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介绍
——法学

2021-05-26 10:43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实务法学

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财政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法学6个本科专业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期介绍法学专业。

一、历史沿革

法学专业源于湖北经济学院百年商科的法学积淀,1995年起招收法学专业学生,2012年获批湖北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014年获湖北省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楚天学者设岗学科,2015年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2016年获批湖北省首批“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建立湖北省湖泊生态保护学生实习实训基地,2018年加盟世界自然联盟环境法学院,成为其会员单位。法学院拥有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水事研究中心,以及湖北行政复议研究院、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等“政产学研用”研究平台,并被评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法治保障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以及《经济法》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2018年“多维一体的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2019年法学专业荣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举措和成效

按照“新文科”建设理念,全面落实卓越法治人才2.0计划。

1.坚持立德为魂,塑造“厚德型”法治人才

设立法治人才德育创新专项,开设《法律职业伦理》核心课,课外《法律人生讲坛》与“教师+老生”的双导师制创新性地提供多层次思想指引,形成“法治公益+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机制,引导学生热心公益。

图1 国家法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经济法教学专家论证会

2.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法治人才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30%以上,设立统管所有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基层组织“法律诊所实验实训中心”,建立并完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跨专业实验、创新创业实验四级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开发了“自由贸易实验区法律实务”等新型实践教学课程。通过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会调查、中期实习等课程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务法律技能。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深入推进实践教学“六个共同”模式,外聘行业导师,教师挂职实务部门。以集中实训为抓手,优化建设29家校外实习基地。

3.强化学科融通性,打造“复合型”法治人才

推动法学与我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整合学科优势资源、释放学科改革动力。创新交叉学科门类,拓宽法学新的知识增长点;创新法学新型学科,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深化开展课程建设,形成《经济法》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省级、校级精品课程。

图2 模拟法庭教学

4.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国际化”法治人才

建设国际化师资海外培训基地,形成常态化机制。推动传统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国际化课程专业建设,构建稳定的海外实习、交换、访问渠道,探索与海外名校“2+2”等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持续深化与世界自然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开发国际化师资及人才培养专项。

5.设立“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培养法学拔尖创新人才

从一年级学生中选拔设立“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小班教学和多师同堂,培养“经管法”融通的法学拔尖创新人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6.以打造“金课”为抓手,深化课程、教材和教学团队建设

打造类型化“金课”,即“名师”课堂内遴选线下“金课”、《经济法》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法律诊所》实践类“金课”。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融通性课程,编写创新性、交叉性的法律实务类教材。

7.依托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以湖北水事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平台、1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支PI团队为依托,形成资助学生学科竞赛与科研项目的制度机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法学教学改革和创新。

三、特色优势

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与专业定位高度契合

一是毕业生就业去向与人才培养定位契合度较高。“懂法律,懂经济,懂管理”的学生受到就业市场的欢迎。近5年就业率均为98%以上,就业去向具有明显的服务地方和“经管法融通”特色。二是毕业生培养质量外部评价较高。2017年,在智合(Law School)《等级排序及地域分布:中国知名法学院实力格局》中,被评为66所全国区域知名高水平法学院之一。三是校友认同度高,2019年,艾瑞森校友会法学本科专业排名居湖北第三,紧随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图3 举办2015非洲“可持续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技术国际培训班

2.师资队伍同比优势明显

著名法学家刘大洪担任学科带头人,推动了法学学科和专业的高质量发展。专任教师中有2名博士生导师、19名硕士生导师,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64%,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近一半的教师具有半年以上的出国经历。学院还有一批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藏龙学者、经院名师、辅导员标兵等优秀教师。专业核心课程基本配齐1~2名主讲教师,生师比为12:1,低于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7:1)。92%的教师具有行业经历,46名优秀的法官、律师等实务工作者担任学院的产业教授、实务教师。

3.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果突出

科研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果。近5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项、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课题50余项,向政府企业提供咨询报告数十份,出版专著和教材50余部,发表论文260余篇,多次承办联合国环规署、科技部、最高院等主办的法务培训班,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转化为论文、法律、法规、政策建议的同时,为本科生提供了大量的学生科研项目、充足的科研经费资助以及担任科研助手的机会。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实务法学
贵州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学生作品选登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大数据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如何提升法学专业就业率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供给侧改革探讨*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