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2021-05-25 08:34张凯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行业协会广东校企

张凯琳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阶段,各个省市、学校以及行业协会、企业都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把握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征,围绕着合作模式、招生形式和课程改革等重点项目开展多方面的探索。目前,试点单位普遍采用的体现“双主体育人”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学校+企业、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学校+产业园+企业等。在信息服务行业,尤其是呼叫中心客服专业领域还没有形成一种校企双方满意、行业内普遍认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本文将结合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在呼叫中心客服专业领域开展现代学徒制所取得的经验,依托已经成立的“新媒体运营人才学院”,探索总结出一种“学校+行业协会+企业”的现代学徒制合作模式,为信息服务行业以及其他行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提供一些借鉴。

一、现状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但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基本以学校为主导,企业虽然对技能型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但是却很少直接参与其中,调研企业岗位需求、分析企业反馈意见、企业师傅的培训考核、比较培养目标能力与岗位任务、调整课程体系等都依靠学校完成,学校的任务和压力很大。因此,职业教育迫切需要一个在企业之上,且了解行业企业需求的组织来协调指导。行业协会能发挥相应的职能和作用,从而使职业院校解放出来,更好地进行企业课程建设。

在当前“校热企冷”的状态下,企业只有在出现工人招工难问题时才考虑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且合作内容较为单一,但企业在提供岗位的同时,理应是职院在现代学徒制实践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有力参与者。不过由于有些企业规模有限,不愿意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参与,难以按职院教学计划完成对应的课程教学。所以,在政府层面无具体行动的前提下,行业协会需要在其中担负起更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是行业企业的代表,天然具备成为协调校、企、政等多方面调和剂的优势,可以通过整合企业需求的同类岗位信息,将传统的校企一一对应模式变为面向行业的校、企一对多的模式。而且,行业协会可以为多方合作搭建起平台,为校企政多方的沟通提供服务。这样,既能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方的利益,又能弥补行业协会当前职责的缺失,促进多方关系的和谐发展,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前进步伐。

二、案例分析——现代学徒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呼叫中心方向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东邮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广东省内唯一的通信类高职院校,并获批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共三个试点专业进行人才培养——通信技术、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广东邮院开展学徒制试点建设的四年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实践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拥有多个人才培养基地。

为了发挥行业的引领作用,整合行业资源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2017年,广东邮院与广州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了“新媒体运营人才学院”(以下简称“人才学院”)。为校、行、企三方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和教材、开展行业认证、制定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等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广州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是在广州市外经贸局、市科信局的指导下,由在广州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科研及培训机构等经济组织自愿结成的行业性、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里大部分企业拥有呼叫岗位,且政府部门对呼叫行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视,不但认定了一批专业培训机构,还提供了相应的培训费补贴,从政策、平台、资金等方面对企业、学校、培训机构等给予了大力扶持。

1.建立合作平台

广东邮院和协会共建的“新媒体运营人才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广东邮院校长担任理事长,协会领导为副理事长,二级学院院长和企业代表组成理事会共同运营。人才学院下设三个部门,分别是对外合作部、发展研究部、教学培训部,主要职责包括合作办学、标准研制、课程与教材开发、培训认证、产学研合作等。

2.联合开展招工招生

广东邮院共两种招生模式:先招工后招生、同步招工招生。广东邮院根据协会提出的现代服务业人才要求,调研掌握行业动向,指引行业用工需求,联合协会、企业、学校,同时对中职生进行面试,根据面试成绩和自主招考成绩择优录取。这种同步招工招生的方式,通过“订单班+就业+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衔接,一方面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为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好的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面向在職人员招生出现的生源逐年递减的困境。同时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并衔接了中职院校就业,拓展了技能培养的延续性,实现了人才的“承上启下”。

3.共同制定岗位标准

广东邮院联合呼叫中心和行业共同开发“企业师傅在岗辅导能力提升”培训课程,内容涵括在岗培训认知、在岗培训技巧、目标辅导技巧、辅导沟通技巧、教练式辅导技巧等。同时,组织企业师傅进行培训和认证,实现企业师傅持证上岗。为了解决岗位实践教学难记录、难评估、难管理的问题,广东邮院组织开发了岗位实践平台APP,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岗位实践教学全流程信息化,将有效提升岗位实践教学的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两年与行业协会的现代学徒制合作探索,也发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包括行业协会在学徒制合作过程中的权责、利益和积极性等方面的问题。

1.行业协会在学徒制中的权利及责任未明确,应强化政府作用,优化合作环境

政府驱动是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特点,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行业协会目前作为校、政、企三方协调者,既能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方的利益,又能促进各方关系的协调发展。但行业协会除了此责任外,其实还能承担与学校企业联合制定行业标准,助力人才培养发展等职责。因此,行业协会需要改变自身在学徒制发展中的定位问题。要想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就必须在法律上明确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能,保护其合法权益。要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发展中的作用,就要理清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和企业权责,形成分工明晰、有序配合规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在行业协会和职业教育都面临转型的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力量,为职业教育打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行业协会在学徒制改革中的利益未明确,应建立利益纽带,激发内生动力

行业协会虽没有管理权力,但是在学徒制合作过程中可以为多方合作搭建起平台,为校企政多方的沟通提供服务。行业协会对内是自筹经费进行管理,对外则是通过沟通对话向政府表达本行业的利益诉求。协会代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启动和运作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且企业逐利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在行业协会的活动中得到体现。因此,要分析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诉求,找到各方的契合点和平衡点,建立利益纽带,让协会、企业、学校等参与方在合作中都能有所收益。

3.行业协会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有待提升,应依托项目探索,逐步建立机制

由于行业协会在学徒制运行过程中的职责、利益等问题未明确,故其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有待提升,共建的人才基地会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在运行模式尚未成熟之际,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最好以具体的项目为依托,以明确的建设目标、内容、标准作为抓手,有具体的组织机构负责执行,有明确的责权利约定作为规范,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方统筹协调,逐步完善机制建设。依托具体的项目,而不是松散的联盟,能更好地把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可以发挥的作用落到实处。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重大突破,能有效解决企业用人、育人、留人等难题,非常符合呼叫中心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广东邮校与广州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共建的“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学院”,有效实现校企合作、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形成现代学徒制办学的外延持续力。通过“内生动力+外延持续力”形成的“内生外延”机制,就是广东邮院持续探索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长效育人的机制。

参考文献:

[1]钱晔.行业协会参与现代学徒制“中国化”发展动力研究[J].广东经济,2017(6).

[2]胡琰,段潇乐.行业协会在当前“现代学徒制”模式中的作用及定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7).

[3]阴法明,杨前华.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主导作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7(11).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行业协会广东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粤来粤美”
行业协会腐败
行业协会改革方案出台
行业协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