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2021-05-30 10:48蒋兴超
学语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舅妈补习班指令

学习目标:

1.了解任务驱动型写作的基本特点。

2.学会分析、落实写作任务。

学习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平时上校外补习班吗?一周上几节?师生交流。

上校外补习班,在全国各地越演越烈,已然成了社会现象。江苏省锡山高中唐江澎校长在今年两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课外补习的话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大家请看视频。(播放唐校长接受媒体采访的视频)

二、了解任务驱动型写作

把唐校长的话当作情境材料,编成了如下作文题:(PPT出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写作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今年两会“委员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我也想和年轻的家长简单地交流两句,我教了四十多年高中,在我看来,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让他们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让他们做那些阅读理解题重要。上午奥数、下午外语,一周七八个补习班,逼到最后没了兴趣,也就没了学习。”

唐校长的回答,引发了同学们对成长和教育的思考。请你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

任务1:撰写一篇演讲稿。(班主任打算围绕唐校长的这段话开“成长需要怎样的教育”的主题班会,特邀请你做主题发言。你就此写一篇演讲稿。)

任务2:写一封信给舅妈。(你的表弟宁宁上小学二年级,被舅妈安排上各种辅导班,几乎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宁宁有些不耐烦。你决定写封信和舅妈交流。)

思考:这两道文题和你平时所见的文题有何不同?

师生交流后明确,它有明显不同的特点:(1)明确的读者对象;(2)明确的作者身份;(3)明确的写作目的;(4)明确的文体样式;(5)明确的写作情境。这就是任务驅动型写作。

三、解析写作任务

了解任务驱动型写作的特点,便于我们落实写作任务。我选择了一位男生的习作,择取了他习作中的大部分内容,将其录成了一个短视频,大家请看。(播发学生演讲的短视频)选取内容如下: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成长需要宽松的教育环境”。

唐校长的这一番话,相信引发了大家不少思考吧。是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读书带来的精神滋养,没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学习又能给成长带来些什么?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无一不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获得的。正如鲁迅先生在《五猖会》中所写的那样:在欢乐前强迫学习,非但没让鲁迅对学习产生兴趣,反而给鲁迅带来了心灵的创伤。相反,倘若“父亲”懂孩子的心,理解孩子,给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想必会给鲁迅带去甜蜜的回忆吧。宽松的成长环境,能让孩子个性舒展,更有利于敞开心扉悦纳知识,而紧张、压抑的环境只会让孩子畏手畏脚,思维处于受阻的状态,非常有害于学习。试想,一个学生若天天在心情压抑、思维受阻的状态下学习,结果怎样是可想而知的。由此可见,宽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

那又该怎样给学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呢?首先,家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自己孩子的时间。一周七八个补习班,对于我们也确实过多。回想爱迪生被小学退学的故事,我们会想,为什么爱迪生的母亲没有选择疯狂地逼着他学习,反而让他在家里慢慢自学,耐心教导?因为亲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学习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倘若以强逼的方式,那反而会失去补习的意义。其次,学校应尽力营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走进经典、走进书籍,在自由阅读的世界中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正如唐校长所言“让孩子多读书,远比让他们做那些阅读理解题重要。”我们也渴望老师们能为我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用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接纳知识。金岳霖先生对汪曾祺而言就是如此,哲学虽说深奥,但到金岳霖的口中就变得妙趣横生,作为学生的汪曾祺一生受用。我还想:一个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与宽松、民主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成长……

(一)思考:你认为这位同学理解任务1的写作意图了吗?为什么?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位同学注意到了任务1的写作意图:

1.他注意到了任务中的写作指令

(1)明确指定文体(演讲稿);(带着强调演讲稿的文体要求);(2)明确规定演讲的主题(“成长需要怎样的教育”);(3)明确了“听众”者的角色(老师和班级同学)。

2.他注意到了材料里的写作要求

唐校长的话,表达了这样几点意思:(1)习惯比知识重要;(2)读书比做题重要;(3)培养兴趣比上补习班重要;(4)慎重对待课外补习;(5)孩子的教育不能是拼命地补习;(6)年轻的家长需要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7)孩子成长的阵地不能被补习班占领……

追问:这位同学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成长需要宽松的教育环境。

反问:材料中,唐校长并没有说及“成长需要宽松的教育环境”,为什么还说扣住了材料?

生讨论,明确:他听出了唐校长的话外之音。

适时引导:除了习惯、读书、兴趣,还有什么比知识重要?

师生交流,明确:(1)培育品质(毅力、专注、细致、条理……);(2)重视运动;(3)关注健康;(4)关注人人与人的交往;(5)理解爱,学会爱;(6)社会活动……

适时再引:孩子的成长,能一味地依赖课外补习吗?

师生交流,明确:(1)要学会平衡课内外的学习;(2)注重活动育人(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活动);(3)处理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4)家长要懂得尊重学生,遵循成长规律;(5)教育需要适时放手……

师适时总结:解析任务,是落实任务的基本要求和先决条件。而解析任务必须要审清任务的具体指令,研读并分析材料。

(二)思考:这位同学的演讲,直接用到任务2中可以吗?为什么?

师生交流,明确:不可以。该演讲没有注意到写作的指令,理由如下:

(1)任务中明确指定了写作文体(带着强调书信的写作要求),明显不合任务的写作指令;(2)任务中交代了表弟宁宁的处境(小学二年级被塞满了各种辅导课,表现出不耐烦),而演讲中没有出现;(3)任务中明确了写作的对象是舅妈,演讲中也没有出现;(4)任务中明确了写作的任务是和舅妈沟通,演讲中也没有按指令落实。

追问:该演讲中的内容对落实任务2没有任何作用吗?

师生交流,明确:有些内容是有用的,比如观点“成长需要宽松的教育环境”,还如演讲中提及的鲁迅的、爱迪生的例子,能帮助说服舅妈。

追问:不能直接用到任务2,说明什么?

师生交流,明确:要把研析情境材料和审清任务指令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更容易准确地解析写作任务。

四、落实写作任务

问题:全面、准确地解析写作写作任务,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写作任务。那怎样才能出色地完成写作任务?

引导:基本要求就是按照任务指令完成写作,而出色完成要比基本完成和完成高出很多。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卡脖子”,其实这个“卡脖子”就是任务中的什么?

师生交流,明确:任务中的难点。

1.明确任务难点

引导:我们还是结合具体的任务来说,比如任务2——写一封给年轻的舅妈,你认为完成任务的难点在哪儿?

师生交流,明确:怎么才能说到舅妈的心坎里去,最终能切实帮表弟解决上课太多、表现不耐烦的问题。

追问:为什么“怎么才能说到舅妈的心坎里去”是任务的难点?

师生交流,明确:舅妈是成人,也是长辈,她的阅历比“我”丰富,且成人思维相对固化。而“我”只是个学生,是晚辈,讲话还要注意分寸,想劝服舅妈绝非易事,非下一番功夫不可。

2.探寻落实良策

追问:如何切实解决这两个难点呢?留时间给学生充分讨论,要求:(PPT出示要求)

(1)小组合作交流;(2)开动脑筋,找解决问题的“金点子”;(3)动笔写写“金点子”,最好罗列一个策略清单。

各小组汇报,师生讨论,明确:(1)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学生身份,比表弟的年齡大,是“过来人”,又同为学生,学生更懂学生,因此比舅妈更了解学生和学习的实际情况);(2)抓住舅妈的“软肋”(舅妈的做法不可取);(3)找到能说服舅妈的理由(唐校长从教40年的教育经验,身边同学的例子,舅妈同辈人成长的例子,名人事例等);(4)言辞恳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5)换位思考,站在舅妈的角度,站在表弟健康成长的角度;(6)秉着客观、理性的态度……

师总结: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既要有感性的情感参与,又要有理性的客观分析;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考虑客观的现状。这些方法策略,能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写作任务。当然,不同的写作任务方法策略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只要能将任务指令、情境材料和任务难点联系起来深入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完成写作任务的良策。

五、作业布置

1.思考:如何出色地落实写作任务1?

2.任选其中的一个任务,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者:蒋兴超,南京外国语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芮瑞]

猜你喜欢
舅妈补习班指令
听我指令:大催眠术
ARINC661显控指令快速验证方法
分娩补习班准爸不翘课
我的舅妈
LED照明产品欧盟ErP指令要求解读
好不想上补习班啊
可爱的舅妈
打好基础有必要
可爱的舅妈
敲门的舅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