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废弃物的艺术再造
——以漆器作品《弃》的创作为例

2021-05-24 10:30温国星
魅力中国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徐冰硅胶漆器

温国星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近现代以来,工业革命到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类不适当的实践活动产生出了各类废弃物。无人居住的房屋,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工业生产中的废料等。其中建筑废弃物占的比例很大,在城市中较为普遍,但也是熟悉且容易忽视的材料,建筑废弃物大部分可以用来收回再利用,剩余的部分被弃之不理,失去最后的利用价值。

这类被忽略的材料在经过艺术手法化后,展现在观者视野中,会对观者的思维意识有着很大的冲击。基于此,尝试从艺术再造的角度试图改变这类建筑废弃物的价值,让其无用变有用,普通变特殊,不起眼变为艺术品。从艺术表现力角度重新认识建筑废弃物。

古建筑中的部分残桓断臂引来诸多人的共鸣,历史的沉淀,文化的象征,残缺美的体现等等,与大部分现代建筑给人的感受形成对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建筑在拆建中逐步成为废弃物。冰冷的建筑废弃物所显露出破碎且带有混凝土的红砖,参与到笔者的艺术创作中。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1]但从生活到艺术不是原封不动地直接搬移,而是要经过艺术的加工制作,这就是艺术的再造。再造——“remade”,也可理解为再生,也就是废弃物经处理后再次使用,想要将废弃物再造成为艺术品,则需要通过艺术手法再造废弃物。发掘废弃物的隐含价值,重要的是建筑废弃物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以长远的眼光重新看待废弃资源的利用,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开拓建筑废弃物艺术再造的可能性,从而为观者带来更新颖的视觉享受。

一、废弃物的视觉冲击

以徐冰《凤凰》作品为例,探究建筑废弃物对于观者视觉上的冲击,凤嘴是废钻土机,脖子是由许多废旧五金工具制成,凤冠是安全帽,凤凰身躯的一部分是铁锹组成等等,两只全权由建筑废弃物组成的凤凰翱翔在CBD的上空,按照徐冰自己的阐述:[2]“我希望它们既凶又美。凤凰用这些破的材料弄出一个这么漂亮的东西,感觉凤凰本身制造着一种假象、伪装。但它又是善意的,好像是凤凰本身的生理驱动所为,它要梳理羽毛,要让自己漂亮起来。”

夜间《凤凰》与白天《凤凰》形成极大反差,夜幕之时遍布它们全身的LED灯亮起,凤凰的凶猛与危险全部隐没,形成一个飘渺浪漫、梦一般的“凤凰星系”。白天之时凤凰的本体裸露在人们面前,废铜烂铁,建筑废弃物,坏掉的工具,完全和夜幕展现出来的形象不一样,在思想上也产生出极端的反差。经过徐冰手里的建筑废弃物可以给人如此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徐冰作品《凤凰》诠释废弃物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是未经提炼的艺术材料。

二、《凤凰》对个人创作的影响

艺术家徐冰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到了废弃材料的特殊性。当这件作品以废弃物去展出时,这对《凤凰》在原有承载体上变得更加危机感四伏,美丽且凶悍,像破旧的变形机器,面临着一种危机。记录了中国现场和这个时代的状况。最主要的是这件艺术品的形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象征意味的凤凰,作品利用现代建筑废弃物表现传统文化,在欣赏时产生诸多思考。这是笔者在建筑废弃物艺术再造时重要的想法来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漆器艺术语言与现代建筑废弃物相结合,以此表达笔者对于建筑废弃物的重新认识。

传统漆器独特的材质感和包容特性在得到完美解读后,足以唤醒甚至震撼人们的心灵。作品所表达的情绪与情感,观者可以自由想象。文章前部分说到艺术作品的承载体是建筑废弃物,不被人们所待见和重视,但[3]中国文化在音乐上有“大音希声”的艺术境界,在器物造型上有“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相同意境,这些是观者在艺术追求上的审美理想。

[4]传统漆器的创作以写实或装饰的手法来表达美感者居多,在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的设计中随着历史的更迭而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许多经典的造型样式,在审美意识方面,表现的是内涵,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具体表现有儒重充实、道重空灵、释重韵味等等。而[5]当代漆器从创作的时间、创作理念,观赏着的审美意识,表达的含义等各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漆器,在继承传统漆器的精神基础上不断创新,大胆借助各种媒介进行表达。

作品《弃》在造型上采用建筑拆解废弃后的红砖以及钢筋混凝土,因本身过于笨重,色调不协调等,所以用漆器脱胎工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艺术化处理,最终成为艺术作品。《弃》在造型方面继承传统漆器精神的同时大胆创新,器形多样化、概念化、抽象化。从艺术化的角度思考对客体的真实表达,使观者在视觉感受过程中得到心灵的一丝丝共鸣。

三、作品《弃》的艺术再造过程

作品《弃》作为艺术再造设计思维中最自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可以在笔者的抽象思维和形象表达之间进行实时反馈,使笔者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火花,草图(图一)绘制出建筑废弃物的残破、废旧、无用感,与传统漆器的优美呈现出反差感。《弃》以建筑废弃物作为当代漆器承载体的选择是笔者个人情感物化的形式之一。笔者将建筑废弃物再造为漆器艺术作品,目的是让欣赏者了解漆器艺术之美,试图进而加深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认识身边的废弃物等,发掘这些废弃物更多的可能性。

针对建筑废弃物的材质和造型的不同,翻模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也就不同,包括石膏翻模法、泥型硅胶翻模法、硅胶涂刷合模法等等。笔者在对选取的建筑废弃物进行研究分析以后,认为硅胶涂刷合模法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在《弃》的创作中所使用的是硅胶涂刷合模法(图二),硅胶是一种高分子弹性材料,在没有加入固化剂之前以白色粘稠液态形式存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固化剂和硅油调配不同粘稠度的硅胶,因流动性良好在建筑废弃物难翻模的地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经过前期不断的实验得出,硅胶模具对翻制后的建筑废弃物模型表面会造成一定损耗,使模型达不到笔者要求的精细程度。为此,再次进行大量实验,最终选用医用凡士林作为脱模剂,直接与建筑废弃物本身接触,再配合硅胶涂刷合模法翻出来的建筑废弃物便更为逼真细致,足以达到《弃》所要求的逼真程度。

四、漆器完成

漆器归根到底属于视觉艺术的一种,漆器色彩的绘制,材料的应用带给观者直观感受,不同材料和处理手法的使用给观者截然不同的视觉冲击。漆的使用作为漆器的表现媒介不容忽视,传统大漆其独特的材质神秘感得到解读后,足以唤醒甚至震撼人们的心灵。

当代漆器从创作理念,漆的使用,材料的多元化,表达的含义等各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漆器,《弃》的断层(如图)以紫红蓝等色彩绘制加以多层封漆,近平面以淡红和淡蓝漆封漆,整体用透明漆封漆多层以达到透亮的效果,形成很强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笔者在设计过程中秉承这一点,大胆借助各种材料以求达到笔者设计之初的预设效果,从建筑废弃物到当代漆器创作的再造转化,是对艺术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

五、最终效果展示

展示方式在整个作品的完整性中尤为重要,作品最终展示形式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漆》在展览中的整体艺术效果。建筑废弃物以漆器形式出现时必将考虑到用何种展示方式呈现给观者。笔者本次陈展方式(图三)将暖灯光投入其中,以营造气氛。展台摒弃以往常规白色展台,改为与建筑废弃物相呼应的黄沙展台,展览时漆器部分没于沙堆,以表现传统文化的消失和流逝。使得漆器的装饰艺术能重回观者的视野,同时也能启发观者的思想。尝试创新一种既有中国传统漆器文化脉络又有现代设计之感的新方式。

猜你喜欢
徐冰硅胶漆器
徐冰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双组分灌封胶发红异常原因分析
漆器收藏三问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精明的算计
女生大闹校长室:把妈妈还给我
硅胶刀具清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