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林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思考

2021-05-28 13:40罗伦君
林业与生态 2021年4期
关键词:康养林场森林

罗伦君

森林康养就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保护人类身心健康为目的,把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有机融合,开展养老、养生、疗养等系列服务活动。越来越多的市民亲身体验到,森林释放的“植物精气”能安神镇静,增强体质,可养心、养身、养性、养智、养德。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全面实施,森林康养产业成为国有林场发展的新方向,成为林业转型发展的“朝阳产业”。实现国有林场从“砍树维生”到“造树观景”、从“卖木头”到“卖空气”的转型,保护和利用国有林场优质的生态资源,发展炙手可热的森林康养产业已成为国有林场转型发展的最佳选择。

发展优势

洞口县有罗溪、月溪、大湾、桥头、桐山五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2.41万公顷,分布天然林5866.67公顷,活立木蓄积251.9万立方米。地处雪峰山腹地,年平均气温16.6℃,冬暖夏凉,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平均森林覆盖率94.23%。

2015年实施国有林场改革后,国有林场成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保护培育、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月溪国有林场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十佳林场”,桐山、桥头国有林场被评为“湖南省秀美林场”,2019年1月,国家林草局授予洞口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国有林场发挥生态建设主力军作用,聚焦森林经营,造绿造福造景,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蓄积持续增长,生态功能稳步提升,用占全县1/6的林地面积,培育和管理全县1/3的森林资源。

森林康养资源丰富。国有林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茂密的森林形成了别有洞天的奇特景观,先后建立了罗溪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湾和月溪省级森林公园,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全天候达三级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

森林康养初见雏形。国有林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完善。2020年,洞口县国有林场申请政府一般债券1.16亿元用于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385.17公顷,建筑总面积15600平方米,新建森林康养基地大门4座,游客服务中心38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6000平方米,森林康养中心3600平方米,雪峰山植物科普馆2200平方米,扩建、硬化公路85公里,新修游步道、登山道、巡护道98.26公里,康养林改造493.3公顷。经过近一年发展,一个绿色、生态、多样性的森林康养基地初具规模。

存在问题

投入不足。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经费短缺,难以很好地承担起保护国家重要生态资源的重任;基础设施、科普宣教、森林文化等公益性设施建设仍比较薄弱,大大削减了国有林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人才缺乏。国有林场职工大多数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刨坑种树”的一线工人,新理念、新文化、新产业、新技能匮乏。要走上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之路,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

宣传力度不够。市民对森林康养产业的认知度不高,缺乏对森林康养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资源和人文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发展建议

树立大生态提质理念,突出保护合理利用。牢固树立“系统化治理、大生态提质、多重点推进”的生态保护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邵阳市委“加快邵阳西部生态圈建设,推进雪峰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利用”的决定,保留原生态纹理和自然风貌;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相改造等森林调优提质工程,提升国有林场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切实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推行林长制,聚焦资源管控,全力释放“生态红利”。在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同时,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森林康养等形式实现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注重生态脆弱区复绿和人口聚集地增绿,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坚持保护和发展相统一。

传承保护地域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产业。利用国有林场独特的森林风景、气候色彩、地形地貌、林副产品,开展森林瑜伽、森林冥想、森林太极、森林越野行走、温泉疗养、森林保健、森林养生、森林浴等放松身心、返璞归真的自然疗养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雪峰山“原始江南古陆”西南段、抗日战争湘西会战主战场为地理、生态、文化坐标,建设国家森林步道,徒步感受自然荒野之美、人文之美。依托洞口木雕文化、熬茶文化、宗祠文化、蜜桔文化、抗战文化、湿地文化,逐步打造具有地域特点的森林康养产业品牌。做大做强树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森林文化产业,建设绿色林场、科技林场、文化林场、智慧林场。

加大科技和政策支撑,创新森林康养产业链。结合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活动开展,坚持一林场一特色,一产业一品牌,兴办森林康养产业,激发国有林场内生动力,反哺生态建设。创新林场经营管理机制,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实现生态美、林场活、职工富的发展目标。把森林康养纳入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乡村振兴规划中去统筹推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森林康养建设,解决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需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优质森林康养服务。森林康养是一项新兴的综合性产业,需要医药、旅游、养老、体育、信息、保险等诸多行业共同推进。森林讲解员、森林康养师、森林疗养师是森林康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通过针对性、系統化的培训,不断提升专业人员水平;交流、招聘、引进医学护理、森林保健、运动健身等各类专业人才,有序发展森林康养;聘请相关医疗机构康养保健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远程指导;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画家、文艺工作者赴基地采风,让尘封已久的传统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重放异彩。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构建森林康养智慧宣传平台。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为游客开展森林康养提供参数;制定森林康养基地服务流程和规范,提高森林康养产业服务水平。形成森林康养产业联盟,构建区域性森林康养营销体系,实现抱团发展;建立森林康养电商平台、微博平台,提升森林康养智慧管理化水平。

猜你喜欢
康养林场森林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林场住宅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