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汽修专业任务驱动教学

2021-05-25 04:17何章文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证书驱动模块

何章文

职业学校实行“1+X”证书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必将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动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但同时也必然会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方法带来巨大的冲击,带来新的问题,引起新的思考,产生新的方法,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根据这一制度创新,探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1+X”证书制度与汽修专业

(一)“1+X”证书制度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完成学历教育任务,提高文化素质、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又要完成职业技术教育任务,掌握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因此,评价中职毕业生的“1+X”证书制度就应运而生了。“1”是指学历证书,是学生在学校完成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X”是若干模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标志。“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个模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一评价制度,是对毕业生的双重评价,既满足了学生的学历需要,也满足了学生的就业需要。实行“1+X”证书制度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必然会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提高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任务:汽修专业教学内容的核心

“1+X”证书制度必须具备相应的课程体系。显然,现行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1+X”证书制度的要求。在未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之前,我们可以采取整合教学内容的策略。

中职汽修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初级)包括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汽修专业某些核心课程,对应汽车的某个系统,也对应汽车行业的某个职业岗位,具体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分系统和模块进行,一个系统或模块可能涉及几门专业课的内容。每个模块含有四个任务,每个任务又含有五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都是现实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由此可见,任务是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载体。

现有汽修专业的教学计划没有按照“1+X”证书考核模块开设专业课程,“1+X”证书某一个模块的内容又分散在几门课程里,这就必然导致专业教学与证书考核不对称。因此,汽修专业教学内容整合就是要做到书证相互衔接融通。教学内容整合必须坚持以任务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组织教材。

(三)任务驱动:汽修专业有效教法

汽修专业教学必须认真贯彻“1+X”证书制度的精神,加强与汽车企业交流与合作,参加企业岗位实践,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并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同时,这也为汽修专业教学提供了大背景,成为汽修专业教学的基本前提。

基于“1+X”证书制度的汽修专业教学方法,应充分考虑“1+X”证书制度的考核要求与职业岗位素养,做到教学过程对接考核过程,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任务驱动课型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培养团队意識。

二、基于“1+X”证书制度的教学内容整合

(一)以教材为主融通证书内容

在“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中职汽修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涉及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核心课程,并没有专门“1+X”证书考证的教材。因此,在以核心课程为主的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内容,把它整合到专业课程中来。在实训过程中,贯彻考核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匹配评分要素,注重岗位素养,严格训练学生,使其熟练掌握。

对于同一门课程和系统的知识与技能点,以现行教材和设备为基础,把X证书的考核内容和要求融入现有的教学任务中。如,X证书考核任务电池起动性能检查,包含的作业项目有起动电压降检测、漏电电流检测、电池充电电压、电流检测、电池静态电压、电量检测、电池充电操作、电解液测量和电池型号、类型判读。这些知识与技能点是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中电源系统章节的内容,但是部分内容现有教材中没有,如漏电电流检测。这就要整合X证书考核内容与现有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材相对应的章节内容,以考核标准与流程来训练学生,把知识和技能点融入现有的实训设备卡罗拉电池起动性能检查的学习任务中,以驱动学生学习。

对于同一门课程不同章节相似的知识和技能点,以检测设备与工具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整合,融合X证书的考核内容。如,X证书考核任务要用到多功能万用表的有:电子元件检查识别——控制模块的电子元件检测的作业项目检查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继电器等;起动机的检查保养——检测吸引和保持线圈,起动继电器;发电机的检查保养——检测定子、转子、整流器;灯光电路——熔丝、导线、继电器;过滤通风系统——鼓风机、风门电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些检测项目整合为多功能万用表使用的学习任务,运用任务驱动法,制定项目轮转表,分小组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检测,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二)以任务为主构建教学模块

汽修专业“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确定工种与岗位,按照每个岗位的职责,依据汽车专业教学有关规定并参照国际权威的汽车维修技术与培训学习资料,借鉴相关国际标准考试模式,分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又分为若干个小任务,这些小任务可以作为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又可以作为教材中的典型学习任务。教师整合教学任务,构建学习模块,设计学习任务,达到课证融合。如,学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时,可以构建“1+X”证书的“汽车电子电气与空调舒适系统技术”模块,并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见表2)。

对于不同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要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把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其包含考核任务的所有知识点与技能点。如,汽车电路查询识读任务包含汽车发动机中发动机电控系统电路图查询、电流走向及信息标注,汽车底盘中变速箱电控系统电路图查询、电流走向及信息标注,汽车电气设备中车身电气系统电路图查询、电流走向及信息标注三个任务。以本校实训设备卡罗拉汽车电路查询识读为典型工作任务,以所任教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主,整合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让学生在学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中把X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掌握。

三、基于“1+X”证书制度的任务驱动教学

(一)任务及其设计

任务一般指工作任务或教学任务,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要把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能够反映真实的工作情境,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直接联系;完成任务需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的教学内容。任务具有典型性和规范性的特征,因此,任务必须真实、简单,易于操作。同时,要注意到任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任务驱动教学

汽修专业的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与技能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宗旨,教师结合工作任务有效地设计学習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任务驱动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主体性

在任务驱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完成任务的执行者。“1+X”证书考核任务需要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动手完成。任务驱动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协作,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课堂节奏紧凑,气氛活泼有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2.情境性

任务呈现具有现实意义,是汽修工作岗位经常遇到的情境。任务的提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动机,引起认知矛盾,使他们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要创建以实操室为主、教室为辅,配有多媒体的教学场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操场要与“1+X”证书制度要求相一致,培养学生规范的职业素养。

3.实践性

任务驱动课型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完成任务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设计的任务要通过台架或实车操作来完成,教学内容与“1+X”证书考核内容融合,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熟练考证内容、操作流程与规范,突出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

(三)任务驱动课型

任务驱动课型是从学生职业生涯出发,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建构主义教学和行动导向教学为指导思想,通过工作任务引领课堂教学,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为形式,给学生较为真实的实验情境,学习和实践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一种专业课教学课型。如,检修汽车起动系统可以按系统组成、部件结构、电路线束设计成四个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据此,我们把任务驱动课型结构设计为:提出任务,引导自学——分析任务,小组学习——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成果展示,学习评价。

四、任务驱动课型的课堂实践

下面以学习任务“汽车充电系统认知与维护”为例,简述以任务驱动课型实现课证融合的课堂实践过程。

(一)提出任务,引导自学

用真实的汽车故障案例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这样设计任务:一辆丰田雷凌轿车,车主反映这辆汽车有时启动困难,启动后,电源指示灯常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你能不能排除这个故障?如果你是维修技师,你该怎么做?用真实的故障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导他们学习“汽车充电系统认知与维护”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实际上是提出了本课具体的学习任务:充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检查方法、检查部件与流程,以及案例故障排除。

(二)分析任务,小组学习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若干个学习小组。由小组长组织组员开展小组学习讨论。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查找教材和车型的维修手册等,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任务充电系统的组成安排学生在实训的车辆上自行查找充电系统的组成元件,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读汽车线路的能力。任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析磁生电、电生磁的现象,弄明白其原理与构造,有利于分析故障产生机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1+X”证书考核和职业岗位要求,教师引导学习小组分析讨论产生充电系统故障的原因,查找维修手册及维修标准,使用合适的工具,制定最优的检测系统故障的流程。通过分析理论与动手实操相结合,学生提高了处理信息、协同作业的能力。

(三)动手操作,完成任务

学生按照制定好的最优方案,对案例车辆进行故障排除。教师创建“1+X”证书考核和企业的作业环境,让学生了解考证(工作)环境,做到与“1+X”证书考核和企业工作环境无缝对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安排一人动手操作,一人录像,一人记录,一人查阅资料,一人准备工具,大家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若遇到难题,及时找教师解决,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四)成果展示,学习评价

每个小组用视频展示本组学习过程,讲解检测案例车辆遇到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与其他小组交换意见,互动学习,使知识升华,内化于心。多元评价学生,从全过程、全方位去把握,正面乐观,发现学生的亮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知识掌握、组员配合、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他们,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基于“1+X”证书制度的汽修专业任务驱动教学,要充分理解“1+X”证书制度的内涵,从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出发,结合学校的设备,把X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现有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出典型工作任务,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第十八届特约教研员”专项研究课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任务驱动课型的研究——基于1+X课证融合的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证书驱动模块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少就是多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