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肖像描写

2021-05-30 10:48孟瑶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莫多黑痣卡西

孟瑶

肖像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小说中最困难的一部分”(马卡连柯语)。这里的肖像不仅指人的身材、容貌、服饰,还包括人的姿态、神情、习惯等。

左读经典

果然,此时从花瓣格子窗的圆洞伸出来的那个怪相,巧夺天工,举世无双。狂欢激发了民众的各种想象力,什么才算是最理想的怪诞面相,他们心中都有个谱,但是至今从窗洞钻出来的那些五角形、六角形、不规则形状的面相,不符合他们的要求,此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奇妙无比的丑相,把全场观众看得眼花缭乱。我们不想在这里向各位看官描述那个四面体的鼻子,那张马蹄形的嘴巴,那只被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细小左眼,一个大瘤完全遮住了右眼,那上下两排残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乱七八糟的牙齿,那沾满浆渣、上面露着一颗象牙般大门牙的嘴唇,那像开衩似的下巴,特别是面部充满应有的所有表情。如果可能,请诸位看官把这一切综合起来想一想吧!

全场一齐欢呼。大家急忙向小教堂涌去,高举着狂人教皇抬了出来。这时,大家一看,惊讶到无以复加,叹为观止:原来这副怪相竟然是他的真面目!更恰如其分地说,他本人就是世上所有丑相的组合体。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两个肩膀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七扭八歪,不成个架势,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从正面瞧去,就像两把只有刀把接合在一起的月牙形的大镰刀;宽大的脚板,巨大无比的手掌;却有一种难以描述的体态存在于这样一个身躯中:精力充沛,矫健敏捷,勇气非凡。力与美,都来自和谐,这是永恒的法则使然,但这是例外,例外得离奇!这就是教皇,狂人们刚刚选中的教皇。这纯粹是打碎后又胡乱焊接起来的一个巨人!

……民众一下子认出了他,大声叫起来:“是卡齐莫多,那个顶呱呱的敲钟人!是卡西莫多,圣母院那个响当当的驼子!独眼龙卡西莫多!瘸子卡西莫多!太妙了!太妙了!”

(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

/读有所思/

虽说描写人物外貌特征是为了反映其内心世界,但并不一定貌美的人就一定有高尚的心灵。当外貌描写与人物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时,更容易打动读者。

如选文中的卡西莫多,就有着丑到极致的相貌: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巴乱七八糟的牙齿……似乎上帝把所有的丑都加在了他的身上。

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外貌极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夸张并非“无病呻吟”的做作,而是一种铺垫。

这里,雨果塑造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丑八怪”,而是赋予了卡西莫多某种“美丽”——一种隐含的内在美。

卡西莫多的外貌虽然丑陋,但他的内心却无比高尚。

当外表丑陋的卡西莫多与衣冠楚楚却私欲膨胀的副主教形成鲜明的对比时,就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思有所悟/

进行肖像描写时,同学们可运用以下方法:

第一,抓住人物的特征

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抓住所写人物区别于其他人物的外形特征,进行具体的刻画,如身材、容貌、服饰等。选择特征的主要依据就是这个人物最显眼且与众不同的闪光点。通常情况下,人物特征最突出的部分多体现于面部,在进行肖像描写时,写作重心也一般会放在脸上。

如魏巍对蔡芸芝先生的描写——“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嘴角右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作者抓住蔡芸芝先生面部最突出的特征——黑痣,突出了黑痣的特点:一是位置,在“嘴角右边”;二是大小,如“榆钱”大小,通过前后两句的对衬,蔡芸芝先生脸上的“黑痣”就十分突出了。这颗“黑痣”,非但不会让她显得丑,反而增添了一定的美学意韵,突出了她的“温柔和美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可用工笔细描法勾勒人物形象,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外貌和生活场景。

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对中年闰土的描写,就属于工笔细描,既体现了闰土的“身材”,又刻画了细部的五官,从脸色到皱纹,从眼睛到眼周;既写了上端头部的“破毡帽”,又写了中端身部的“极薄的棉衣”;既写了手里的物件,又写了两手着实“像是松树皮了”;既写了静态,整体形象犹如一个“木偶人”,又写了动态,“浑身瑟缩着”;既有对现实中闰土形象的精雕细刻,又有对他过去外貌的一笔带过。这样,我们看到的中年闰土,就是一个完整的形象了。

第二,刻画人物的神韵

我们可以采用白描式的肖像描写,以最精练的文字线条来勾勒人物的精神面貌。如鲁迅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集中深刻地反映了祥林嫂屡遭摧残的鲜明印记,表露了祥林嫂内心思想变化的轨迹,生动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控诉了罪恶的封建社会与封建礼教秩序。

古往今来的作家皆告诉我们,外貌描写要善于“画眼睛”,这是最能写出人物神韵的重要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描写外貌就非得刻画眼睛不可,而是说要善于准确地描绘出人物外貌最富有特征的一部分。

在进行肖像描写时,有两点需要引起大家注意:一是要注意描写顺序,或从远到近,或从外到内,或从整体到局部等,要清晰明了;二是要突出描写重点,不能从头到脚、不分主次地进行描写,而是要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外在特点,抓住本质特征,进行重点描写。

右读片段

1.一瞬间,我冰冷的双手重新获得温暖,一股热度如暴风般席卷而来,连周围的空气都被唤醒。低头一看,原来是外婆将我的双手紧紧护住,让它依偎在温暖的掌心。

这是一双多么干瘪且苍老的手啊!淡黄色的皮肤上呈现出条条皱纹,像是被钝器划出的一样。这些瑕疵总是让人看低它,认为它不能放出自身的光芒。手上的皮肤大部分都是粗糙的,给人一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之感。

而现在,我的小小的双手就依偎在这厚大的掌心里,吮吸着那不多的热度……

(浙江泰顺县育才初中 潘润 《延续手的温暖》)

2.人家都说有了白头发,最好别揪,不然会越长越多,可妈妈就是容不得那刺眼的白发在她头上多留一天。每当妈妈让我给她揪白头发时,我都表现得很不耐烦,因为妈妈的头发本来就不长,白发很难揪下来,一根白头发能揪好长时间。揪着揪着,我就心烦了,想要赶快逃离这苦海,可又不敢向妈妈反抗,只能老老实实地给她揪白发。

前几天,妈妈又“命令”我去给她揪白发。我走到妈妈跟前,开始找白发。妈妈的白发不像以前那样难找,一扒拉就好几根。别人都说妈妈年轻的时候可漂亮了,頭发黑亮黑亮的,现如今却……

妈妈的白发在阳光下闪着光亮,显得更加刺眼。看着那一根根白发,我心里像是被麦芒扎过一样,生疼生疼,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

(安徽固镇县宋店中学七·1班 朱牧野 《青丝变白发》)

课后训练

情到真处方动人,越是细微处,越能见真情。一粒粒钉好的纽扣是母爱,一件件洗净的衣衫是母爱,一双双磨出老茧的手是母爱,一句句唠叨是母爱,一根根白发是母爱,一条条皱纹是母爱……一个眼神,一声询问,一个背影,哪怕一句呵斥,又何尝不是母爱?

请以“母爱是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猜你喜欢
莫多黑痣卡西
陶土瓶与花
可爱的黑痣
小小黑痣 暗藏危机
片段拾萃
斗牛士之死
斗牛士之死
不好意思的卡西奇
环钻去黑痣250例临床观察
哪些黑痣需要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