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研项目管理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2021-05-25 08:34董文杰杨益斌叶蔼瑜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成果流程教研

董文杰 杨益斌 叶蔼瑜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大幅增长,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已转向注重内涵发展的重要时期。教研项目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促进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重要途径。但现行的教研项目管理理念与模式存在诸多弊端[1]:项目建设流程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方式粗放;项目信息丢失、存档缺失,数据统计、分析困难;教研成果搁置,缺乏信息公开共享……制约了管理效能的发挥。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教研项目管理内涵及遇到的問题,提出涵盖以规章制度为基础的项目管控流程、与流程相契合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成果推广深化机制三方面管理效能提升的策略,形成“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见图1),推动教研项目管理持续、有效发展。

二、构建科学完备的项目管控流程

教研项目的管控流程包括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建设、结项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都影响着教研项目完成质量。[2]强化过程管控是项目建设的有力保障。针对以往管理流程不规范,监管方式粗放,教研成果搁置等问题,调整优化立项指南,加强项目建设进度监管,规范配套经费使用管理[3],增加教研成果总结、推广应用,形成持续改进、不断上升式的动态循环管控流程(见图2)。

动态合理制定立项指南。在项目开展的初始阶段,最关键的工作是明确项目的概念和制定计划,并使之与未来的活动场所相适应。体现在教研项目管控流程中就是要合理、有效地制定立项指南。除了应充分结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国家、省各级教育政策,还要融入现有研究经验、成果,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正确引导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方向。此过程是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

加强项目建设监管。制定《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规定项目的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立项之日起的两周内项目开题,学校组织专门的项目开题报告会,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并评议与指导,明确项目的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目标,确定最终的研究方案。建设期间参照项目研究计划进行阶段检查,对检查不合格者,停止经费资助,取消校级教研项目资格。建设期满后,组织专家评审验收,并将评审结果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

规范经费使用管理。制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经费配套办法》,项目按级别高低配套不同经费金额,并按立项、阶段检查分两次进行限额度拨付。对于不能按时开题、阶段检查不通过的项目,终止其项目经费的拨付,未使用经费收回学校账户。经费使用范围和比例严格按制度执行。

三、打造教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

采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会性网络服务等新型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打造一个智慧管理、智慧教研、智慧服务的统一、多维度的虚实一体信息管理平台[4],实现项目在线申报、在线评审、在线管理、在线成果展示、在线信息采集,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教研项目管理效能。

项目管理平台包含项目申报子系统、项目评审子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和项目成果展示子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基于Web技术开发,打开浏览器即可使用,并同时支持数字校园建设的开放性平台,避免学校信息化建设中产生信息孤岛。管理平台能够从整个业务流程上跟踪教研项目管理建设的过程。项目负责人在平台上可以基于学校开放的项目活动进行项目申报;评审专家基于设定好的评审指标对项目进行专业的评审,给出文字意见并打分;管理员对校内所有的项目进行整体的把控和管理,设置专家意见对项目负责人可见,实现专家与项目负责人之间的对话,提高项目申报与建设的总体质量。

平台支持项目从立项、建设到验收及经费管理的过程性管理,并可展示学校各种申报项目建设情况、教学研究的成果,建立起教研成果共享资料库。教师可以在这个资料库找到相关教学实践的过程和效果,大家相互借鉴和学习,促进教研成果应用推广。同时,成果资料库的建立还有助于教研项目的日常管理,尤其是在项目立项时便于杜绝重复立项,更有效地发挥有限教学资源的功用。本校教研项目管理平台纳入数字校园综合平台,并与财务管理系统对接。项目立项后名称、负责人、编号、配套经费等信息同步录入财务管理系统。同样,项目负责人的经费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系统即时推送记录在项目管理平台。解决以往经费使用、监管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

四、成果推广应用制度化、系列化

严把项目验收质量关。制定不同等级的评审和鉴定标准,组织验收评审专家,召开项目验收会。评审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给出指导意见。同时,课题验收结果将与其他课题申报条件挂钩,对优秀课题项目负责人还会给予破格政策。

加强教学成果评奖工作。成果的评价、成果价值的衡量,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大小为主要评价标准。一个优秀的教研项目应重点关注学校教学改革质量的提高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建立健全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主力打造校级教学成果评奖,推进校级、省级、国家级三层次申请与评选推荐工作,并对优秀成果予以资金奖励。

大力推广和应用教学成果。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是教研项目建设的重要目的。在项目结项后,组织成果交流推介会,分享、探讨项目的研究情况,对鉴定等级优秀的项目推广介绍,项目负责人之间形成良好交流,思想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形成“奖励——推广——项目研究”(创新——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促进优秀教学成果的实践与推广。

五、结论

教研项目的良好运行与建设,对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师层面,通过项目资助形式,改善教师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研究;在学校层面,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制定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和流程,建设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广泛的成果实践与推广,多途径提升教研项目管理效能,为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与速度、深度与广度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黄仁刚.应用型高校教研改革项目管理现状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 53-54.

[2]秦俊,肖静.高校教研项目管理流程的优化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4): 263-265.

[3]旷昕.教研项目规范化管理对教学改革质量的影响研究[J].教育观察,2017,6(19):40-41.

[4]周健,等.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3): 159-162.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教研项目“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8GXJK-300);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教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与实践(2018JG-019)。]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成果流程教研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验收成果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