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1-05-25 01:20王石磊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亚急性外伤性血肿

王石磊

( 阜新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 辽宁 阜新 123000 )

脑内血肿就是患者头部经外伤后由于脑实质内出血所产生的血肿[1]。脑内血肿在临床上分为2类,一类为急性脑内血肿,另一类为亚急性脑内血肿。亚急性脑内血肿通常于伤后4-21天内产生症状[2-3]。最近几年,临床上通常采用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方式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且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4-5]。为了探究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治疗过程中采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这一期间收治的88例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患者,分为2组分别予以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并对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优势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这一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患者,全部患者或家属自愿参与此研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将多发性脑内出血者以及脑补显著挫伤者充分排除。采用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范围22-64岁,平均年龄(43.25±21.42)岁;病程区间4-18天,平均病程(11.15±7.45)天;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4例,高处坠落伤12例,暴力击打伤8例。观察组4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23-63岁,平均年龄(43.47±21.58)岁;病程区间5-17天,平均病程(11.42±7.72)天;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高处坠落伤11例,暴力击打伤6例。2组患者在致伤原因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处理分析方面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法如下:全身麻醉,用CT定位对血肿量最多位置进行明确,使其作为手术切口。于既定切口处做切口直至颅骨表面,选择颅骨钻孔使骨窗直径有效扩散,随后切开硬膜,选择穿刺针对定位患者的血肿腔进行穿刺,沿着穿刺通道置入神经内镜,于内镜阴道下清除血肿凝块,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直至手术视野清晰,但若患者血肿凝块较大,需用活检钳夹碎,防止硬性清除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清除血肿且冲洗干净后,对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情况认真观察,针对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止血处理,有效放置引流管,手术结束。术后有效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并予以头颅CT复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应用尿素酶等,并做好相关临床症状的处理与护理工作。

3 评定指标[6]:(1)血肿清除率。术后1周2组患者接受头颅CT检查,对脑内血肿清除情况密切观察;(2)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予以分级:1级表示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2级表示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恢复,能够独自生活;3级表示日常生活能力不佳,不可独自生活;4级表示仅能卧床,但意识清醒;5级表示植物人状态;(3)认知功能评分。根据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对2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半年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分数越大,说明认知功能越强;(4)生活质量评分。根据脑卒中影响量表对2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半年生活质量予以评定,分数越大,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5 结果

5.1 2组治疗后血肿清除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清除超过90%比率为84.0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7.2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清除60-90%、低于60%比率分别为13.64%、2.2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22.73%(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血肿清除率对比(n,%)

5.2 2组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1级、2级所占比例分别为34.09%、54.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5.91%、22.7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3级、4级所占比例分别为9.09%、2.2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91%、2.05%(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对比(n,%)

5.3 2组手术前与手术后半年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手术前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半年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并且观察组手术后半年认知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

表3 2组手术前与手术后半年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讨 论

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主要是因为头部外伤导致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发病较短时间内,患者脑内的出血位置会产生血肿[7-8]。因为血肿的压迫作用,导致脑部血流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脑组织产生缺血缺氧表现。并且脑内出血位置由于受到白细胞浸润的影响,形成大量自由基,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导致脑组织受损[9-10]。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但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对患者有较大创伤,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11-12]。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是在传统血肿清除术的前提下,增加了微创治疗理念,与常规微创手术不同,神经内镜介导于小骨窗下就可以完成置入与操作,不必做大切口确保手术视野,降低了手术对脑组织的创伤,因此,对患者自身组织完整性的保留有积极影响[13-14]。内镜操作具有直视性与引导性,可同时对患者进行探查、止血以及及冲洗等措施,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确保血肿充分清除,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有促进作用[15-16]。值得注意的是,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的过程中,在术前需注意精确血肿位置,确保手术操作效果充分体现出来[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清除超过90%比率为84.0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7.2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清除60%-90%、低于60%比率分别为13.64%、2.2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22.7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1级、2级所占比例分别为34.09%、54.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5.91%22.7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3级、4级所占比例分别为9.09%、2.2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91%、2.05%;观察组手术后半年认知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治疗过程中采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显著增大,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亚急性外伤性血肿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布鲁氏杆菌病的疗效分析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