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新店镇窑上坝区茶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2021-05-29 05:26
南方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坝区积温日照时数

杜 瑜

(普安县气象局,贵州普安 561500)

窑上坝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新店镇雨核村,在新店镇东南部。坝区坡度平缓,有利于现代化农机耕种。当地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 423.5 mm 左右,年均温度13.7 ℃,年日照时数1 477 h,10 ℃以上有效积温3 971.2 ℃,年均无霜期294~316 d,平均海拔1 640 m。当地主要以茶叶育苗为主,辅助模式为“菜-稻”(大蒜-优质稻);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现有农业企业1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 个,茶叶育苗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笔者着重对坝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探讨坝区茶叶育苗气候适宜性,以期为坝区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

1 窑上坝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1.1 温度条件

新店镇窑上坝区各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高)气温见图1。温度最低时段约在1 月,平均气温为4.6 ℃,平均最低气温为2.1 ℃,平均最高气温为8.4 ℃;平均温度最高的月份为8 月,为20.5 ℃,当月平均最低气温为17.7 ℃,平均最高气温为24.2 ℃。全年平均气温约为13.7 ℃,平均最低气温为11.0 ℃,平均最高气温为17.9 ℃。可以看出,窑上坝区气温较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图1 窑上坝区各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高)气温折线图

窑上坝区全年0 ℃以上活动积温为4 993.4 ℃,其中5 ℃以上活动积温为4 605.7 ℃,10 ℃以上活动积温为 3 971.2 ℃,15 ℃以上活动积温为2 748.7 ℃,20 ℃以上活动积温为979.1 ℃,表明该坝区适宜种植喜温作物,不适宜种植喜热作物。

1.2 水分条件

窑上坝区各月降水量见图2。全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1 423.5 mm,其中月平均降水量最少时段在12 月到次年2 月,月最少降水量约为19.7 mm,而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出现在6 月,降水量为277.0 mm。

图2 窑上坝区各月降水量分布图

窑上坝区各月相对湿度见图3。当地全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81.8%,其中月平均相对湿度最低时段在4 月,为75.1%;而平均相对湿度最高的月份出现在1 月,为86.4%。窑上坝区除3 月和4 月相对湿度略低外,其余季节湿度均较高,气候温润。

图3 窑上坝区各月相对湿度折线图

1.3 日照条件

窑上坝区各月日照时数见图4。当地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1 477.0 h,其中日照时数最长的月份为8 月,约为156 h;在1 月时日照时数最短,约为84 h。全年中,7—9 月平均日照时数较高,1—3 月较低。

图4 窑上坝区各月日照时数分布图

2 窑上坝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窑上坝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倒春寒、秋风、秋绵雨、凝冻以及干旱等。

2.1 倒春寒

倒春寒一般在3 月21 日—4 月30 日,日平均气 温≤10 ℃持续3 d 或3 d 以上(其中从第4 天开始,允许有间隔1 d 的日平均气温≥10.5 ℃)为一次倒春寒天气过程。窑上坝区多年历史资料(表1)显示,当地发生轻级倒春寒的频率为27%,发生中级倒春寒的频率为9%,发生重级倒春寒的频率为16%,发生特重级倒春寒的频率为7%。可以看出,窑上坝区发生轻级倒春寒的频率较高。

2.2 秋风

夏末秋初,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出现低温并伴阴雨天气,常使一些作物的花药不能正常开裂,花粉黏连或破裂,丧失活力,严重影响作物的结实,这种天气过程称为秋风。窑上坝区多年历史资料(表1)显示,当地发生轻级秋风的频率为26%,发生中级秋风的频率为29%,发生重级秋风的频率为10%,发生特重级秋风的频率为3%。可以看出,窑上坝区发生轻至中级秋风的频率较高。

2.3 秋绵雨

秋绵雨是指入秋以后(9—11 月),连续5 d 或5 d以上逐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0.1 mm 的持续阴雨天气。窑上坝区多年历史资料(表1)显示,当地发生轻级秋绵雨的频率为10%,发生中级秋绵雨的频率为17%,发生重级秋绵雨的频率为13%,发生特重级秋绵雨的频率为36%。可以看出,窑上坝区发生中级和特重级秋绵雨的频率较高,受秋绵雨危害较重。

2.4 凝冻

凝冻是指当环境气温低于0 ℃时空气中的过冷雨滴、雾滴或湿雪在近地面物体表面凝附冻结而形成覆冰层的现象,其形成过程中一定有液态水向固态冰的转化。窑上坝区多年历史资料(表1)显示,当地发生轻级凝冻的频率为16%,发生中级凝冻的频率为17%,发生重级凝冻的频率为9%,发生特重级凝冻的频率为14%。可以看出,窑上坝区发生轻级和中级凝冻的频率较高,不容易发生凝冻灾害。

表1 窑上坝区倒春寒、秋风、秋绵雨、凝冻灾害情况表

2.5 干旱

干旱分为冬春旱和夏旱,分析窑上坝区多年历史资料(表2)发现,坝区夏旱较冬春旱重。窑上坝区发生轻级以上冬春旱的频率为70%,而发生轻级以上夏旱的频率为9%;发生中级冬春旱的频率为52%,而发生中级夏旱的频率为5%;发生重级冬春旱的频率为10%,没有发生重级和特重级夏旱;发生特重级冬春旱的频率为3%。

表2 窑上坝区干旱灾害情况表

3 窑上坝区茶产业气候适宜性分析

茶树是喜酸性土壤的作物,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土壤酸碱度在4.5~5.5 最适合茶树生长。

气候是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因素。茶树是喜温植物,一般认为,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茶芽开始萌动、伸展。据此计算,茶树生育的年有效积温必须在 3 500~4 000 ℃。窑上坝区全年活动积温为4 993.4 ℃,其中5 ℃以上活动积温为4 605.7 ℃,完全适宜茶树育苗。

茶树生长一般要求平均气温在12~28 ℃,以年平均气温15~23 ℃最为适宜。窑上坝区全年平均气温约为13.7 ℃,平均最低气温为11.0 ℃,平均最高气温为17.9 ℃,6 月和7 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9.6 ℃和20.5 ℃,适宜茶树生长。

在-10 ℃以下的低温条件下,茶树易遭受冻害。实践证明,施足底肥、及时抗旱追肥、适当中耕培土、合理铺草覆盖对预防冻害均有很好效果。窑上坝区茶树苗期较容易遇倒春寒、低温冻害、春季低温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可在夜间采取烟熏等增温防霜冻,同时要提前清除杂草,消灭越冬病源。

空气湿度和降水对于茶树生长来说也十分重要。充足的水分可以满足茶叶生长所需的水分要求,让采摘后的茶叶新梢不断萌发。因此,茶树所处地区的年降雨量要求在1 000 mm 以上,环境中的相对湿度要保持80%以上。窑上坝区年降水量为1 423.5 mm,年相对湿度为81.8%,能够满足茶苗的水分需求。窑上坝区5—7 月降水量分别为167.0 mm、277.0 mm 和260.3 mm,相对湿度为79.3%、82.8%和85.0%,是全年水分较为充沛的季节,此期间遇到连续降水要注意排水,苗床尽量不要有 积水。

猜你喜欢
坝区积温日照时数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贵州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荆州市荆州区近40年日照资源特征分析
丰收
丹寨烧茶坝区产销有门道 坝区有活力
大兴安岭地区负积温时空变化及其环流特征1)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推动500亩以上坝区农业高效发展
——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