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生活与学科整合初探

2021-05-25 10:44陆鸿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例情境问题

陆鸿柳

摘要:怎样把生活中的的数学引入课堂?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动手操作,通过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让它形象的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并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语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关键词: 情境 实例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59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呢?下面我通过一些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为了应用。可我们的学生缺乏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所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肯定会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

例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我们搬到新校舍后,校园缺少绿化。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大家都愿意,同时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有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日”形……一个个都很努力、很投入,在纸上画图,认真的演算,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新一面,让学生切实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设疑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

教学中,往往通过设疑,让学生由疑而集中精力的思考问题。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打破心理平衡,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抓好时机设疑,可以使学生因疑而产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由疑诱思,以疑获得知识。同时也避免精力不集中,思维出轨。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借助教材中的习题提出如下问题:你见过拉面师傅拉面条吗?拉面师傅先是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起来拉长,不断地这样,就将一根粗面条拉成许多细面条。如果拉面师傅把一根很粗的面條拉了十次,同学们帮他算算拉出几根细面条?如果拉更多次要怎么算?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乘法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拉出几十根,有的说拉出几百根,有的说拉出几千根等。会有及个别的同学说拉出1024根,但是没谁能确定是拉出几根,正当学生为到底拉出几根争论不休时,教师看准火候,及时导入新课,今天只要我们好好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这样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让枯燥无味、沉闷的课堂推向高潮。

三、把生活与数学问题连接,计要紧扣教材

设计或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的而又富于思考的生活中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数学源于生活,启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正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教学时应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解决问题,脱离了原始教学中的那种死记硬背,死读书,掌握了技能之后不会应用到生活中来。如教学“打折销售”一节时,因为本节内容涉及到的问题就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无论你作为商店的老板还是顾客,都要通过计算,卖的要想赚到钱,买的要实惠。教学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想赚钱吗?首先要说明,我们不是用那些歪门邪道、违法的方法,我们用的是“数学”,是合法的。大家肯定不约而同的回答“想”,想就要把今天的知识学到手,它就是教会我们怎样来赚钱,同时也能辨别商家是怎么赚我们的钱的。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让学生学了知识就能及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到的知识也记得更牢。

总之,贴近实际生活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到数学其实很熟悉,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很贴近。当然,也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关系,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设计优质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让每个学生从数学中获得生活知识的成功体验,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索性教学实例》主编:王立嘉、张金飞 宁波出版社

[2]《教学论 》主编:李秉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3]袁顺兵,数学娱乐通讯,2005年 21期,52

云南省广南县坝美镇阿科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实例情境问题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