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耳后反S形双瓣技术在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5-25 02:51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植入术耳蜗皮瓣

张 雄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攀枝花 617000)

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ation,CI)属一种声—电转换电子装置,又可按CI赝复物(cochlear prostheses)定义。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于环境中分布的机械声信号向电信号转换,并将此种信号向患者耳蜗中传入,绕过呈损伤状态的毛细胞,对患耳于不同位置残存的听觉神经纤维形成刺激,进而使神经冲动产生,发挥促听觉重建和恢复的作用。同时,其也为特殊生物医学工程装置,可为听力损失患者言语交流及听力能力恢复创造条件。近年来,电子耳蜗植入技术日趋完善,指征不断放宽,手术安全性渐引起临床广泛关注[1]。轻型并发症包括暂时性面瘫、皮瓣血肿等,重型严重感染、皮瓣坏死、胆脂瘤等。据报道,术中耳后切口选择方式不同,也会对预后产生明显影响[2]。本研究探讨在电子耳蜗植入术中应用改良耳后反S形双瓣技术的临床效果及对皮瓣和肌骨膜瓣血供情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 例(83 耳)电子耳蜗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42耳)和对照组(40例,41耳)。观察组中男28 例,女12 例,年龄1~74 岁,平均(15.92±2.61)岁;先天性耳聋29 例,后天性11 例,其中左耳28 例,右耳10 例,双耳2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1~72岁,平均(15.87±2.72)岁;先天性耳聋31例,后天性9 例,其中左耳27 例,右耳12 例,双耳1 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与CI 植入工作指南[3]要求符合;(2)心理行为正常、精神智力发育正常。排除标准:(1)严重心理、精神、行为、智力障碍者;(2)听神经中断或缺如;(3)内耳严重畸形;(4)有各种手术禁忌证,如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不具实施手术的条件。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耳后S 形切口实施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步骤:取耳后S 形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使乳突开放,将圆窗膜充分暴露,在圆窗膜的前下方区域,对骨质磨除,以将耳蜗底鼓阶开放。在对窗膜开放前,应用生理盐水,对血液和骨粉冲洗。在对窗膜开放后,用10 mg 地塞米松完成冲洗操作,浸润1 min,植入电极后,取小块肌肉或筋膜对耳蜗开窗处做封闭处理,以对电极固定,后对皮肤逐层缝合。术中实施电极阻抗测试操作,阻抗呈正常显示后,结束手术。

观察组采用改良耳后反S形双瓣技术实施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步骤:常规备皮,在开展手术前1 h,取抗生素常规滴注,对感染进行防范,全麻下开展电子耳蜗植入术操作,消毒铺巾。经耳后入路,取肾上腺素混合液、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经皮肤、皮下注射,以使术中出血最大程度减少。对与耳后沟距离1 cm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取改良反S形皮肤切口;向后将皮瓣作分离处理后,有效翻起,将皮下颞、枕肌充分暴露,反向将枕肌及颞肌切开,至颅骨骨折处,对颞枕肌作钝性分离操作,将颅骨暴露,促交叉重叠的肌骨膜瓣和皮瓣形成,依据电子耳蜗植入体大小,用大号切割钻做骨槽和骨床。切除乳突部分后,将面后隐窝打开,对砧骨短突暴露,使面后隐窝扩大,至镫骨和圆窗龛显露,在圆窗龛前下区域1 mm 位置,用低速显微手钻实施打孔操作。在耳蜗开窗处,取地塞米松注射液作浸没处理,将电极轻柔精准植入,并用约2 mm 的小肌肉块对骨性开窗周围及电极处填塞,避免骨粉及血液进入。对植入体和电极固定,作充分止血处理,将术腔逐层关闭,应用3.0可吸收缝线对肌肉层进行缝合,应用4.0 缝线对皮肤外层缝合,取引流条于术腔放置,在次日,将引流条拔出。手术要点:将术区充分暴露,取型号适宜的切割钻做粗磨处理后,应用金钢钻进行止血,把术区骨床边缘位置磨光。做充分止血操作,含枕肌切缘及颞肌止血,以对血肿进行防范。分层对肌骨膜瓣和皮瓣缝合,将电子耳蜗植入体充分覆盖,见图1。

1.4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后助听言语识别率、左及右耳纯音听阈。(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5 疗效标准 痊愈:疗后耳鸣及耳聋症状均消失,听阈呈正常恢复,1 月内未见复发现象,言语识别率在80%及以上;显效:治疗后耳鸣及耳聋症状均明显改善,听力改善在25 dB及以上,言语识别改进在25%及以上;有效:疗后耳鸣及耳聋症状均明显改善,听力改善在15 dB及以上,言语识别改进在10%及以上;无效:未及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1 电子耳蜗植入体手术步骤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n(%)

2.2 两组听力、语言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助听言语识别率高于对照组,左右耳纯音听阈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听力改善情况比较

表2 两组听力改善情况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仅皮下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皮瓣坏死、伤口延迟愈合各2 例,肌骨膜瓣坏死、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各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²=5.000,P<0.05)。

3 讨论

目前,随着CI 装置的不断改进及完善,以及临床操作技能的娴熟,术后并发症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相关并发症的问题仍是耳鼻咽喉科医生需要警惕和关注的问题。针对全球开展的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并发症展开调查,为4.7%~40.0%,故对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常规C 形切口较大,反U 形切口会造成皮瓣坏死,常规S 型垂直切口也可引发皮瓣并发症。Alzoubi等[4]应用耳后双皮瓣技术开展耳蜗植入,对耳后小S形皮肤切口选择,再做与之呈交叉关系的直线肌骨膜瓣切口,并发症约1.2%,但此设计存在双斑重叠面积较小的不足。

实践显示,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皮瓣坏死为最多见的并发症。电极脱出或植入体暴露可由局部皮瓣坏死诱导所致,进而增加了二次手术风险,故临床对此一直较为重视。现阶段,已知引发皮瓣坏死的因素,即与医生未对皮瓣进行合理设计相关。若皮瓣设计欠规范,则会增加伤口缝合张力,对血供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头皮瓣过薄,可有植入体自头皮穿过的风险,皮瓣过厚,可对传递信号形成干扰,而对信号传导产生影响。总之,皮瓣设计合理,切口恰当,可防范皮瓣和肌骨膜瓣坏死。皮瓣的厚度需适宜,即可对血液供应提供,又可确保淋巴、静脉回流充足,同时可保证植入体与语言处理器相适应,经对合理的皮瓣进行设计,来防范相关并发症发生。而在对皮瓣并发症产生影响的因素中,以皮瓣的切口类型、位置影响最为重大[5]。

在此项手术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对手术切口选择的方式,如何界定切口是否合适,需具备下述条件,即术野可呈充分暴露状态,以为骨床制作打下良好基础;伤口可快速愈合,以降低创伤程度,获取理想的外观。既往所应用的反U 形和C 形切口,虽暴露效果良好,但因切取的面积较大,易对皮瓣和肌骨膜瓣血供产生影响,使死腔和皮瓣坏死风险明显增加。常规耳后S 型垂直切口因对皮瓣的静脉、主要营养动脉回流构成了阻塞,故易引发皮瓣和肌骨膜瓣血供不足,增加坏死风险。故在开展手术过程中,对皮瓣和手术切口进行设计和制作时,需重视对颞肌血供和耳后头皮血供的保护。就颞肌的血供而言,多以颞深后动脉和颞深前动脉为来源,而颞深后动脉属重要血供提供处,故在对肌肉瓣进行设计时,需避免该动脉发生损伤。而耳后头皮血流多由枕动脉、眶上动脉、颞浅动脉等负责供应,所有动脉与不同侧血管周围均有较丰富且多元的吻合支,故头皮皮瓣具较强存活能力[4]。

基于颞肌和耳后头皮等上述在血供方面的特征,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针对所选电子耳蜗植入术患者,应用改良耳后反S 形双瓣技术方案。采用此项技术,可防范颞浅动脉发生损伤,不会对头皮的血供构成影响,后对皮肤分离,完成皮瓣制作。采用此类型切口,可使皮肤撑开时形成的张力最大程度减少,进而降低对皮瓣血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反向将骨膜和肌肉层切开,对肌骨膜瓣制作,切口在颞肌下边缘处,从骨膜处对颞肌作逆向分离动作,可为颞肌血供提供保护,防范颞肌瓣出现缺血、坏死的情况。当逐层对皮瓣和肌骨膜瓣做复位缝合操作后,可促双层交叉重叠结构形成,皮瓣在上,肌骨膜瓣在下,此种重叠面积,大于既往术口,促使主机与外界环境之间为隔离状态,即肌肉切口外侧皮肤较完整,皮肤切口下缘区域,有相对完整的肌肉组织分布,进而促呈交叉状态的密闭术区形成[6-7]。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因应用改良耳后反S形双瓣技术,将颅骨充分暴露,为骨性移植床制作提供了理想条件,防范非直视下,电钻可能对肌瓣构成的损伤,同时,可利于止血工作的开展;肌瓣和皮瓣表现为重叠交叉的状态,可使移植物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降低移植物外露风险;对肌瓣和皮瓣供血造成的影响均呈较少显示,为皮瓣存活打下了良好基础,降低了皮瓣坏死几率[2]。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言语功能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改良耳后反S形双瓣技术的应用,可增强患者对声音的感知、理解、识别能力相关,进而使患者获益。

综上,在电子蜗植入中应用改良耳后反S 形双瓣技术,可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听力言语功能,且具更高安全性。

猜你喜欢
植入术耳蜗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期间的应用效果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同轴双导管技术在后循环颅内支架植入术的应用
人工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