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

2021-05-27 04:07钱敏敏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4期
关键词:启蒙教育传统文化有效性

钱敏敏

【摘要】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会和一些西方的文化进行对比。再加上我国正在加大力度推广西方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这样会让一些孩子淡忘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幼儿作为国家精心培养的下一代接班人,教师一定要在幼儿成长时期向他们普及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中华美德,以此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基础,深入探究中华文化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启蒙教育  有效性

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生长的环境和学习氛围是改变他们人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是向孩子机械式地灌输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而应该让幼儿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让他们觉得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心底里真正地接纳中华传统文化,并且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将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成为祖国的接班人。

一、幼儿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一)教学时间短

现如今幼儿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都是紧跟时代的脚步而进行的。在传统文化受到欢迎的时候,幼儿园就会实行一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某一阶段我们国家十分盛行京剧的推广,这时幼儿园就会推出相应的京剧活动或相关的艺术教育,当等到京剧这段浪潮过去之后,教师就没有再继续推广类似的民间教育了,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对传统文化知识淡忘了,所以并没有达到预期想要的效果。

(二)偏于理论教导,忽视孩子创新能力

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她们就将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从课本上摘出来原封不动地讲述给孩子们,只是要求他们对于知识点进行记忆和背诵,根本没有让孩子更深入地去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1]这样机械式的教学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没有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是让他们局限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这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抗拒的心理,从而阻碍了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不注重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赞扬和褒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孩子们,但却忽略了传统文化也是有利有弊的。这样传授给幼儿的教育也是片面的。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只是简单地介绍给幼儿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或某一项民间艺术,并没有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操作或去深入了解这些文化背后的民族精神,这样既阻碍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也没有真正地让幼儿认真地去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施和策略方法

(一)日常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这样才能让幼儿更易于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我国的传统节日数不胜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教师开设“走进中秋”主题活动,让幼儿利用各种渠道查阅有关中秋的知识、为什么設立这个节日、人们的庆祝方式等问题,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和分享。这样孩子可以清楚地知道中秋节的日期是哪一天并且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并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来体验制作月饼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不容易,还可以品尝到自己或其他同学制作的月饼。将中华传统文化渗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以此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注重孩子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一部分的活动时间留给孩子进行创作。因为,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于身边的新鲜事物总是抱有好奇的心理。孩子眼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很纯粹的,其实,他们与教师看到的传统文化并不相同,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才能。[2]例如:教师可以在活动时间为幼儿准备一些空白的脸谱,并且发给孩子们,让他们通过搜集资料来了解脸谱的绘制,并且让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上色。但教师应该对其颜色的处理加以指导,并且告知孩子们每一种颜色代表的人物是不相同的。如:红色多数代表的是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白色多数代表的是阴险狡诈的人物,蓝色多数代表的是有心计的人物形象。这样,不仅让幼儿明白脸谱的绘画有这样的技巧和说法,而且会更加让他们对传统文化充满热情,想要继续学习下去。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让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让幼儿着重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

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幼儿面前,但殊不知,在文化的背后蕴藏着民族精神,幼儿在课堂上只学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片面知识和理论。所以,教师应该将其背后的民族精神传授给幼儿,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让他们认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且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教师在教学活动上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幼儿讲述一段关于“杨香打虎救父”的故事:某天,杨香和父亲去田地里收割庄稼,亲眼看见老虎将他的父亲抓走,当时的杨香手无寸铁,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去救父亲。于是不顾自己的安危,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最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通过这样一则故事的导入,让孩子切实地体会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美德,从而也会让他们学会孝敬父母,也同样教会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并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中华美德。

(四)培养幼儿全方面发展

教师不应该仅仅是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授给幼儿,更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他们成长的意义。幼儿良好的全面发展才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希望看到的,因此教师同时也要提升家长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同,让他们知晓传统文化知识对于幼儿的身心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样一来可以让家长全面的配合幼儿园和教师的工作,方便传统文化在幼儿启蒙教育工作中的开展。[3]也让幼儿在课余的时间受到家庭文化教育的熏陶,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带给他们的改变。教师和家长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孩子去一些旅游胜地,感受名胜古迹中的传统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还可以让他们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传统文化的存在。

教师通过上述几种方法和手段,从小给幼儿灌输传统文化知识,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的开展。

总而言之,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持。作为教师更要意识到传统文化带给幼儿的改变,也让孩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并伴随着他们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小红.谈经典文化在幼儿日常活动中的渗透[J].才智,2019(36):31.

【2】岳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中的开发与应用探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72-75.

【3】张玮,王冰.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对幼儿民族情感形成的影响[J].戏剧丛刊,2017(04):112-114.

猜你喜欢
启蒙教育传统文化有效性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