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1-05-25 02:06田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5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高中物理

田茎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国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思想理念。高中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对中华人文精神的涉及。高中物理课知识点众多,理科思维强,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文就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

【正文】高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时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对中华人文主义的讲解,努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无形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思想影响。高中物理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地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输给学生,在文化思想上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及文化自觉。物理知识并非发源于西方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易经》、《墨经》、《考工记》等书籍对力学、电磁等物理知识均有记载。在高中物理讲解时,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更正学生对物理不正确的认识以及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丰富资料、实践检验两方面进行学习。

一、高中物理教育现状及高中物理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高中的学习带有着极强的目的性,“成绩论”的热潮让很多老师无法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而且高中的物理具有难度,其公式的理解,复杂的运算等讲解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在讲课时会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成绩的培养,在物理的历史来源、形成等会忽略讲解,从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知识从教科书上得知一些国际的概况,无法深究起源。而且教科书上相当一部分公式定理的发明者都是西方学者。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不禁会想物理究竟是西方,相信西方会比中国强大这种谬论。

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时期,需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培养。在高中教育中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思想文化上潜移默化的普及中华文化人文精神,号唤起学生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在学生三观形成上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在高中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丰富高中物理的学习材料

高中物理的学习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高中物理教育直面高考,需要不停地记忆学习。“成绩式”教育让许多家长站起来,教师也无法坐下进行素质教育。教师对物理知识的讲解侧重于对知识公式的传授和习题的反复改编讲解。学生对物理的来源历史等的了解只能从教科书上得知,教科书上是国际的概论,对其深究历史并没有涉及。而且教科书上相当一部分公式定理的发明者都是西方学者。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不禁会想物理究竟是西方,相信西方会比中国强大这种谬论。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物理的教学材料,例如《墨经》,《墨经》当中对于时间以及空间做出了正确的界说,并且对空间当中的时间和时刻作出了概念之分;同时解释了力可以让物体运作和加快运作的原因。并且诠释了物体的重量、下落、上举同样是一种力的论点。还说明了杠杆中的本与标可以调节杠杆的平衡等等;另外还详细的记载了凹凸镜的光学原理,以及几何光学的知识。在课上讲解时注重对公式的历史来源、精神内涵的讲解,并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进物理教育中。从历史的根源讲解物理知识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等,在思想文化上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三观形成上起积极引导作用。

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引用《墨经》。《墨经》是一本中国古代的物理知识教科书,这本书不光是一门学科,是所有综合知识的总概括,里面包含了丰富的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墨经》当中详细的记录了许多几何光学的知识。在古时候墨子就知道了光是直线传播的,因为墨子与他的学生们一起做了个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小孔成像”实验。在这本书中就详细的记载了对实验结果的精彩讲解。这也是人类对于光是直线传播的首次科学实验和解释。并且利用光的这个原理详细的解释了物体和投影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墨经》,还有《梦溪笔谈》与《革象新书》、《考工记》等古代书籍都是古代人对早期物理知识的发现与实践,具有极强的精神内涵。教师将物理知识的讲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从思想上传达中华人文精神。

三、从实践检验古人的智慧

物理是一门实践的课程,在物理教学中离不开具体动手操作的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古人书籍中的早期物理现象及知识进行实践的检验。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学生要培养质疑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成绩忽略了高中物理教育的意义。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检验古人的智慧,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质疑精神,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检验过程中,无形之中,学生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从实践检验是在高中物理教育中贯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液态变化。《滁州西涧》中有这样的描述“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舟自横”现象是晚潮和春雨使河水发生了湍急的流动,也就是说小舟被拨动了。小舟被拨动后,其合力矩也会发生变化。对于平行于堤岸的小舟,其合力矩变化的方向和小舟偏离的方向是相同的,力会使小舟越来越偏离原来的位置;而对于垂直于堤岸的小舟,合力矩變化的方向和小舟偏离的方向却是相反的,力会使小舟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塑胶泥和流动水进行现象模拟。学生用木棍模拟舟,在固定模型中,用塑胶泥制作岸边,用流动水承当小河,通过不断地更改舟的位置进行公式的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对物理现象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够更加深层侧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结束语】

高中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对中华人文精神的涉及。高中物理课知识点众多,科技型强,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仅仅注重成绩的提升,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王振东. 诗情画意谈力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刘然《高中生的三观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对策探析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