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法初探

2021-05-25 10:44姚建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7期

姚建华

摘要: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及时地解决《卖火柴的小女孩》文字多、篇幅长、容量大、头绪多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对长篇课文适当缩减、巧妙分解,总结学习的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实现学生语言发展以及精神成长的双重教学目标。本文从多样朗读、聚焦细节、凸显重点、对比品析、丰富积累等方面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样朗读;聚焦细节;凸显重点;对比品析;丰富积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273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传世之作,改版后是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制定了本课这样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自读,学会生字词,梳理顺序(卖火柴-擦火柴-被冻死);多样阅读,抓住环境和细节描写,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处境;聚焦5次擦燃火柴的部分,说出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与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及自己的感受,关注小女孩的命运。课文长,课时少,到底怎么处理?经过反复的磨课、修改和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多样朗读,入情入境

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不但有助于理解所学的课文内容,还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教学本课时,配合一段寒风呼啸、迂回低沉的音乐播放,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天冷极了,下着雪……”教室鸦雀无声,学生马上被带入情境。接着随着音乐的继续播放,学生开始速读整篇课文。学生认真地、全身心地读着,教室里书声朗朗。然后自由放声朗读,边读边画上自己的獨特理解、真实感受的词句,深入文本。最后进行全班多向交流,老师也参与其中。这样朗读,学生等于和书中的人物、作者进行了深入对话。同时,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紧扣词句,聚焦细节

选取最有价值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命运,对学生进行恰当地训练,把握本质,对教材做出艺术化的处理,将可以聚焦重点,凝聚力度,深入探究,提高实效。

课文开头写小女孩“卖火柴”,就直接对小女孩的大拖鞋、金黄色的头发和当时恶劣环境进行了描写,教学时抓住“那么大---一向是他妈妈穿的”“赤着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哆哆嗦嗦”和“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家里跟街上一样冷”等这些细节处,和家家户户欢度大年夜形成反差,便可使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为以后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感情基础。另外,小女孩擦燃火柴出现幻象的过程,也属于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自主提取信息,要求在每个自然段中圈画出“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飞走了”等关键词语,再合作交流。如此豁然贯通,一下子便把读书的“金钥匙”交给了学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童话的艺术魅力。

三、凸显重点,举一反三

凸显教学重点,紧扣课文中的点晴之笔,常能起到提纲挈领,统领一段或一篇主要内容的作用。我将重点句的理解和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

在处理“擦火柴”部分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接着请五位同学把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部分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擦火柴?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看看书,同座讨论讨论,然后我们再一起研究。

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第一根火柴灭了,她为什么紧接着又擦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呢?女孩为什么“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同学们想一想,她怎么会看到这些东西的?

然后让学生以自读自悟的形式仿照第一次擦燃火柴的老师的学习方式自己学习。学生自己拎清其余四次擦燃火柴的“线”:“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文中反复用这种相同或相近句式描写,是为了突出什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走路,自己说话,这样既锻炼了他们自学的能力,又让他们学得津津有味。同时也遵循了本课教学的思路,减缓了长课文的理解坡度,加深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对比品析,多元感悟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最突出的描写手法就是对比,对比的运用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和资本家对劳苦大众的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因此在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对比描写:一是“大”拖鞋与“小”女孩的对比。“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的确穷得连鞋都穿不上。即便这祥,最令人觉得可怜的是,这么“小”的一个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光着头赤着脚、孤苦伶仃地在街头卖火柴。二是小女孩光着小脚与美丽的金黄的长发对比。文中写“雪花落在她的金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拉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读到这里,谁都觉得小女孩长得实在美丽可爱,如同 一个坠落人间的天使,但她自己因为又饥又冷,根本不会注意这些。三是饥寒交迫中的小女孩和温暖的人家、烤鹅的香味对比。“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 四是新年的美好快乐与小女孩冻死街头的对比。五是温暖的阳光与小女孩冰冷的尸体对比。为什么温暖的阳光照不到小女孩的身上?这一强烈的反差,谁都会打一个冷颤。作者在文章结构上,如此匠心独运,这不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真实写照吗?

五、引辩诱思,丰富积累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的内容,还要关注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看看是否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是否让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在教学课外拓展时,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为什么没人帮助她?”“不能献爱心吗?”“不是有精准扶贫吗?”……此时,我便因势利导:“想象当时人们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和小女孩相比,你现在的生活怎样?”“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做呢?”以此及时地巩固学生对长篇知识地运用与思考。同时又机智地引导学生与当今社会进行对比,对比我们生活在幸福年代里,更应该对美好生活执着地追求,要拥有一颗爱心,关心和同情一些贫困者与弱势群体,激发了孩子内在的真善美,唤醒他们对别人的爱,对弱小的爱,对社会的责任……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形式的练习,将其能够及时融入到语言训练的深处,以达到逐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方法的选择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对教材地深入钻研,教师在选择具体的教法时,应遵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拘泥于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之中,灵活运用,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且思且行--长课文和难课文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2018年)

[2]《小学教学参考》:浅析《卖火柴的小女孩》表现方法 (2017年)

[3]《中华文史论丛》(宋史·职官志八)

湖北省来凤县革勒车镇革勒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