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非遗传承,成就更多高水平的“古籍医生”

2021-05-30 04:55谢谨诚陈红彦
藏书报 2021年33期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古籍技艺

谢谨诚 陈红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要求,利用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

国家图书馆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是2008年“古籍修复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二是2021年“传统书籍装帧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国家图书馆于2013年成立古籍修复技艺国家级传习中心,并在全国范围发展32家传习机构,开展技艺传习。针对古籍修复人才短缺,技术发展不平衡,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状况,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支持下,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中心,近年开展了面向各个传习所骨干的专项传习,目的是让更多的修复师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成功举办了天禄琳琅旧籍、碑帖、印谱修复技艺传习的基础上,2021年6月24日至7月21日,“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专项研修班”又圆满完成预设任务。

此次研修,主要根据近年修复工作情况,对修复人员反应的技艺不足之处,查缺补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本期研修班16名学员均为各个修复机构的青年业务骨干。教学重点放在了古籍装帧难点、修复材料染色加工、纸浆补书机应用、古籍装具制作等实用性较强,但青年修复师普遍掌握较为薄弱的技术环节。传习的师资力量被称为近年培训的豪华阵容——“古籍修复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图书馆杜伟生、故宫博物院徐建华、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辛敬、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仇庆年、纸笺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靖为学员教授理论及实践课程;北京老字号工匠、北京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副经理刘更生,及北京古艺山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经理范晓榆为学员教授古籍装具制作技艺;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周崇润、田周玲为学员教授纸浆补书机、古籍脱酸等实用新型科技在古籍修复工作中的应用。

此次传习延续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类实践课程,学员们完成了数册(件)金镶玉、经折装、册页装的制作,结合讲师指导,切实掌握了多项古籍修复技艺的技术难点。学习过程中,各位学员勤于练习、虚心求教、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展现出较强的业务素养和敬业精神。

在结班的座谈中,参训学员交流了学习中的感触。复旦大学的喻融认为研修体现传承、总结、发展非遗技艺的核心目标;设计课程时又征集了各馆需求,依据薄弱环节设计具体课程,解决工作中实际不足,很有收获;建议汇辑修复案例,形成教材,以线上线下研讨会形式完成教学,扩展研修时间。来自天津图书馆的王泓杰建议借鉴既往成功经验,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深度合作,可以使多馆青年修复师在前辈的带领下通过共同解决修复技术问题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学员普遍希望形成机制,将修复技艺培训教研工作常态化,每年定期开展,并延长每次的培训时间,让从业人员在本单位工作一两年后,带着遇到的问题来国家图书馆学习提升。

首都博物馆保护科技与传统技艺研究部的文博馆员陈潇代表本次培训的学员发言。她深情地说,文物修复及保护工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来说拥有着非凡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此次培训,使得我们这些有志于文物修复的青年文物工作者获益匪浅,能把课堂听讲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接触到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专业理解,这些宝贵而丰富的学习实践经历,也使自己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奋斗方向。从培训学习到持续学习,从知识的获取到与工作相结合、与实践相印证,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更要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效,及时发现不足、补齐能力短板、增强工作本领,以敬畏之心做好文物工作。

学员们还说,古籍病害情况的复杂性、装帧形式的多样性,致使日常修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繁杂多样,建议将征集各机构对教学傳习工作的需求常态化,让教学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实效性。

加强非遗技艺保护传承,拓宽传承范围,拓展传承模式是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几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支持,业界业务骨干近50人次参加了专项研修,起到了国家图书馆的业界引领作用。未来,将通过更多的交流互鉴,团结更多的同行,不断钻研、传承,教学相长,让古籍拥有更多高水平的“古籍医生”、大国工匠,让更多的古籍文献得到有效的抢救、保护、传承。对于修复古籍而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籍修复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以抢救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籍文献,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不言而喻。

传承,我们一直在努力。

猜你喜欢
国家图书馆古籍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点图书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