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访冲突看记者如何提升采访专业性

2021-05-30 07:59薛劭飞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

摘要:新闻采访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新闻报道不仅涉及与报道相关的主体,还牵涉多方利益。在新闻采访实践中,部分记者为达到通过新闻报道吸引受众广泛关注的目的,采用不当手段,会对受访对象造成伤害,甚至由此引发各方对报道对记者对媒体的质疑。这种不言当行背后,实际上是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缺失,无论是对记者本人还是对其所在的媒体,都是很大的安全生产隐患。因此,文章探讨因记者自身专业性缺失而引发的采访冲突问题,以期为提高新闻采访质量提供镜鉴。

关键词:采访冲突;记者素养;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4-0160-03

一、容易造成冲突的非专业采访

(一)不恰当使用暗访偷拍

新闻行业当中的隐性采访即暗访,是新闻工作者出于某种特殊原因,在不表明记者身份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这种采访方式与显性采访恰好相对[1]。在采访实践中,记者选择采用隐性采访,目的在于揭露社会中一些负面现象,从而维护公民正当权益,它既是记者完成采访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舆论监督最常用的方法。这种采访方式能够向公众展示一些隐藏的画面,同时也极易引发争端,如多年来娱乐记者对明星生活的过度曝光导致的一系列采访冲突事件。

2010年8月1日,北京电视台记者在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处住宅与德云社成员发生冲突,之后电视栏目《每日文娱播报》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笔者在整理相关信息的基础之上,证实整个事件的具体情况如下:北京电视台在2010年7月28日曾报道过郭德纲别墅违建的事实,新闻播出整个过程中,屏幕画面右上方始终显示为“非正常拍摄”,说明视频内容是在未经被采访者许可的情况下拍摄的。对于北京电视台新闻记者的暗访行为,德云社成员李鹤彪意见很大。当记者再次前往采访时,李鹤彪与记者发生争执,并出手将记者打伤。之后北京电视台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但记者暗访偷拍的方式也受到一些人质疑。

关于新闻采访工作,法律明文规定,在特定的场合不能随便摄录,如涉及国家机密的部分场合、未经许可的私人场合等。其中住宅、病房等都属于私人场合,受法律明文保护,任何人不得擅入,公共场所的私人活动也在此列。因此,在开始暗访之前,记者必须全面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暗访。

(二)审问式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没有给予被采访者充分尊重,而是以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态度发问或者是质疑被采访者,这种行为也被称作审问式采访。以发生在贵州的女司机殴打记者事件为例,2010年3月23日上午,贵阳电视台与交警大队合作,发挥媒体监督宣传作用,及时发现过往车辆的违法行为并立即纠正。在活动当中,一名违章驾驶的女司机被交警拦住,电视台女记者上前采访,由于言辞过于犀利,女司机当场发怒,并且动手殴打记者。整段视频上传至互联网后,贵阳电视台对视频的处理方式受到一些人的质疑,记者的采访行为也被公众认为过于盛气凌人。通过分析上述事件可知,在具体的采访实践中,记者必须遵守采访语言规范。新闻采访是一项与人沟通的特殊的工作,因此用语一定要符合规范。在提问时,记者可能并未注意到自己的提问是否合时宜,是否足够尊重对方,而被采访人面对镜头和记者的提问很容易情绪激动,从而造成采访冲突。

(三)强迫式“围访”

强迫式采访即记者在被采访者不情愿的情况下,仍强迫进行采访,这种行为同样属于“媒体暴力”。以南方都市报报道的“杨武事件”为例,该报记者的报道使“杨武事件”在极短时间内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很多记者找到杨武家,用摄像机、相机、话筒和录音笔将杨武及妻子王娟团团围住,反复逼问施害者杨喜利当着杨武的面毒打、强奸王娟之事件经过,一直逼问到王娟用被子捂住脸。杨武跪在地上哭着哀求:“我忍受的是所有男人不能忍受的屈辱,我不愿意回忆,求求你们出去好吗?”而网上疯传的照片显示,孱弱的王娟身穿睡衣蜷缩在床头,床前是各地媒体的话筒,电视台台标、栏目等标识清晰可见。由于前往采访者过多,杨武一家人不堪其扰,只得暂时搬离,但仍然有媒体记者通过打听,找到已经住院就诊的王娟,希望继续就该事件进行采访。

在此次事件中,媒体如此肆无忌惮,很大原因是被采访者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在新闻采访中,部分媒体确实存在“欺软怕硬”的情况,甚至会故意利用受害人的弱点,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被采访者去回忆令他们痛苦和难堪的往事,直到被采访者情绪完全失控,才带着所谓的采访成果满意离去。从“杨武事件”不难看出,很多媒体只是想获得一个能满足受众好奇心理的“故事”,但很显然他们的做法对被采访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四)“讨说法”式采访

在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中能经常看到记者与当事人一起共同前往采访。但这种方式会让被采访者认为媒体不够客观,更像是由记者出面为当事人讨要说法,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2]。这种只顾及其中一方感受或者有意偏袒某一方的行为,会导致被采访者对媒体产生极大的抗拒心理,甚至造成采访冲突。因此,在实际采访中,记者一定要做到公平客观,让双方都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017年3月2日,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曾经派出记者等一行人前往肖传国医院采访,其间与院方工作人员发生争执,不仅导致采访器材损毁,人员也受到伤害。根据网络上流传的视频不难看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随行律师始终掌握话筒并负责提问。当院方负责人要求记者出示证件时,并无一人主动配合,这也是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此次事件本身比较普通,只是单纯的劳务纠纷,具有突出的个人事务特征,并不属于公众权益范畴。当事人出于维权的需求,已经向当地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在类似事件中,媒体过早介入会让被采访者有一种被施压的感觉。普法栏目借助律师的专业知识点评事件,或者解答观众的困惑本属正常,但律师亲自参与采访并介入事件显得极为不妥。由于律师自身的职业特征,在处理事件时只能维护某一方的利益,難以在新闻采访中保持中立。但在此次事件中,由记者负责拍摄、律师负责发问,而且争议一方女职工怀里抱着孩子突然出现,由此引发采访争议。观众会相信采访是公正的吗?医院方看到这样的采访场景,自然有逆反心理,认为记者和律师有意找碴,是利用舆论“拉偏架”。

二、采访冲突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新闻工作者缺乏职业道德

从记者自身问题造成的采访冲突看,这些冲突都有记者职业道德欠缺的因素。不仅侵害了被采访者的权益,还损害了新闻记者的整体形象。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是记者在合法的采访方式下可以不受干扰地收集新闻素材,滥用暗访偷拍,不仅违背职业道德,甚至会触犯法律。部分记者在采访中带有“特权意识”,总是咄咄逼人,用居高临下的态度与被采访者对话,这侵犯了被采访者的尊严。

揭露违法行为和违反公序良俗的劣行是新闻记者的职责,也是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但部分记者在报道中有意扩大公众赋予的监督权,这明显有违新闻传播的原则。记者必须清楚自己的角色,如果扮演的是执法者和审判者,显然就违背了记者的职业道德。

(二)媒体间竞争激烈

媒体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抢先发布独家新闻报道,一旦捕捉到热点新闻,记者就会想方设法挖掘素材。部分媒体为了获取素材,采取比较极端的采访手段,如暗访偷拍,这种方式很容易触碰红线,有违职业道德并突破法律底线。媒介行业市场化之后,许多媒体以增加曝光度、点击量为目的,报道更倾向于选择吸引受众关注与讨论的新闻,且在采访中经常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手段,如强迫式“围访”、咄咄逼人的审问式采访等。强迫式“围访”是抓着一个关注度高的新闻热点不放,不顾当事人的状态,问一些吸引眼球的话题,虽然能够提升点击量,但往往对被采访者而言是一种侵害。再如咄咄逼人的审问式采访,部分情况是记者自身素养缺失,经验不足采取了错误的采访手段,而有一些则是为了吸引眼球故意采取的采访方式,通过这种审问式采访激怒被采访者以增加看点,增强传播效果。

运用这些不正当的采访手段,虽然提升了点击率,但对于新闻内容的质量而言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记者业务素养低

媒体行业发展迅速,导致媒体从业者数量激增,再由于浮躁的社会风气,使得媒体工作者流动速度加快,加上内部管理不力,部分记者业务素养低下,无法胜任采访工作。例如,在《小莉帮忙》节目中有一期“双胞胎之谜”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事先没有采访警方,没有进行详细调查就发布新闻,指出医院涉嫌拐卖儿童,并且在后期采访中使用不当言辞激怒院长,也使用了手机偷拍,导致公众对整个事件没有正确的认识。可以看出,事先没有对新闻事件进行調查,采访前准备不充分,采访过程中使用错误的采访手段,对新闻内容传播的结果造成了错误的引导。这不仅仅是记者自身素养的缺失,对整个媒体行业的公信力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如何避免因非专业的采访引发的冲突

(一)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

1.关于新闻专题的政策性资料准备工作。新闻宣传工作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因此,采访前须认真学习各项与新闻报道相关的政策,才能通过新闻采访反映问题的实质。部分新闻本就是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及宣传,因此在采访之前,必须深入了解政策规定和相关背景。只有做好政策性资料的准备工作,才能胸有成竹地开展采访,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2.关于被采访者的资料准备工作。如果采访不是临时决定的,采访前就须全面掌握被采访者的资料,具体包括个人爱好、社会关系、人生经历等。如果是采访某一领域的专家,就须事先了解其从事的行业及学科。此外,还须了解所采访事件的具体情况,如果采访的目标是某项科技成果,就须了解与其相关的技术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唯有如此,才能掌握更多的材料,进一步深化新闻报道。

3.制订详细的计划。无论采访的对象是人物还是事件,在采访之前都须制订周密的计划。计划内容具体包括采访步骤、任务目标、日程安排等。但实际采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还须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开放性的思维,要多做几手安排和准备,才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二)根据被采访者的情况选择采访时机

当被采访者的情绪出现波动时,不宜继续采访。因此,新闻采访也须抓住恰当的时机,尤其是以下几类情况,明显不适宜采访。

1.当被采访者准备开始某项重要活动时,不适宜采访,以免打破被采访者正常的节奏,导致发生冲突。比如医生进手术室之前、教师刚准备讲课时等等,如果选择在此时进行采访,就会导致被采访者注意力分散,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类似的问题。

2.当采访者正专注工作时,也不适宜采访。比如救援人员正在进行急救、科研工作者正在进行实验等,都不适合采访。

3.当被采访者情绪失控时,记者也很难与其正常交流,即使开展采访,也无法顺利地完成任务。如果仍然强迫采访,就会伤害被采访者的正当权益,进而引发不必要的争端。

(三)时刻关注被采访者,避免其产生抵触心理

抵触心理即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愿意配合对方,或者对某件事存在排斥心理。记者通过采访能够得到有用的新闻信息,从而顺利达成采访的目的,因此采访具有一定的索取性。如果记者采访时言行失当,很可能导致被采访者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不愿意接受采访。采访过程当中,记者一旦触及对方的底线,被采访者很可能作出过激的反应,导致采访无法进行,甚至发生冲突,还会影响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

演员孙红雷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自己一向反感记者有意往坏处引导的采访行为。他还表示,即使自己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但也有相应的底线,对部分记者为获取新闻素材有意“设套”或者随意对采访内容断章取义的行为表示强烈的不满。

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底线。在采访时,记者必须遵循相应的新闻伦理,把握好尺度,如果超过对方心理承受范围,很可能导致采访陷入僵局。

(四)打消被采访者的戒备心

许多新闻记者在交流经验时,都指出很多被采访者存在配合意愿不足的情况,如躲躲闪闪、含混其词等。在采访过程当中,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仿佛竖立着一面隐形的高墙,使得被采访者不愿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这种形势下,一旦记者有任何超出被采访者接受范围的表现,就会影响降低在被采访者心中的形象,进而使其产生戒备心理,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采访当中,被采访者更愿意针对具体的事件选择是否配合记者。而当记者问及最敏感的利益问题,或者与自身形象相关的重要事件时,被采访者的配合意愿就会迅速下降,甚至不愿意回答。而当记者提问的内容只是生活当中的小事时,大多数被采访者都愿意主动配合,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四、结语

记者的非专业采访造成采访冲突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记者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没有遵守职业规范。有些记者为了获得吸引眼球的新闻,不惜突破职业道德规范,故意刺激被采访者,导致被采访者情绪崩溃,最终发生采访冲突,导致采访失败。记者必须充分做好前期工作,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充分考虑被采访者的状态,打消被采访者的顾虑,让其能够表达心声。

参考文献:

[1] 廖艺玲.记者采访非规范性视角下的新闻采访冲突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25):145.

[2] 别晓静.电视新闻采访难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6):115.

作者简介 薛劭飞,本科,记者,科员,研究方向:新闻采访。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