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文化培养策略探讨

2021-05-23 12:34胡诗晨肖端
艺苑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跨学科培养策略

胡诗晨 肖端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复杂化,对于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被推上时代的风口,从而推动着传统学科体系的改变,高校各学科之间的交互协同渐次成为一种趋势。论文结合现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从音乐类跨学科现状、学理探究和困境出发,探讨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文化培养策略,旨在讨论如何构建科学动态的音乐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培养适应时代社会变革所需的应用型综合人才目标。

关键词: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文化适应;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J2019B117)、福建师大研究生教改项目(项目编号:Y2020JG05)阶段性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复杂化,对于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被推上时代的风口,从而推动着传统学科体系的改变,高校各学科之间的交互协同渐次成为一种趋势。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超越当前学科体系的局限,致力于培养能够处理当今社会复杂问题的协同型、创新型优秀人才。在跨学科教育渐成趋势的过程中,跨学科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环节。如何引导跨学科教学主体从学科基础、思维方式、方法论、文化融入等方面适应学科交叉融合的浪潮,培养满足社会所需的高层次多元化创新型人才,是我们急需解决和超越的实际问题。因此,本文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出发,探讨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文化培养策略,希望对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一、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学理探究

在研究生教育扩大招生的背景下,因高校、科研机构及专业表演团体工作岗位有限,有相当部分音乐类研究生就业去向为基础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或传媒、录音等交叉行业。社会就业岗位对音乐类研究生的需求缺口并非“专才”,而是以专项学术领域研究能力或专业表演能力为主,兼具多样化音乐专业技能、教学能力、音乐编创制作能力以及交叉学科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一专多才”,这就对音乐学科提出了体系内横向渗透和向上交互兼容的变革要求。

从音乐学科内部研究生培养体系来看,传统音乐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在研究方向和成果表现方式上“泾渭分明”。学术型研究生主要针对理论研究工作进行学术训练积累,以论文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在奏唱专业技能、教学法应用教学能力等匹配其他就业出口的培养方案相对薄弱;专业型研究生着重于音乐表演方向的培养,以音乐会汇报学期专业进展,但专业歌舞剧团等音乐表演岗位缺口主要由独立设置音乐学院毕业生填补,综合性大学和高师音乐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同样以中小学基础教育或企事业单位组织管理为主导,在此就业导向背景下,音乐学科体系内针对“通才教育”的兼容课程设置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另外教育部在加快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培养结构由以往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分别主导,转向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协同发展,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这就对过去“学专分离”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提出跨子专业学科的生态化体系调整要求。

此外,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行业的发展,新兴产业与日俱增,对音乐学科提出了向上一级学科交叉的要求。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电影、电视、广告、直播网络媒體和游戏产业的兴起,产生了音乐制作、后期编辑等复合型应用人才缺口,促进音乐与科技专业的建设发展。另外,音乐学科领域中许多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如音乐治疗学、音乐戏剧研究、音乐文献翻译、艺术管理、音乐人工智能等专业的设立,对音乐类研究生提出了新的报考方向和就业思路,对个人跨学科适应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现状和困境

跨学科有三个层次的界定,其一是跨学科门类:如艺术学与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医学等学科门类的交叉;第二,跨学科大类(一级学科):如艺术学下设的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之间的一级学科交互;第三,跨学科专业(二级学科):如音乐与舞蹈学下设的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巧理论、舞蹈学、舞蹈表演与舞蹈编导之间的专业学科融合。

音乐学科在学科交叉体系建设中相较于其他学科前行较为缓慢。音乐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学位,所包含专业表演方向如声乐、钢琴、小提琴等,较难与二级学科之外的学科体系产生交互。而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史学、音乐治疗等学术学位方向,原本就是立足于学科交叉建立的新型学科体系,在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上很大程度借鉴了美学、教育学、心理学、史学、心理学甚至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体系。另外,由于社会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每年音乐类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不乏一批从小接受音乐技能训练,具备专业音乐水平的跨学科门类和跨一级学科考生,给音乐学科理论研究和表演方式增添了新的学科思维和研究方法。在2021年2月20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新增了206个艺术类专业,其中音乐治疗、艺术管理、音乐制作、艺术与科技等新型专业近年来也是音乐类考生报考的热门。综上所述,目前音乐学科的跨学科培养,主要从交叉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研究方法、招生对象等层面介入。

不同学科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研究方法、概念术语和思维模式,各学科方向在目标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中,都有其独特的学科文化。跨学科研究生进入其他专业学习领域,会受到学科文化区别的影响。“文化适应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通过相互接触,给接触的一方或者双方带来文化模式改变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1]45-51跨学科文化适应在跨学科研究生群体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现状:其一,面对学科文化的融合采取积极态度,迅速适应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思考模式,认为学科文化冲突是产生新研究的土壤,在学科文化交互中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进入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二,在学科文化碰撞下,个体由于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畏难回避的消极态度,造成被边缘化的情况,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个人发展。其三,在跨学科体系中,个体只局限于关注适应新的学科体系,忽略母学科体系能力的深化积累,导致学科侧重点模糊和学科消解。在此现状中,如何实现学科文化的适应融合,是决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三、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文化培养的策略

(一)培养目标

针对新时代社会变革的需求,打破音乐学科体系内外横向和纵向的界限。依托大校平台,寻求跨学科交叉项目合作的软硬件支持、跨学科专业的设置以及制定有效的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在学科内部,加强跨子专业学科的联系,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学术型和专业型学科协同发展的基础应用能力课程,实现“一专多才”的人才培养。此外,结合跨学科考研录取研究生,以其本科专业和音乐学科结合为基点,寻求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新视角,拓展音乐学科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新思路。从文化适应的视角切入,促进跨学科体系、跨子学科专业及跨学科招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多点位辐射牵动音乐学科的稳步发展。

(二)培养结构的跨学科文化适应

“跨学科文化适应是一个知识补充和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文化之间链条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跨学科理念推广,学科文化适应状态与过去相比也有所改进,但仍然不能满足跨学科教育的创新需求。”[2]48-52目前音乐类跨学科培养模从模式方面讨论主要有跨学科专业设置、跨学科研究组织形式、跨学科项目模式以及跨学科课程模式等。但只着眼于硬件支持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如何促进跨学科文化的融合,发展跨学科受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必不可少的软件保障。

在音乐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结构层面,文化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科体系融合的文化应激过程。“在文化融入的过程中,当两种文化发生接触时,个体需要参与各种活动,面对各种困难,个体就会体验到应激。”[3]128缓解学科文化应激性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对交叉学科体系产生文化共感性,否则就会陷入情绪导向或回避导向的应对机制,不利于综合人才的优化培养。

激发跨学科研究生文化共感性的培养结构调整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模式:其一,促进交叉学科基础课程之间的文化融合。跨学科文化融合并非单一的基础课程相互补充,而是在交叉学科课程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学习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作为切入点。如联系音乐表演或音乐教学心理状态进行音乐治疗中的普通心理学教学,结合音乐鉴赏和音乐表演内听觉讨论音乐声学中的物理分析方法,从母学科的文化语境出发,找到与交叉学科产生文化共感性的连接点,循序渐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超越原学科体系的新型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其二,在培养结构中考虑到应用性和理论性的平衡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把握好应用课程(表演、教学、实践)和理论课程(文献、科研能力)的结合占比,同时可以课题项目形式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如“结合表演谈歌剧中的戏剧功用”、“结合音乐教育实践谈音乐AI教育的发展前景”等。其三,整合母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术交流讲座,引导学生关注各学科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法,在学科碰撞中找到新的切入研究方向。其四,从就业层面提供跨学科专业的工作实践机会和指导,引导学生对该跨学科专业的应用性和就业前景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情感指向,投射到主观能动的学科文化适应中。

(三)教学组织的跨学科文化适应

教学组织架构主要由教学客体和教学主体构成,跨学科教学组织架构的整合无论从“教”的教学客体还是“学”的教学主体层面,都提出了学科文化适应的要求。“在社会心理学上,个体所属的群体、与个体有密切的关系的群体被称为‘内群体(ingroup),而这些群体之外的其他群体被称为‘外群体(outgroup)。任何群体都会有内群体偏见(ingroupbias),因为对通过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良好评价,人们会拥有良好的社会同一性(socialidentity)。”[3]37

从教学客体方面来看,多数导师长期专注某一学科方向的研究工作,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内群体偏见”,如音乐学科对理工学科艺术感悟力的偏见、文学学科对音乐学科文字能力的看法,甚至于音乐学科内部学术型导师和专业型导师经常存在的对彼此学术能力或专业能力的争议等等,就需要建立起基于文化适应的组织制度,以防跨学科专业培养成为流于表面的伪概念。首先在导师团队设置上可以参照多学科多导师联合培养制,导师组至少由三名或三名以上不同导师构成,导师组的建立应考虑到导师专业背景、理论型及应用型的配比,如艺术管理专业可以由市场管理、作曲指挥、音乐表演、经济金融等方向的导师架构,不分主辅。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施行共同拟定,而非简单的分科汇总。同时教学方式上也可结合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小班授课和大班授课兼容,以及单个导师授课和集体导师授课互为补充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更大能量的文化适应碰撞及更为广阔的交叉学科视角。在导师层面实现跨学科文化适应的先行实践,也能为学生培养活动提供更多理论实践和心理层面的解决方案。

在跨学科教学组织架构的主体文化适应方面,可在小班制教学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构成。如跨一级本科专业招生的音乐类研究生(如英语专业、计算机专业、文学专业跨考的音乐类研究生),专业型的音乐表演研究生,作曲指挥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结合。在以“学”为主体的层面建构起跨学科学习系统的有机运转,与教学客体及其他要素形成一整套教学生态循环链。同时,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应针对每个独立教学主体构建动态化课程配置,形成导师、学生、课程三个层级的纵向深度融合与横向交叉系统。另外,在实践方面,可整合校外研究机构、歌剧院音乐厅、艺术经纪公司、文化传媒公司、音乐制作公司、教学一线和海外学术交流实践基地等多方面就业导向资源,融入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培养体系的建设,根据不同教学主体的培养方向特点及各类社会资源优势进行文化适应实践的有机整合。

(四)跨学科文化中的社交适应策略

影响社会文化适应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社会支持,在交叉学科培养中,是否获得群体情感和群体行为的支持,是促进跨学科文化融合的必要条件。不同一级学科的学生会给人不同性格特质的“刻板印象”,如计算机学科比较注重逻辑理性,文學学科相对感性。哪怕同是音乐专业的学生,由于方向侧重点不同,在社交行为上都会有不同的“群体气质”,例如表演方向的学生沟通和社交方式更多偏外向型,学术方向的学生更多倾向内敛型等等。实现跨学科研究生群体的社交适应,是迈出学科文化适应保证高质量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第一步,而社交适应中“接触程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这一环节里,除了在教学组织架构上考虑到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构成,学校层面可以在宿舍管理中考虑到不同学科方向、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混合安排。保证日常生活中的高接触程度作为社交适应的基点,当跨学科研究生无论在专业问题还是心理层面遇到瓶径,都能最快获得不同学科背景舍友的知识体系和学习心理模式的补充,形成常态化群体协作支持。另外,跨学科研究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科交叉融合中积极寻求导师的帮助,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专业实践活动、发展学术方面人际关系等,帮助个体在跨学科体系的文化适应中平稳过渡,实现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发展。

(五)跨学科培养评价体系建立探讨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在多学科融合基础上,需要一套新型的考评办法流程。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考评体系的制定,可以考虑到音乐理论研究、音乐表演实践、教学实践、音乐编创等模块的生态结合,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形成动态化评价体系替代标准化评价方式。针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结构、理论成果及应用能力做出综合评定,实现多元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导向。

“跨学科教育改革,不单是多开一两门新课、多上一两个交叉性专业,而是涉及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思维、传统习惯等各方面的复杂综合性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性的变革。深层次的改革不仅要有跨学科的观点,而且要涉及教育理论体系变革的多方面观点。”[4]326-327总之,结合现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探讨音乐类研究生跨学科文化培养策略,旨在讨论如何构建科学动态的音乐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革新所需的创新复合型应用人才。实现此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关辉.主动适应:跨学科研究生学科文化适应的理性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

[3]严文华.跨文化沟通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万书荣)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跨学科培养策略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老挝留学生文化适应度调查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