.688),其原因可能是监狱通过采取增添亲情电话次数、增加短信或书信沟通等方式有效保证罪犯及时与亲朋取得联系,互通彼此状况,避免因信息封闭而产生过度的心理担忧。这与之前研究结论一致:个体能够得到家人和朋友的社会支持与情感联系是保护心理健康的重要积极行为。[14]已有研究表明,充分了解掌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流行的科学知识及防控措施,学会改变认知态度,保持生活信心,是缓解人群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有效应对方式。[15]因此,了解防疫知识以及对监狱防控有信心是罪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OR=0.573;OR=0.705),发生心理障碍的几率分别是相反者的0.573、0.705 倍。

(三)应对当前疫情防控下罪犯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

1.强化监狱一线民警的心理矫治意识

坚持强化监狱封闭执勤一线民警的心理矫治意识,积极主动关注罪犯心理健康状况,探寻罪犯心理潜在问题, 并结合罪犯实际情况做好及时的干预工作。 监狱应将罪犯心理教育及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加强对心理辅导民警的专业培训,强调危机干预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 讲解应对罪犯心理危机时的步骤、方法和技巧,使罪犯心理干预工作能够有效迅速实施; 确保每批次封闭执勤民警中都有心理咨询经验丰富民警带队组成心理援助小组,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督导民警主动到罪犯群体中了解心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做到早预警、早评估、早识别、早干预,有效舒缓不良情绪,避免群体性恐慌。

2.重视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不断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措施, 增强抗疫信心,稳定心理情绪。 组织罪犯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等法律政策,加强科学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罪犯对疫情的认知能力, 防止因不科学信息导致的恐慌心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平台,例如宣传栏、横幅标语、狱内广播、墙报展板等载体,广泛宣传普及疫情主要症状、传播渠道和治疗预防等知识,增强罪犯对新冠病毒知识的了解和防控意识; 加强形势政策日常教育, 持续宣传疫情发展态势和国家相关防控政策措施,引导罪犯充分信任中央决策部暑,进一步增强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坚定信心。

3.减少不良情绪风险因素

准确掌握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罪犯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 摸排出受疫情影响的心理异常群体、个体情况,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减少不良情绪风险因素。结合监狱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通过政策解读, 引导罪犯正确认识监狱防疫紧急状态下暂时中止家属探视、假释、亲情帮教和社会帮教等措施的合法性和现实性,稳定罪犯情绪;采取多种非接触式会见替代方式,例如视频会见、电话会见,保证罪犯及时与亲朋取得联系,缓解思亲念家等情绪;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罪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正确科学的方式调节情绪;适当开展广播操、体育锻炼和队列训练等文体活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加强罪犯文化学习及技能培训,给予有困难刑释人员一定的政策及实际援助, 增强生活信心。

4.加强心理评估及矫正干预

持续完善罪犯心理矫治体系, 加强心理评估及矫正干预, 对罪犯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际筛查和评估分级, 针对不同级别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危机干预和疏导措施。对轻度心理障碍的罪犯,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自我心理调节,提升心理适应能力;对中度心理障碍罪犯,要深入开展个体心理咨询, 帮助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矫治心理疾病;尤其关注已感染、隔离观察、原籍或家人处在疫区的罪犯,对心理障碍问题严重的要采取咨询与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恢复心理健康。

四、结论

第一, 新冠疫情防控下罪犯心理障碍发生情况不容乐观。

第二, 新冠疫情防控下罪犯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为身体状况差、近一年疾病史、担忧自己或家人感染、担忧出狱后生计受疫情影响;与亲朋联系次数多、了解防疫知识、对监狱防控有信心是罪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

第三, 监狱有关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心理干预策略,通过强化监狱一线民警的心理矫治意识、重视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减少不良情绪风险因素、加强心理评估及矫正干预等措施,促进罪犯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罪犯监狱
数据挖掘技术的心理障碍预测模型研究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巧扩监狱
考进来的
监狱堪比天堂
聪明的罪犯
抓罪犯
狡猾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