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根深,方能叶茂

2021-05-25 10:44夏德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思维发展

夏德莉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而“追问”可以使幼儿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引发、激活幼儿思维,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推动他们思维创新。追问的“底气”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刻研读,对学情的准确把握;追问的“底数”则是指向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幼儿思维发展的目的性;追问的“底蕴”就是对于追问方式和时机的把握以及利用“意外”生成的智慧;追问的“底线”则是对问题的难易度、疏密度的把握。

关键词:幼教课堂教学 追问 思维发展 最近发展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10

课堂提问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的,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试图引导学生言语反应的任何信号”。课堂提问所涉及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它既是组织教学的开端,又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激活思维的重要因素,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教学的生命”。

一、课堂教学中“追问”的误区表现

1.误区一:如“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

【案例一】:在“天鹅的故事”这一活动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对老天鹅有什么感想?”孩子们说老天鹅“勇敢”、“顽强”。教师接着问:“你从那里看出天鹅勇敢、顽强呢?”问题一出,孩子们纷纷举手,东一句,西一句。学到最后,教师再次追问:“老人为什么将猎枪挂在墙上一挂就是30年?”孩子们的表述却只是只言片语,如“天鹅很勇敢”、“老人很善良”等,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谈到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指出:“上好一节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由于幼儿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的缺乏,他们的人生感悟往往不够深刻。很多时候表面上的夸夸其谈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幼儿深入挖掘,把他们的思路做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如果教师备课时只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半间不界,那么在課堂教学中,怎敢对幼儿的作答穷追不舍?只好“蜻蜓点水”般地“伪追问”一下。

2.误区二:如“蜘蛛结网”般的旁逸斜出。

【案例二】一位教师在执教《你几岁》中一篇诗歌时,先提出一个问题:“诗中描写了那些声音?”孩子回答:“雨声、雷声……”教师追问:“这些声音都是在什么时候才会有?”幼说:“下雨的时候、打雷的时候……”接着又问:“你还听过什么声音?”“喇叭声、笑声……”追问:“这是什么声音?”“鼓声”师再问:“既然都是声音,诗中的声音与喇叭声一样吗?”幼说:“雷声的声音大。”又问:“你们都听过这些声音吗?”生齐答:“听过。”“风雨雷的声音是不是都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幼说:“是的”……

3.误区三:如“缘木求鱼”般的南辕北辙。

【案例三】在开展语言活动“蛋宝宝站起来了”活动中,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给孩子展示了萝卜、瓶盖、橡皮泥、空罐头、小沙筐等用具。当活动进入交流经验的过程后,教师问孩子:“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孩子回答:“是可乐瓶盖、啤酒瓶盖子……”孩子的回答纠缠不清。教师接着又追问:“这到底是什么瓶盖呢?”此问题一出,孩子们更偏离了原来的目标,纠缠在是可乐盖还是啤酒盖的讨论中……

4.误区四:如“画蛇添足”般的多此一举。

【案例四】在“可爱的脚宝宝”这一活动中,一位教师在与孩子们一起探讨脚宝宝的本领时,向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脚宝宝的本领大吗?”幼儿回答得七嘴八舌,有的说脚宝宝的本领不大,有的说大的。教师又问:“大在哪里?”孩子们说:“脚宝宝它会走路。”紧接着教师又追问了一句:“脚宝宝都有哪些本领?”一时措手不及,不知从何答起,课堂出现了短暂的冷场……

二、课堂教学中“追问”的实践与思考

1.教师要有“追问”的底气

(1)底气来自于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追问,是阅读教学引向深入的一种手段,它使文本的解读走出单一和平面。教师只有正确、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地设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追问,从而在不断的追问中,触发了孩子们更深刻的思考,使问题的答案丰富多彩起来,实现文本解读的多元与多维。

(2)底气来自于对幼儿学情的准确了解

“学情”是指幼儿学习时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方法、背景知识、情感状态等因素。实践证明,基于幼儿已有的经验和亲身体验,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追问才比较有效,深入了解每一个幼儿的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追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展示自己成功的机会。

2.教师要有“追问”的底数

(1)追问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追问往往是幼儿不能一步到位的得到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教师对问题进行分解或是补充性的再一次提问,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之前的问题弄懂弄通,而不是要把幼儿问倒,也不是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性”,体现师生间的对话,而是为了让幼儿掌握知识,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2)追问要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追问是为了反馈幼儿的思维过程,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幼儿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为此而进行的追问主要是帮助幼儿拓宽思考的视角,从多个角度发散,在广阔的空间搜寻,从而有新的发现。

3.教师要有“追问”的底蕴

(1)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和方式

何时追问,以什么样的方式追问,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准确的追问时机犹如“趁热打铁”,效果自然事半功倍。相反,倘若我们错失良机或追问方式不当,便会令幼儿的困惑“雪上加霜”。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提出一个问题后,有时候幼儿很难回答到点子上,一般是搭搭边,甚至是一点都不着边际的。这时候,我们不妨把心态放平,

(2)应对追问中出现的“插曲”

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它随时会发生一些“小插曲”。这些“小插曲”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其一,“人”的独特性。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和幼儿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其二,文本解读的多元性。其三,教师、幼儿与文本“对话”的现场性。毕竟对话不是拟定好的。因而,只有分析了“小插曲”产生的原因,我们才能个给我更清楚地看到其价值。

综上所述,“追问”无疑是促进幼儿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只要我们具有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和反思的教学态度,就一定会使幼教课堂教学活动在不断“追问”中演绎出精彩!

参考文献

[1]《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孟献华《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7期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思维发展
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研究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重视听心算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