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021-05-29 05:28侯自强
对外传播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方案联合国

侯自强

【内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治理的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失序的现象。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提出了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倡议。该倡议是中国政府为全球治理失序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构建“四个共同体”的路径分别是坚持生命至上理念、主动引领治理体系变革、坚持共同发展和传承求同存异。如何处理好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现有全球治理體系的关系,是构建“四个共同体”过程中的难点。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可以推动“四个共同体”倡议与现有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地衔接,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

【关键词】四个共同体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中国方案 联合国

2020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弘扬“上海精神”深化团结协作 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新的国内外形势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9年来形成的“上海精神”,提出了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以下简称“四个共同体”)的倡议。①这一倡议的提出为我国的外事外宣工作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方针,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落实、落地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案。

一、构建“四个共同体”倡议的背景:全球治理的失序呼唤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170余年前,中国人的历史视野和地理视野从原来的华夷之争过渡到被动融入全球体系的进程中;中国不再自认为是“世界的中心”。李鸿章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出了饱受欺凌的阴影,以独立自主的面貌重新融入世界。今日之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②继“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后,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

首先,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国家机器长期居于国际体系的权力核心。尽管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国际秩序的主导权与话语权依然长期处在欧美等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掌握之中。然而上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造就了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以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为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体也逐渐崭露头角,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扭转盛极而衰的趋势。上述因素共同促成了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出现了明显的转移与扩散趋势。③

其次,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的变化给世界带来的不确定性显著提高,全球治理的各领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失序。在国际体系的权力转移和扩散过程中,如果新兴国家等行为体不能承担领导责任,就会导致国际公共产品短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混乱和安全失序,谓之“金德尔伯格陷阱”。④在此背景下,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球性问题集中爆发,原有的治理体系难以应对新的治理难题。这种不确定性导致的发展放缓助推了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进而引发国际社会的隔阂甚至是敌对。国际社会愈发难以形成共识,有效的集体行动更是难上加难,针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百年未有之变局赋予中国的发展以世界意义:中国的发展不仅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梦想,更将对世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为全球治理机制的变革带来深远的影响。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⑤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看似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全球治理的失序。此时正是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最佳时机。

二、构建“四个共同体”的中国路径

为了应对共同的挑战与全球治理的失序,中国政府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提出了构建“四个共同体”的倡议,不仅进一步凝聚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共识,更反应了世界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

(一)“卫生健康共同体”: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

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一切文明发展的前提。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之后爆发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截至2021年1月3日,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累计共83326479例,死亡病例1831703例。⑥新冠肺炎疫情正好赶上我国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本着“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承受重大的牺牲,对经济社会发展按下“暂停键”,控制疫情在国内的蔓延。当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际,中国主动向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⑦中国政府加入“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为遏制疫情的蔓延做出突出贡献。中国政府的举措充分反映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呼声,获得了广泛好评。

(二)“安全共同体”:主动引领治理体系的变革

安全和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当前,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同步上升,且相互交织。除了共同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犯罪之外,维护生物安全、数据安全、外空安全成为了非传统安全治理的新抓手。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跃迁式发展,海量的数据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由此发生巨大变化。数据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安全。在当前的信息技术领域中,中国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均处于世界前沿,而中国提出的“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是在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和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希望与各国“共商应对数据安全风险之策,共建数字治理之道,共享数据安全之果”,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⑧

(三)“发展共同体”:坚持共同发展是正道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已濒临失控,令本就低迷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新冠肺炎疫情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并可能长期抑制经济活动和收入增长。2020年的世界经济将萎缩4.3%。发达经济体的收缩程度降低以及中国的强劲复苏使得2020年全球经济活动崩溃的严重程度略轻于此前的预测。⑨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积极释放对外开放“新红利”,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健康丝路、绿色丝路、数字丝路新愿景,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关键动力。⑩

(四)“人文共同体”:求同存异原则仍具有时代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中外人员的往来锐减。对疫情扩散的恐惧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加深了人心之间的隔阂。病毒标签化、疫情政治化、别国污名化的做法令各种阴谋论持续发酵,甚至令早就应该被送入历史垃圾堆的种族主义重新找到滋生的土壤。在这一复杂形势下,习近平主席提出: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此观点高度概括了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文明差异绝不是冲突的根源。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地区国家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呈现着具有全球意义的示范作用”。11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就提出了超越冲突,提倡共存的理念。在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前,中国代表团根据“求同存異”的原则制订了会议的策略。例如,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先从大多数亚非国家的要求出发,再联系到我国的要求;避免陷入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和争论等。12我们发现上述策略在当下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只不过,当下的“求同存异”需要被赋予新的内容。彼时,中国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打破孤立,打开外交局面,主要从“求大同,存小异”的角度进行操作。然而,当下的情势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已经高度融入了全球体系。世界上已经有180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尽管中国的朋友比70年前多了数倍,但是朋友和朋友之间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的朋友中有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也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特别是,在开启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后,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所有朋友而言,中国很难像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那样做到“求大同,存小异”。为了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共同关怀,新时代中国需要提高求同存异的标准,努力做到“求小同,存大异”,这样才能不断壮大自己的“朋友圈”,实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三、构建“四个共同体”与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关系

(一)构建“四个共同体”符合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13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一章的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以有效手段维护和平及安全并防止侵略;在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下发展友好关系;在经济、社会、文化等人类福祉领域促成国际合作并尊重全体人类的人权和自由;作为各国行动的协调中心,联合国的原则是:主权平等、遵守宪章义务、和平解决争端、不得威胁成员国的主权独立地位、集体行动、保证非会员国遵守联合国的原则、不干涉成员国内政。

构建“四个共同体”倡议不仅符合《联合国宪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强联合国的权威。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14

(二)联合国鼓励以“四个共同体”为代表的多边机制和倡议发挥补充作用

二战结束以后,全球治理领域大致是单一领域以一个国际机制或国际组织为主形成规范,如金融领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领域的世界贸易组织等。然而,新世纪以来,一些领域出现了多于一个的国际机制或国际组织,而这些机制或组织在成员国、职能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叠。例如,二十国集团与原八国集团(2014年之后俄罗斯被暂时冻结了其会员资格)、亚洲开发银行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针对这一现象,茱莉亚·摩尔斯、罗伯特·基欧汉于2014年提出“竞争性多边主义”15分析框架,但中国学者更倾向于认为同一治理领域出现的不同多边机制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16

以安全领域为例,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提出的构建“安全共同体”属于联合国所鼓励的区域解决办法,联合国在某种程度上也依靠各区域机制和倡议的作用。根据《联合国宪章》第八章第52条之规定:“……第二项,缔结此项办法或设立此项机关之联合国会员国,将地方争端提交安全理事会以前,应依该项区域办法,或由该项区域机关,力求和平解决。……第三项,安全理事会对于依区域办法或由区域机关而求地方争端之和平解决,不论其系由关系国主动,或由安全理事会提交者,应鼓励其发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9年11月19日出席联合国与上海合作组织高级别活动期间表示,应对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和毒品贩运,对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在这一领域,我们(联合国)是上合组织“天然的合作伙伴”……上合组织是在欧亚地区实施“区域外交、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合作以应对最为紧迫的和平与安全问题的重要力量”。17 此外,联合国所倡导的规范也被很多区域机制所接受和认可,它们基于自身的利益和文化进行了规范重构,逐步形成带有地域特色的规范体系。18

(三)人才是衔接“四个共同体”倡议与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枢纽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增强,为了更好地构建并推动“四个共同体”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相衔接,国家亟需具有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9月27日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的第三十五次集中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需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19

结合联合国对国际公务员的三大核心价值观要求(诚信、敬业、尊重多样性),中国可以参照如下标准加强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一是具有全球视野,在站稳中国立场的基础上,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以人类福祉和地球未来为己任;二是通晓国际规则,不仅是政府间的规则或双边规则,更要熟稔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多边规则;三是精通国际公共政策工具和技巧,强调如何实现有效的治理;四是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用国际社会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介绍中国智慧,落实中国方案。

四、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各领域的建设与改革中取得重大进展与显著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与此同时,当中国的新时代遇上新世界,我们既要应对全球治理失序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又要体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智力、财力、人力等诸多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构建“四个共同体”不仅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提出的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倡议,还可以被看作是针对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外交學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讲师

「注释」

①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深化团结协作 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1日,第2版。

②王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8/01/c_1126305967.htm,2020年8月1日。

③Joseph S. Nye, Jr. The Future of Power.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1), p. 113.

④高飞:《中国不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人民日报》2018年1月7日,第5版。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 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017年10月27日。

⑥COVID-19 Weekly Epidemiological Updat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5 January 2021.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weeklyepidemiological-update-5-january-2021.

⑦《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第1版。

⑧司马明:《〈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彰显坦荡自信之中国》,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world/2020-09/28/c_1210821564.htm,2020年9月28日。

⑨World Bank.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January 2021.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21). p. 3,

⑩《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就2020年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接受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采访》,外交部网站,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hd/ t1844078.shtml,2021年1月2日。

11和音:《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4日,第3版。

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321-322页。

13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 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人民日报》 2015年10月14日,第1版。

14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22/c_1126522721.htm,2020年9月21日。

15Julia C. Morse and Robert O. Keohane, “Contested Multilateralism”, Review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ume 9, Issue 4, December 2014. pp. 385–412.

16朱杰进:《金砖银行、竞争性多边主义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国际关系研究》2016年第5期。

17António Guterres. “Remarks at the High-Level Event Betwee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19 November 2019. https://www.un.org/sg/en/content/sg/speeches/2019-11-19/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remarks.

18吴琳:《东盟预防性外交的规范塑造:内涵、策略与实践》,《国际关系研究》2017年第5期。

19《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 xinwen/2016-09/28/content_5113091.htm,2016年9月28日。

责编:李倩

猜你喜欢
中国方案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断粮”谁之过
朝韩“打到”联合国
“美英等国对联合国的窃听与联合国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