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制造业如何蓄势图强

2021-05-23 22:44魏禾
产城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制造业领域

魏禾

“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我国将继续朝制造强国目标拓进,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盘,是众多企业、机构在复杂经济形势中倾力而为的成果,“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国企继续夯实“大国重器”底色,民營制造企业则亟需进一步蓄势图强。

制造业应具有“硬实力”

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将全球制造业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具有体量巨大、门类齐全、提升空间广阔三大特点的中国制造是全球诸多市场领域的重要供应端,这是因为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逐渐稳定、良好的产品品质,但也因此被非市场因素盯上,历经近两年来的贸易风波,在多重地缘、非正常因素的影响下,全球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有了明显的变化,“限制”、“提防”、“抢夺”等愈发高频。发达国家以“再工业化”之名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越南、印度等国家以低廉成本吸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我国制造业面临事实上越来越严重的双面承压。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制造业仍稳步发展,民营制造企业亦有亮点呈现,近期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提升,进出口增速比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出了13.5%,成为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其中,民营企业出口的家用电器、电脑、医药材及药品等商品增速均超过了70%。并且,今年初工信部公布了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在这项我国制造业领域最具价值、最有含金量的荣誉榜单上,民企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大却不强,小却不精

然而我国民营制造企业的问题仍是遮掩不住,“大却不强,小却不精”,中坚力量不甚稳定,头部企业数量稀缺并因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引来多重绞杀,境遇不佳。

胡润2020年中国民企500强前十位的企业分别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中国平安保险、蚂蚁集团、拼多多、华为、京东集团、字节跳动、美的集团,属于实体制造行业的仅有华为和美的集团,且一个排在第7位,一个排在第10位,相对靠后。另据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只有3家民营制造业企业进入前十,分别是华为(第2)、正威国际(第5)和恒力集团(第8)。再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名单,入围门槛为59.18亿元,全国共467家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30家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民营制造业企业前十有2家为计算机/通信领域企业,4家为冶金领域企业,2家为化工领域企业,1家为汽车制造领域企业,1家为电器/机械制造领域企业;前十强多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强省,其中苏州拥有28家民营制造500强企业,位居全国第一。

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才能实现技术的创新突破,民营企业迈过人才这道坎的呼声已经持续多年,部分领域有所好转,民营制造企业的人才建设始终不太被看好,专家建议,“一方面,政策层面、人才机制体制层面的持续创新和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正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业务前景、技术实力,正在日益成为吸引人才加盟的重要因素。”民营制造企业既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基层的骨干力量,需要让人才踏踏实实地把知识与技术凝聚在企业发展、技术创新上。

老制造亟需打开新格局

如果溯源,在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可说是潮涌进了制造领域,由“轻”至“重”,技术含量逐渐提高,特别是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民营企业敏锐地利用了原有制造体系中的资源(科研技术、人员),并较好对接了市场需求,绩效自然骤增。在后期的逐步发展过程中,民营制造企业与制造业国企厘清了分工、协作与竞争的关系,两大类别企业在竞合中共进,我国的经济政策也摒弃了两种所有制企业的对立形态,从有利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全力施为保障。

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精准帮扶重点民营企业,“对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民营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实施响应快速、程序简单、规则透明的针对性帮扶。及时研判产业链发展趋势,引导企业将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同时,推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民营企业转移,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平台建设,为制造业民营企业有序转移创造条件。”

产业链转移的影响也对民营制造业提出了新挑战。近年来,家具、纺织、电子、陶瓷等劳动力密集行业的民营中小制造企业举步维艰,其原因多为,“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已与发达国家生产成本相差无几;经营者缺乏向品牌、高端方向的转型眼光,低层次重复投资,产品竞争力下降;产能过剩,同质竞争现象突出,产品缺乏特色;部分企业为解决融资转向民间借贷,高成本更加剧倒闭死亡进程。”2020年,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受疫情影响生产能力下降,部分低端制造业订单转回我国,但日后这些已经承接了部分产能的区域生产能力恢复后,订单回撤将带来一系列问题,不过已经经历转移潮的部分民营制造企业对此也有所应对,回流后再度回撤的订单利润较薄不是企业的首选,“我们原先一些利润薄的产品做得比较多,现在实际上已经在往中高端转型了。”

打开“赋智”的工具箱

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是关键,制造业国企起到定锚作用的同时,需要充分发挥民营制造企业的重要功用。金融领域人士指出了民营制造企业智能升级过程中的三大难题,“实施智能改造的一次性投入较大,企业既担心投入风险,又怕丧失市场机会;智能制造需要持续的定制和升级,而供需双方缺乏深度合作的信任基础,因为持续的定制和升级需要信任;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金融需求,但是在行业内没有与之匹配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为民营制造企业赋智是必然举措,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涂建华认为,“除了大型民营企业,数量更为广大的中小制造民企也因国家产业政策引导、自身发展需要、疫情困境三大因素,陆续介入‘云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但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和资金实力相对薄弱,对于新技术认知不足,造成了智能化效果参差不齐。”为此他建议,一是引导民营制造业把握发展大势,坚定迈上智能转型道路。二是金融助力制造实体智能化转型“扶上马送一程”。三是发挥好龙头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整体带动作用。

为实现制造业稳步迈向高端,回天新材董事长章锋表示,必须加强重点对民营先进制造企业的扶持,其中关键要体现在精准度上,“要集中资源支持那些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在进口替代中发挥巨大作用、能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民营制造企业。”章锋对政策支持精准“滴灌”民营先进制造企业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要明确界定先进制造业扶持范围精准扶持,不能一讲民营实业都平均用力扶持,应聚焦半导体及关键材料、航空航天、量子通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七大行业的优秀头部企业;其次,应加大对先进民营制造企业财税、金融的支持力度。第三,应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第四,应不断营造先进制造业企业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尤其是对于先进制造行业的民营企业家要加强保护。”

制造业投资,需要时间来积累;制造业投资,需要营商环境来保障;特别是制造业中的民营和中小企业,更需要更多呵护与帮助。针对民营制造企业所存在的换代、融资、技术等多方面的痛点,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今年初在一份提案中提出了相关助力思路,“要特别注重调动民营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对于民营企业参与的高端装备国产化研制项目,建议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扶持。对于民营企业为国家或国防专门建立的高端装备制造生产线,可给予民营企业建线经费支持。”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制造业领域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领域·对峙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