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成都制造”如何数字化升级

2021-05-23 22:34许小燕周书婷
产城 2021年4期
关键词:成都市电气工业

许小燕 周书婷

近年来,成都积极落实“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聚焦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在政产学研用各界的共同推动下,工业互联网呈现出全面布局、重点突破、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工业互联网赋能“成都制造”数字化升级。

全面布局齐发力

据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成都市印发《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更高起点上对未来三年重点工作予以明确;签署《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2021年初,印发《成都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支持政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成都市加快5G网络部署,建成5G基站3万余个,基本实现5G、光纤宽带、NB-IOT对产业功能区及重点企业的全面覆盖。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节点(成都),于2019年11月30日正式建成上线。截至2021年4月,成都节点标识解析量突破1.3亿次、位列全国第7,注册量突破6.6亿条、位列全国第6,已覆盖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家具制造等多个产业。与此同时,成都市正构建“1+N”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培育良好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公共服务平台。平台于2020年11月2日上线,现已接入电信天翼云、移动云、航天云网、浪潮、用友等27家云服务商资源、平台注册企业用户突破1000家。

创新应用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实践。成都连续举办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展30余场线上线下“云行天府”系列活动,进行工业互联网优秀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双“十佳”评选,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供需对接活动,引导23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此外,引导4万家企业上云用平台,培育打造了11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全市工业云平台应用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分别达到57.5%、86.8%、52.1%,高于全国10.9%、15.3%、3.4%,两化融合水平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势所趋。成都本土企业川开电气、天味食品抢抓时代机遇,利用新技术实现自身及产业进一步发展。

川开电气:能源互联网“点亮”绿色新经济

3月30日,在2021年成都市工业互联网企业供需对接大会上,川开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开电气”)的“川开电气智慧能源综合管理系统”项目被评定为“2020年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十佳应用案例”。

该系统通过建立客观的能耗评价体系,对区域内水、电、气等能耗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以直观的数据图表形式展示,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确锁定不合理的高耗能点,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能耗习惯,并给出合理化的用能建议,实现区域用能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

突破行业困境

川开电气研究院院长刘世旭介绍,川开电气是一家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企业,专业从事输配电设备制造,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绿色清洁的经济能源。近几年,行业不断往数字化高质量方向发展,能源设备也需要往能源互联网方向升级,公司意识到新基建发展带来的机遇,便在能源工业互联网方向加大投入,逐步从一家传统的设备制造商往服务商、平台商转型,希望未来从前期设计、后期运维等全流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面对电气行业产品及方案同质化困境,川开电气一方面基于传统的开关电气设备,研发更加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赋予产品新的基因,在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的同时,为产品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追踪管理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通过产品生产,打造具备精益管理、拥有数字化平台的智慧工厂,让数字化落实到产品的生产和工厂的管理过程中;彻底解决在项目管理、研发设计、生产交付等过程中,所遇到的项目成本不明确、客户交期不固定、研发流程不规范、制造过程不透明等问题;在提高产品质量、提升项目交付能力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把握窗口机遇期

产品和项目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从设备制造层面,川开电气目前主推智能化产品,让设备具备物联网基础条件,主要包括自主研发的iCMD190智能低压开关柜,与合资品牌授权的施耐德Okken、ABB公司MDmaxST、西門子8PT等柜型,以及公司正在完善的iKYN28A中压开关柜。从软件平台层面,重点推广“智能运维系统”、“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新能源微网系统”等产品。日前市场推广情况乐观,重点应用在轨道交通行业、机场行业、发电行业、数据中心行业。

2020年底,《成都市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刘世旭指出,川开电气希望把握这次机会,加大能源互联网方面的研发投入,将产品快速迭代升级;制定优惠推广政策,让市场认可和接受数字化、智能化产品;与四川省电力协会牵头编制智能运维地方标准,建立完善的运维规范要求;推进电力行业往能源互联方向转型。

“未来我们要利用好三年计划的窗口期,尽可能扩大市场客户群,在综合能源管理平台上深耕细作,打造世界领先的能源管理公司,让用户用上安全经济的新能源电。”

天味食品:拥抱数字经济,打造“灯塔工厂”

身处复合调味料的细分赛道,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味食品”)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正直面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风险、上下游话语权大等诸多不利条件,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继续领先,是其关注重点。

推进智能生产,塑造全新竞争力

一直以来,川调制造被定义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材料资源、制造人员的依赖较为严重。“在高速发展的前景下要想摆脱制约,我们选择了拥抱数字经济,主动推进智能制造。”天味食品相关负责人认为,对于食品企业而言,这样的选择能让天味食品更贴近市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满足新消费变化趋势,并通过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化,在产品力上实现优质高效,在竞争中获得差异化优势。

在成都市双流区和郫都区,天味食品正在扩建2个智慧工厂,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其中,郫都区新工厂预计2021年8月投产,双流区预计10月投产。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规划,这些智慧工厂以DCS、PLC自动化控制为基础,以Batch、SCADA数据采集为依托,以MES、WMS信息化管理为载体,可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管理新模式。据天味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智慧工厂上线后,产能将提高300%,有效解决高速发展可能带来的产能瓶颈,同时降低用工依赖,提高操作工人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实现劳动力水平升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50%,设备利用率提高超过30%,降低生产运营总体成本,实现质量、工艺稳定性的同步提升。

尝试云化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

目前天味食品正全力打造数字化、智慧化运营管理系统。通过进行生态链赋能的初步尝试,天味食品在营销数字化、智能制造、业财一体化管理、企业上云等方面均快速突破,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营销费用管理服务系统为例,天味食品主动拥抱云化应用,在行业内首创通过AI图片识别技术自动连接业务中台,上线第一年即实现收入与客户满意度同步提升,终端活动的实时准确率超过90%,整体流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以前平均要20-30天才处理完成的流程,现在只需1-3天即可在线处理完毕。

未来天味食品不仅会逐步对现有老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天味制造全面数字化,还将在新的天味生产基地建设中,充分运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按照“灯塔工厂”的高标准打造现代化复合调味品智慧产业园区。天味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传统产业,我们也有一个云原生的梦想,将以智能制造+数字化营销+管理中台化的方式继续提升,最终实现全数字化运营平台,为生态链持续赋能,与上下游同创共赢。”

4月1日,成都第一个冠以“数字”之名的产业功能区正式官宣——位于新津区的天府牧山数字新城新晋“上榜”,成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成都唯一一个冠以“数字”之名的產业功能区,天府牧山数字新城定位“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主导产业方向为数字建造、数字商务(数字教育)、数字内容等,其重要功能是“成渝数字经济新名片”。数字经济与工业互联网一脉相承,这无疑为成都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再次注入强心针。

赢在工业互联网发展赛道起跑线的成都,未来将继续顺应5G+工业互联网大势,同时持续发力核心要素。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分享道,一是抓好载体建设。加快国家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国家工业软件基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二是抓好项目培育。积极支持国家优秀平台来蓉发展,大力培养本地标杆平台。三是抓好融合应用。大规模培育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步伐。

猜你喜欢
成都市电气工业
八方电气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